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杨延敏
目的:分析2005~2013年扶绥县麻疹发病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扶绥县2005~2013年麻疹疫情资料,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扶绥县2005~2013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4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58/10万,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以散发为主。发病年龄以<1岁儿童较多,占50.00%(12/24),其次为>20岁成年人,占20.83%(5/24),呈“双相移位”现象。发病月份季节以4-7月份病例多,占70.83%(17/24)。在≥8月龄麻疹病例中,有麻疹活疫苗接种史仅4例,占23.53%(4/17)。结论:扶绥县消除麻疹的重点人群是<1岁婴幼儿和≥20岁成人,因此,应继续加强常规免疫服务,并适时对薄弱地区特定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作者:黄敬秀;李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5%米诺地尔酊溶液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斑秃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每周1~2次用2.5%硫化硒洗剂洗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5%米诺地尔酊外涂,每次用药1 mL,每日2次涂于患处,局部按摩至药物吸收。每4周为一疗程,两组均用药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74%,对照组有效率39.74%,两组有效率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较小。结论:5%米诺地尔酊溶液治疗斑秃安全有效,为治疗斑秃的理想药物。
作者:雷旭光;董岩;杨宪鲁;苏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是门脉高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病人生命。近年所广泛开展的内镜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套扎术是以内痔弹性橡胶圈结扎原理为基础,采用皮圈结扎食管曲张静脉,经机械作用使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止血和预防止血的目的。以往有胃内灼烧感或闻及腥味等不适,继而出现呕血、心悸、头晕、出冷汗、四肢发冷、血压下降及循环衰竭。术前准备(1)术前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的稳定,并完善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分析、凝血相等相关检查,肝功,并交叉合血备用。(2)指导患者术前6-8h禁食,术前2~3d 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以减少肠道氨的产生,预防术后肝性脑病;术前1d 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或食醋溶液灌肠能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3)遵医嘱给予抗炎抗感染治疗,并指导病人安静休息,探视人员不宜过多,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也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4)在患者右上肢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以备术中大量输液、输血用,对外周血管不理想的病人采用颈静脉插管。(5)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于肩下和膝下均垫一软枕,并适当约束四肢。(6)给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有效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减少心肺意外的发生[8]。(7)配合麻醉医生操作,严密监护患者,若发生紧急情况,立即抢救。
作者:董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及相关的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社区的慢性病患者132例,对患者的基本状况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及记录,并就相关的预防知识,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结果:通过实施相关的预防及控制计划之后,患者的心态、日常饮食、体育锻炼等基本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与之前的基本情况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慢性病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对于减少其发病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良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每一名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也是临床给药的基本途径,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更是抢救治疗的主要方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我们面对老年患者,常因其心理、生理的特殊性,运用常规静脉输液的方法往往觉得力不从心。而如果针对其特性运用一些技巧,会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崔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研究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效果,以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诊的3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的精心护理服务,观察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所选取的30例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通过本医院的细心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较高(9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配合程度较高(97%),愈后的并发症率为6.7%,护理效果很满意。结论:对慢阻肺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实施护理服务,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以及心理状况,而且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作者:胡蓉;李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收集了行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成像并经临床证实的18例脊柱外伤资料,并就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5岁。骨折部位: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0例。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10例,爆裂性骨折7例,撕脱性骨折1例,合并附件骨折5例,伴椎管狭窄者7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分析实习护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寻求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李文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有的代谢物,其含量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鉴别的可靠指标,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性的观察指标。尤其在小儿外科手术后的观察,具有很好的知道意义。
作者:周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肾动态显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评价肾功能的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60只肾脏)经临床症状、体征、超色及实验室等相关检查确诊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均行9mTc-DTPA肾动态显像和IVP检查。结果:30例(60只肾脏)患者中核素显像显示有功能的肾脏为52只有功能占87%,无功能的肾脏有8只占13.3%;IVP检查显示有功能的肾脏为28只占46.7%,无功能的为32只占53.3%,IVP显像无功能而核素显像有功的肾脏有28只占40%,证实核素显像的灵敏性明显高于IVP检查。结论: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评价肾功能较理想的方法,明显优于IVP,当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 mTc-DTPA肾动态显像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王松润;杨波;夏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2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其中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PC组)治疗42例,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GC组)治疗50例。结果:PC组和GC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3.8%及70.2%(P>005)。P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GC组。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蒋一雅;庄志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9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9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观察组手术治疗10例,35例保守治疗,6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中转手术率为1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手术治疗9例,36例保守治疗,18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中转手术率为50%,4例患者死于中毒性休克,总有效率为91.1%。两组患者在中转手术率和总有效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手术治疗或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中转手术率,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文颖;张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80名发生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40名患者。观察组40名患者采用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方法,对照组40名患者单独使用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进行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内患者的治疗情况,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抑郁症的不良反应。结果:①进行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4.02±1.21,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为6.22±2.03,两组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改良电痉挛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瞿胜;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期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使党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先锋模范。政工干部是党在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者、宣传者、鼓动者、先行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工干部的作用不可取代,至关重要。要克服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跟不上职工的多元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跟不上当前职工思想变化的步伐;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薄弱等不足,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职能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建功立业。笔者认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工干部要突出三个带头,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胡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工勤人员在手术室工作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分析,结合工勤人员自身的文化程度、流动性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防护措施。
作者:强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女,41岁,体重73 kg。临床诊断宫外孕(有下级医院急诊转到我院),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无明显麻醉禁忌,ASAⅡ级,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2 g及阿托品0.5 mg。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末二氧化碳;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0.1 mg,依托咪酯20mg,丙泊酚(得普利麻)130 mg及顺啊曲库铵10 mg。插入7.5#气管导管,经过顺利。术中设定潮气量550 ml,呼吸频率12次/分,吸∶呼为1∶2,气道压峰值控制在18 cmH2O以下。术中吸入1.0%异氟醚、持续泵入丙泊酚(得普利麻)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共用芬太尼0.1 mg,顺啊曲库铵15 mg,手术历时85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及呼末二氧化碳均在正常范围。术毕病人呼之睁眼后,拔除气管导管,对各种指令反应正确后送回病房,术后未用止痛泵。于术后第5小时病人出现精神异常,表现多言、兴奋、躁动等,不让护士输液,讲普通话(平日从未讲普通话),见谁说谁漂亮,滔滔不绝,讲其家里家外多辛苦,家里有多少存款,放在那里,回答问题正确无误,家属证实她所讲的所有事情都非常正确,总是不停地说,且自己无法控制,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继之出现多动、骂人咬人等中枢兴奋性改变。经会诊后诊断为躁狂型精神分裂症。给予氟哌啶醇等治疗后转精神病医院,一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作者:屈银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PKRP治疗。结果:手术平均时间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0g,继发尿道狭窄2例,轻度排尿困难3例。结论:PKRP是一种较为安全而又理想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尤其适合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作者:马国庆;刘贤平;徐卫东;兰厚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年龄相关性脑损伤的CT征象。方法:根据年龄将随访的118例HIE患儿分为5组,分析脑损伤的CT征象和发病机制。结果:外部性脑积水36例,脑白质病24例,混合性脑损害13例,局限性脑萎缩23例,可恢复性脑白质低密度7例,额骨改变6例,弥漫性脑萎缩5例,胼胝体异常2例,脑梗死及软化2例。损害好发部位依次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胼胝体、枕叶。结论:部分HIE脑组织改变具有一定特征,CT征象改变可判断是否可恢复及永久性脑损害。
作者:杜明俊;陈正花;殷志强;张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急症,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诊断并进行合理,有效地治疗。减少此病发生的死亡率。
作者:寇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了解基层二级医院卫生专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原因。方法:通过对2008年-2013年期间医院流失的人员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初级职称的医护人员是卫生专业人才流失的主体,占流失总人数的88.06%,其中尤以低年资医生护士为主要流失对象。结论:医院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卫生专业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相应管理策略,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减少人才流失。
作者:李娟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