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伟;程广红;伊世华
目的:对茵栀黄注射液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后48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5d注射茵栀黄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茵栀黄注射液,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21d分别静脉注射茵栀黄注射液,观察30mi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茵栀黄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茵栀黄注射液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作者:武顺阳;王盼盼;梁彦杰;田京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88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组(观察组)和胰岛素泵组(对照组),每组各44例,连续治疗ZW,分别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及进食100g标准淀粉馒头后2h血糖(2hPG)、2h胰岛素(2hINS),2hC肽(2hC-P),并分别计算HOMA-IR、HOMA-,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INS、FC-P、2hINS、2Hc-P、HOM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FPG、2hPG、HOMA-IR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FINS、FC-P、2Hc-P、HOMA-、FPG、2hPG、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过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组(2.46+0.78)d明显短于胰岛素类似物组(5.42+1.76) d(p<0.05),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胰岛素泵组(31.25+9.12)U/d,略少于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组(36.43±8.24u/d)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下,多数血糖均控制良好,需药物治疗的比例无明显差别。结论: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多数血糖较高的初诊T2DM患者在长期不服药的情况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可取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似的效果。
作者:赵子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EA、Hcy、Il-8和SIl-2R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放法和化学法对42例肺癌患者进行了CEA、Hcy、IL-8和SIl-2R水平检测,并与30例良性肺病组和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Hcy、Il-8和SIl-2R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四项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57.5%、55.0%、62.5%、52.5%。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Hcy、Il-8和SIl-2R的水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雅娜;吴爱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不同的心理分型做好心理护理,使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心理疏导,倾听,帮助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等。结果: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桂娟;刘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整体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健康教育作用不容忽视,但目前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是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适当的、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新模式。
作者:申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骨折46例。结果: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8~24月,术后6~12月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84%结论:解剖型锁定钛板是治疗股骨髁上并髁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和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后6h~8h 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现就产后尿潴留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综述。1发病原因1.1产妇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导致尿潴留。1.2产程较长,膀胱和尿道受胎先露压迫过久,导致膀胱、尿道粘膜充血水肿,张力变低而发生尿潴留。1.3腹壁由于妊娠时长期持久扩张后松弛,腹压下降,无力排尿。
作者:宁彩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佳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胃溃疡穿孔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33例,所有患者均行修补术。56例痊愈,占96.55%;2例死亡(1例应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占3.45%。术后并发症16例(27.58%)。结论: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修补术患者的并发症,从而减少术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1],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胚胎到子宫内,使之在妈妈的子宫内着床,妊娠。就胚胎移植而言,分为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前者是在取卵、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后,将胚胎直接移植到子宫腔内,后者则在胚胎培养后,使用胚胎冷冻技术,将胚胎冷冻保存。在取卵周期后的某个月经周期内的特定时间点,将胚胎解冻复苏,然后移植入子宫腔的过程。实施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需要在移植后注射14天的黄体酮进行黄体支持。
作者:霍亚芬;周明洁;王丽梅;刘延囡;杨苏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掌握庆阳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患者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制定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网络报告庆阳市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分析、描述。结果:庆阳市狂犬病感染来源可能为相邻市区传人。肇事犬的来历,以流浪犬为主。群众缺乏狂犬病防治知识,造成对犬伤后的伤口处理不规范,没有注射狂犬免疫制剂。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诊断合格率底。结论:大力开展狂犬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加大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是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水平。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狂犬病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作者:杜志荣;齐丽娜;张陇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法下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非手术疗法加以治疗,总结对其护理要点。结果:经过护理,57例(95%)的患者及时恢复,有3例(5%)的患者病情有所加重,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也及时痊愈。结论:对待非手术疗法下治疗的急性胰腺炎,应该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孔凡萍;林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抢救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间间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22例急诊患者,采取快速、全面、有效的诊疗措施予以抢救治疗。结果:20例转为窦性心律,2例心率减慢,在130-150次/分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临床急救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一定要仔细甄别心电图,并快速静脉应用有效药物,降低心室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基层医生高度重视。
作者:郭前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19例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肉眼可见咖啡色,潜血实验阳性,无呕血,未给与患者禁食,给予婴儿配方奶粉。结果11例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均无加重,并且好转。提示婴儿配方奶粉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地达到营养需要,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小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过敏性疾病又叫变应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WHO指出“21世纪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持续流行的世纪”,并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其主要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它表现为人体对环境中一种或多种物质产生过强免疫反应,并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在我国,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来工作和居住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改变,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质量。它常由变应原致病,因此明确变应原对于其诊断、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皮肤点刺试验已成为国内外作为检测变应原的常规试验,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913例经临床确诊为上述四种常见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鹰;吴英平;许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320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总结ICU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8.5%显著低于对照组谵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的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UEX发生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有效保证患者的置管安全,降低UEX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曹树臣;房铭辉;王志华;程爱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分析实习护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寻求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李文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儿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的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通过自制危重症患儿鼻胃管UEX登记表,对以往我院收治的237例鼻胃管置管的危重症患儿进行登记分析,并讨论鼻胃管UEX的护理对策。结果:237例危重症患儿的留置胃管50例发生UEX, UEX的发生率为21.1%。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强化对危重症患儿的巡视与监控,改良胃管固定方法,提升护理水平,加强护理管理等可以有效降低UEX的发生率。
作者:何英;谭朝会;王秋月;胡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伍其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发生的74例西药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抗菌药物、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静脉给药途径发生的不良反应占首位,发病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人药理作用和药动学发生改变,并且老年人体质较差,常需要联合用药和长期用药。结论:对老年人用药进行合理指导,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低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制定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蒋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几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也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院作为一家干部疗养院,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承接离退休老干部的疗养工作。离退休老干部多文化层次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因此他们对健康的需求,对疗养生活的期望也很高。如何让老干部在我院舒适、便捷、安全的进行疗养生活,成为我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将我院对离退休老干部安全护理的措施和体会汇报如下,与护理同仁们探讨。1主要的安全问题1.1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离退休干部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肢体协调性和灵敏度减弱。有些老年人步行辅助器(拐杖)使用不当。加之我院位于半山腰的特殊地理位置,院内多台阶、楼梯,导致我院易发生休养员跌倒的意外。
作者:钱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