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高脂血症采用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梁龙魁

关键词:清脂胶囊, 阿托伐他丁钙片, 高脂血症
摘要:目的:研究清脂胶囊结合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68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本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实验组和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则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脂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防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切断感染链,完善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操作相关措施;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发挥作用及对医院污染物的合理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通过落实措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感染原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将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管美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锡市某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存在问题与对策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食品或从业人员人群大,若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不到位,则可能导致传染病、消化道疾病的传播及食物中毒的报道[1-2]。为了解无锡市某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总体状况,防止疾病传播。本文对无锡市某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状况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现报告如下:1存在问题1.1信息登记不严谨体检登记处从业人员只要只要是交了钱并提供身份证扫描即可打印个人健康体检信息,或者以前办过证者直接打印以前信息表不用提供个人的身份证、或者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体检,这使得某些从业人员有某种传染病等职业禁忌证或其他原因的从业人员找人代检而没有被发现,这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同时也违背了预防性健康体检的初衷。

    作者: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多的28例临床观察

    月经过多主要是由脾虚、气虚两大原因引起,文章对本院28例月经过多的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各14例,中医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方法,目的是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多的治疗效果。经过临床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治疗月经过多有良好效用。

    作者:郭太录;冯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LE-LP重叠综合症合并白癜风一例

    报告一例LE-LP重叠综合症合并白癜风。患者男,16岁。头部片状脱发,舌体糜烂伴头面部躯干四肢红斑鳞屑3年,色素脱失斑1年,足部糜烂3个月入院。病理检查:臀部红斑处符合红斑狼疮;臀部红斑鳞屑处符合苔癣样皮炎;臀部色素减退处白癜风不能排除,CRP33.8mg/L、RF阴性、C3正常、C4正常、ESR110mm/h, ds-DNA正常,血常规三系红细胞3.19-3.48x109/L,ANA/ENA阴性,ASO721IU/ml,免疫球蛋白IgG1950mg/dl、免疫球蛋白IGa688mg/dl、免疫球蛋白IgM73/dl,直接免疫荧光阴性,诊断为LE-LP重叠综合症、白癜风,给予反应停、羟氯喹、帕夫林等好转出院。

    作者:尔奇超;秦朝红;张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

    目的:分析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以疾病治疗为中心,注重护理职能的发挥;而观察组则以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基础,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其它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陆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后第5~7天进行化疗。对照组在化疗期间采取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完全依性率(65.33%)、依从率(97.33%)、随访1年LSI-B评分(29.52±2.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志兰;王祯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截瘫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结果:20例患者病情稳定,无自杀病例,通过各阶段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其生命质量水平。结论:对截瘫患者实施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对日后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静;刘翠翠;刘晓红;陈兰;任德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食物中毒原因和预防措施探讨

    本文分析了食物中毒分析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借鉴。

    作者:金益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消毒隔离在产房中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消毒隔离干预预防产房感染的效果。对医院两间产房实行分组,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采用科学性的专门的消毒隔离护理工作,对照组只实行常规的产房消毒隔离护理工作。观察6个月,并对6个月间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产房感染度调查。结果:产房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消毒隔离护理干预对预防产房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过敏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与护理体会

    过敏性疾病又叫变应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WHO指出“21世纪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持续流行的世纪”,并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其主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它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中一种或多种物质产生过强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来工作和居住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改变,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质量。它常由变应原致病,因此明确变应原对于其诊断、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皮肤点刺试验已成为国内外作为检测变应原的常规试验,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913例经临床确诊为上述四种常见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鹰;吴英平;许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法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医学是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超声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专业的超声医学知识外,还需要学习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相比于传统的超声医学教学通过理论教学结合PBL教学,案例教学时根据真实的事件进行的模拟,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发生问题的分析以及处理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作者:叶桂宏;杨红;郭盛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很重要,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于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析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以高血压病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如何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已成为医学界异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选取2010年到2012年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经过8周的治疗和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蒋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治疗冠心病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探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的日益严重,冠心病成为了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通常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病情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中成药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褚夫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目的:比较分析LCBDE+LC和EST+LC这两类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结果:两组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性差异,LCBDE+LC组的住院费用要略低于EST+LC组结论:LCBDE+LC和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在临床上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使用,LCBDE更具优势。

    作者:韩晓东;杨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肌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肌力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双上肢肌力、上肢功能(FMA)、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CN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肌力0-1级者显著少于干预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肌力4-5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N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A以及MB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双上肢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力,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青;刘红霞;迟领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低剂量CT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肺结核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低剂量CT扫描组120例,常规剂量CT扫描组120例,对两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检查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20例,检出率为100%,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84例,诊断率为70%;常规剂量CT扫描组,肺结核检测阳性者共104例,检出率为86.6%,其中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共72例,诊断率为60%。结论: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检出率及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CT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较为准确,其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压疮的体会

    由于病人卧床时间长,肢体不能自主活动以及翻身受限,使局部组织受压力、摩擦力的作用,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易导致压疮等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终导致局部组织的坏死而形成溃疡。由于肢体末端循环差,肌肉组织少,形成溃疡后很难愈合。这样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甚至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影响护理质量,若溃疡久治不愈,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日常护理,杜绝压疮的发生。现将压疮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心理护理压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不改换体位有关。由于病痛,患者不愿变换体位或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了解病人的心理和感觉,给予恰当的解释和精神安慰,以主动热情的态度、真诚温和的语言向病人讲解有关病情和治疗方案,正确的进行健康宣教,消除病人的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愈合。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治疗6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平等。结果:治疗组患儿手术时间(26.4±8.5)min、术中出血量(11.7±5.7)ml、切口长度(1.2±0.2)cm、住院时间(4.4±1.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患儿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作者:李义东;李田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六期学员中随机抽取两期共51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结果:ICU 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压力、收入、文化程度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生存质量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凤英;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