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例胆道损伤治疗分析

邓瑞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道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9月~2012年3月年开展的214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3例胆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道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并总结。结果:发生胆道损伤13例,发生率为0.60%,胆囊床小胆管损伤3例,胆囊管残端胆漏2例,副肝管损伤2例,单纯主胆管损伤5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2例,肝总管大部分缺损2例,肝总管侧壁电灼穿孔1例,经胆管壁修补、胆管对端吻合或胆肠吻合术后11例痊愈,治愈率84.61%。结论:胆道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常见并发症,原因是多方面的,术中操作要仔细,一旦发生损伤需采取适合的修复方法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及对策

    部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处置中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延误了佳救治时机,也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和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诊病人中造成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作者:艾斯卡尔·艾沙;马木提江·买买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异型淋巴细胞在快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异型淋巴细胞在快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分析2013年2月-2013年5月我院儿科门诊发热患儿血常规的数据分析和血涂片检查结果。结果:仪器法与涂片法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热患儿中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涂片法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在观察组内相关性好,r=0.90,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有意义。结论:发热伴异型淋巴细胞增高患儿同时进行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提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

    作者:韩平;杨延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发现腔隙性病灶150个,单发病灶60例,多发病变33例。腔隙灶直径为5~15mm,以10mm腔隙灶为主,由于病灶小,无占位效应。结论: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祖丽菲亚·买买提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外科有明显术前焦虑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术前患者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患者焦虑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缓解了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耐受力,减轻患者在术中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分析择期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的主要原因,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控制压疮发生的指导措施

    我院2013年1-6月,实施对压疮的预防管理,即把好入院病人的皮肤评估关,严格考核压疮预防和压疮报告工作。我院护理部做好压疮的监控与转归工作,对压疮病人进行24小时监控。强化护士和病人家属对压疮的早期预防。通过对压疮的管理,控制压疮的发生,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充分说明对压疮早期管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办法。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2例患者其乳腺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在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分级和RI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许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老年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通过了解分析影响老年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疗养员在疗养期间的睡眠质量,提高疗养效果,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陈伟婷;林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对患者安全的关注成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卫生管理者、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1]。医院检验科是重要的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密切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物质,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2]。为加强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防范与杜绝对患者的医源性感染,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生物安全,我对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1.1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现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比较重视,医院不断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医院也成立了感染科,但往往侧重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护,对检验科等医技科室的重视程度不够,监控力度不强;检验科内预防感染的措施及制度不健全,对突发事故如血液或体液的飞溅污染,穿刺时利器的损伤,细菌分离鉴定时的污染等没有应急方案,缺乏感染后检测制度,有制度也有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作者:曹巧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药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静滴3小时,qd 和口服稳心颗粒,每次9g,tid;对照组32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或)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等治疗,4周后两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改善和心电图改变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9.9%、86.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兆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口腔护理已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也融入口腔护理中,新的口腔护理用具、方法、药物投入口腔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现代临床新口腔护理方法现状认识与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程文艳;缪羽;贺艳霞;李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议健康理念与健康权

    通过逻辑推理法和概念分述法对健康理念及其传播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健康权的角度去阐述健康的重要性,并设立了健康教育步骤去传播健康理念,制定了健康理念落地的实施方案。结论:健康理念是一个人保持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关键。

    作者:赵艳花;苗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3年河池市艾滋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河池市新发艾滋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艾滋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河池市报告HIV/AIDS 556例,发病率13.88/10万,比2012年下降10.0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农村病例占87.41%,30--49岁组占当年新报告数的56.30%。当年新报告HIV/AIDS中有35.86%已为病人,22.22%当年即死亡。结论:河池市艾滋病疫情依然严峻,异性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并在普通人群中传播,流行因素复杂,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作者:黄兴锋;陈永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方法:选60例患者分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传统开腹行阑尾切除术(传统组)各30例。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药的使用率、总费用、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显著较传统组的少;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不存在差异。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作者:杜祥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善儿童牙齿健康现状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儿童牙齿健康是儿童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针对目前儿童牙齿健康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影响儿童牙齿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改善儿童牙齿健康的状况,提高儿童的身体免疫能力,减少牙齿疾病的发生。

    作者:邓振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注射黄体酮期间的心理护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1],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胚胎到子宫内,使之在妈妈的子宫内着床,妊娠。就胚胎移植而言,分为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前者是在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后,将胚胎直接移植到子宫腔内,后者则在胚胎培养后,使用胚胎冷冻技术,将胚胎冷冻保存。在取卵周期后的某个月经周期内的特定时间点,将胚胎解冻复苏,然后移植入子宫腔的过程。实施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需要在移植后注射14天的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

    作者:霍亚芬;周明洁;王丽梅;刘延囡;杨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11-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011年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陕西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下发了《2011年陕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是我院应用广泛、消耗资金多、使用量大的一类药物,自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研究及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0名,作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进行采血液样本采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人员血清中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PL)水平,用ELISA检测法检测两组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然后对两组测定的各种元素水平进行比较,对两组人员维生素D的不足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清中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PL)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维生素D不足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的水平,维生素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可能参与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但是具体作用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作者:梁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对策,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情况进行跟踪记录,每周定时开总结会议,对已经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自我分析,对有可能出现的护患纠纷进行记录并讨论如何解决。每月对本月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讨论提出解决对策,付诸实施。结果: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通过对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我科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提高了护理效果,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陈小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中25例大流血适时行宫腔填塞纱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流血适时行宫腔填塞纱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剖宫产术中大流血,经综合治疗失败,行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结果:25例剖宫产术中大流血,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剖宫产术中大流血,来势凶猛是目前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安全技术的提高,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中大流血机率也随之升高,选择恰当的时机增分夺秒,行宫腔填塞纱条是既简单、快捷、止血效果又明显,成功率极高的止血方法,是目前基层医院值得选择和推广的止血方法之一。

    作者:阮殿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方法:收集6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有73例患者成功碎石,2例患者由于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狭窄而难以入镜,改为实施行开放手术。全部手术过程都非常顺利,患者没有产生任何不适,也没有产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术中加强配合及护理,这对于患者术后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解锡华;陈坤;韩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