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媛媛(综述);张清潭(审校)
目的:总结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对5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及优质服务,并从生命体征监测及引流液、伤口、并发症等的护理措施与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而配合治疗,患者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结论:加强护理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策略及方法。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2011年10月一20l3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67例符合人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并给予芪龙胶囊预防治疗。结果:入组第8天及第l5天,干预组分别是0例和1例阳性。对照组分别是3例和7例阳性。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芪龙胶囊治疗可有效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发生下肢DVT。
作者:苏建斌;吴铁军;武华杰;张伟;暨朝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骨折46例。结果: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8~24月,术后6~12月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84%结论:解剖型锁定钛板是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和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了120名学生,征得学生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学生各为60名,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来予以教学,观察组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待研究结束后让学生实施单元操作理论以及技能的考核,同时利用批判性思维测试量表与自行所设计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来对学生实施调查。结果:经研究,观察组学生单元操作理论以及理论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高,且批判性思维测试评分也比对照组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来予以教学,不仅可使学生操作理论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使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喜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近年来,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在全国已占据第四位。金葡肠毒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因子,它是一类结构相关、毒力相似、抗原性不同的胞外蛋白质,共有肠毒素A-E、G-R共17个血清型。据报道,摄入1ug/kg的金葡肠毒素即能引起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昏迷有生命危险[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WS/T 80-1996)》中规定“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才能判断是由此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因此,准确、快速的检测金葡肠毒素能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提供重要依据。现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钟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布鲁杆病菌(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患病后,累及多种器官功能,多成慢性病程,久治不愈,严重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2]。近年来,我国布病病例逐年增加,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控制布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家在全国19个省(自治区)的21个县(市、区、旗)设立国家级布病监测点,2013年,为更好的完成布病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扩大为31个省(市、区)的95个县(市、区、旗)国家级布病监测点。巩义市是全国21个国家级布病监测点(也在95个国家级监测点之内)之一,为及时掌握人间布病疫情动态,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制定切实有效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倩;孟晓红;张利娜;马原;范艺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医院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分析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年龄、糖尿病、肥胖、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有关。结论: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筛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切口长度,提高手术熟练度及无菌操作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切口感染。
作者:陈华庆;孙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近一年内与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使用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5例。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65人对护理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86%;实验组患者中有72人对护理表示满意,占总人数的96%;两组之间的满意度差异较大。结论: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早期护理,并且配合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经过研究表明,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和早期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各项机体功能都得到有效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而减少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孟祥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痛导乐对分娩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统计数据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分娩产妇80例,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将8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无痛导乐分娩方式,治疗组采取常规护理与临床观察分娩方式,并比对两组分娩产妇的临床症状反应。结果:经对比两组产妇于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情绪的稳定性等数据得知,观察组临床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统计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经对40例无痛导乐产妇为期一年的观察,认为无痛导乐分娩方式能够改善产妇的情绪、心理状态,能降低产妇剖宫产的几率,有助于促进产妇顺利分娩,值得在临床分娩中广泛应用。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腹部平片表现为低位结肠梗阻13例,结肠淤张9例,小肠低位梗阻5例,无明显异常4例。31例钡灌肠检查15例见典型X线征象(痉挛段、移行段、扩张段);11例不典型X线征象:直肠狭窄,直肠下段局限性切迹或不规则大锯齿状收缩改变;5例未见明显异常,23例1小时或24小时复查有钡剂潴留。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简单、常用、确诊率较高的检查方法,掌握准确的X线结肠造影检查方法及X线表现特征,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林民;程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干预中学生AIDS知识,研究了解我市中学生的AIDS知识知晓现状,探索提高我市中学生AIDS知识的干预因素。建立一套适合中学生的性教育及AIDS干预健教流程,以提高中学生AIDS知识的知晓率、遏制AIDS在青少年中传播的有效方法,以促进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法: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调查表、以及调查人员的知识培训。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提出干预措施后调查。从我市中学生中抽取1866名中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AIDS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1866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发放问卷933份。对照组收回933份。干预组收回896份。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6.03%。干预组学生对AIDS的关注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肯定目前所采取的措施。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水平并有效促进其健康心理行为。AIDS不仅仅是医学意义上的疾病,更是社会性问题[1,2]。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技能,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传播[3]。。
作者:安玉靖;何振雄;林秋炜;叶丽宜;刘杰;马静;陈巧玲;卢凤群;伍燕萍;黄锡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单首位原因。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是完成“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产科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发生在产后2h之内[1]。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导致的后遗症。
作者:朱霏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产后对产妇的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100名,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平均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进行产后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观察,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00.00%)、健康知识掌握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70.00%)、健康知识掌握率(52.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的护理中,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产妇的身体状况,加快了产妇的身体恢复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ICU护士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六期学员中随机抽取两期共51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结果:ICU 护士生存质量各领域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压力、收入、文化程度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护士生存质量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改善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凤英;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几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也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院作为一家干部疗养院,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承接离退休老干部的疗养工作。离退休老干部多文化层次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因此他们对健康的需求,对疗养生活的期望也很高。如何让老干部在我院舒适、便捷、安全的进行疗养生活,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我院对离退休老干部安全护理的措施和体会汇报如下,与护理同仁们探讨。1主要的安全问题1.1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离退休干部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肢体协调性和灵敏度减弱。有些老年人步行辅助器(拐杖)使用不当。加之我院位于半山腰的特殊地理位置,院内多台阶、楼梯,导致我院易发生休养员跌倒的意外。
作者:钱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了50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经验。包括对50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了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认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方法对60例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个2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B组在B超的引导下注入甲氨蝶呤(M T X);C组为A组联合B组治疗。后比较三种方法临床疗效。结果:C组治疗有效率(94%)高,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研究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观察中,可发现口服米司酮与甲氨蝶呤局部注入疗效相当,而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马新华;张丽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认知的影响,总结营养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后者给予综合营养干预,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评定患者营养认知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营养认知评分分别为(87.4±10.9)分、(80.2±13.4)分高于对照组(58.5±24.2)分、(63.9±20.1)分,6个月后干预组营养不良率8.00%低于对照组54.00%,认为不需要营养认知教育率54.00%高于对照组0.00%、认为非常需要率22.00%低于对照组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院内营养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改善院外营养状况。
作者:陈敬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3例因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右侧肢体由他人搀扶行走出院,1例行走出院。结论: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行气管切开术后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手段,有利于防止控制各种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患儿。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分析患儿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34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有28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旦发现患儿存在支原体感染症状,要尽早入院诊治。采用阿奇霉素对呼吸道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有利于取得显著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赵敏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