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配方奶粉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

张小辉

关键词: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 婴儿配方奶粉, 营养需要, 帮助止血
摘要:对19例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肉眼可见咖啡色,潜血实验阳性,无呕血,未给与患者禁食,给予婴儿配方奶粉。结果11例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均无加重,并且好转。提示婴儿配方奶粉应用于脑卒中合并小量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地达到营养需要,提高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保定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与确证结果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保定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减少HIV经血传播的风险。方法:对2008-2013年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和确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6810份标本中抗-HIV初筛反应性标本346份,确证阳性标本91份,平均感染率为0.024%。结论:保定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证阳性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应强化献血前宣传和健康征询工作,开展新的检测技术,保证血液的质量安全。

    作者:李云飞;刘香云;李红云;马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纠正低蛋白血症、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mg 皮下注射 tid 。结果: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尿量增加、腹水减少,体重减轻。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56.52%的治疗有效率。结论:奥曲肽在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显著。

    作者:苗玉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在妇科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方法:对选取的我院慢性盆腔炎湿浊热毒集聚下焦型患者90例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中药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四妙散加味合熏洗剂重要治疗,经过相同时期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治疗优势。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在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减合熏洗剂显著改善了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的妇科疗效,值得临床后重视和应用。

    作者: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运用心理护理措施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负性心理反应,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崔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基因组DNA标本库建立的意义

    目的:构建莆田市汉族人群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孕妇的基因组DNA标本库及临床生化资料信息数据库,为临床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及防治提供良好的基础及研究平台。方法:收集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53例及健康孕妇168例外周静脉血,设计科学而高效的实验流程,提取基因组DNA,并对临床生化资料等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保存,构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因组DNA及临床综合信息数据库。结果:完成福建莆田地区汉族女性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健康孕妇外周静脉血基因组 DNA 的提取,并对其临床生化资料信息录入计算机归档管理,可随时调用和查找。结论:福建莆田地区汉族女性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健康对照基因组 DNA标本资源库的初步建立为今后相关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搭建服务平台。

    作者:王萍萍;黄秀清;林勇;刘黎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研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05例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0~80分钟,腹腔出血量为100~800毫升,肛门排气时间为4~14小时,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为5小时,平均住院天数为3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操作便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综合干预措施,半年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依从性。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遵医用药、合理膳食、规律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及定期检查四个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医疗通过综合行为干预可明显增强患者遵医依从性,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茅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在结核性椎旁脓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脊柱结核并寒性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16例。对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的脊椎结核及椎旁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椎结核116例,结合病理合并椎旁脓肿81例。临床结果表明超声显示椎旁脓肿外形不一,可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常显示不清,脓腔壁厚,早期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程较长者,内部渐呈液性暗区,其间散在细小光点或强光斑及索条状强回声,回声杂乱。诊断准确率达96.30%(78/81),误诊3例。结论:超声可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态,并能准确地提示病灶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手术切口、穿刺引流切口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杰;钟志华;鲁雅颂;胡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龄颅咽管瘤误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女,64岁,自述左眼视物模糊,无头痛,头晕,恶心,头痛,无视物重影,自述无视野缺损,发病后即医院就诊,眼部查体,双眼视力0.6,矫正0.8,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存,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予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见动脉灌注不足,未进行视野检查,予口服中药活血化瘀治疗1月,未见明显好转,2013-09-23我院就诊,眼部查体同前,要求患者再次行眼底造影,视野,OCT及颅脑CT检查,患者拒绝,2013-10-13患者自觉左眼视力下降明显,查体:左眼视力0.1,前节(-),眼底视网膜平复,外院行静脉活血化瘀及激素治疗半月,未见明显好转,予 MRI 检查示鞍区肿瘤,转入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术前予眼科检查,查体: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1,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差,配合不佳,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绕动脉,向上抬压左侧视神经及视交叉,并将垂体柄压向左后方,并由视交叉前方向上生长累及额底脑组织。术后恢复一月后行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6,矫正0.8,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存,晶体混浊,眼底视网膜平复,视野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颞侧尤其颞上方视野缺损。现患者随访中。

    作者:宋彩萍;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注射方法的改进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给病人静脉注射药物,特别是遇到危重病人常常要反复多次地为病人静脉注射,我院传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后,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头分离,再直接用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连接推注药物。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分离针头与输液管时空气易进入头皮针内不易排出,如果是套管针则医务人员手易被血液污染,稍有不慎还会让血液污染病人床单,给病人带来不良心理反应,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注射器药液中可能存在橡皮微粒或玻璃碎屑,在注入过程中由于药液没有经过过滤器而直接进入人体,易引起输液反应,更严重的可危急生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注射器都为一次性,注入速度很难掌握。此法特别不适宜套管针注射。另一种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后,直接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输液管上的莫菲氏滴管的侧孔内推注药液。此法也存在缺点:侧孔位置较高,护士长时间高举手臂加药,易使手臂酸痛泛力,对于加入药液较多的常不易完成,也不符合节力原则。

    作者:谭晓青;谭大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47例,对这47例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观测双侧椎动脉,研究高频彩超对椎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检查发现90条椎动脉显示较为理想,4条椎动脉显示不清。统计发生病变的椎动脉共有52条,病变程度不一。其中,有28条椎动脉狭窄程度<50%,内膜轻度增厚,管腔见少许混合回声斑块或低回声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程度较轻,管腔边缘的血流颜色浅淡而不规整;15条椎动脉狭窄程度>50%,内膜明显增厚,管腔见多发混合回声斑块或低回声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充盈缺损程度重,血流束变细,呈明亮五彩镶嵌改变,频谱峰值流速>100cm/s;4条椎动脉内充满低回声斑块,血管闭塞,CDFI示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5条椎动脉内径均匀性细窄,小于2mm,管腔内未见斑块,CDFI示彩色血流无明显充盈缺损,血流信号暗淡,流速减低,考虑为先天性内径窄,另一侧椎动脉内径则相对增宽。分析椎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动脉先天发育不良以及其他原因。结论:应用高频彩超可以清楚显示椎动脉情况,对于内径宽窄、管腔内斑块多少、是否存在狭窄、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充盈情况都有良好显示,高频彩超对诊断椎动脉病变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

    1临床资料我院外科自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公进行胃肠减压术52例,其中肠梗阻27例,胃癌、食管癌12例,上消化道穿孔7例,其他5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3-78岁,一次插管成功率94%。置管期间,中途脱出2例,自行拔管1例。2胃肠减压的操作及护理2.1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属患者较难耐受的治疗措施,患者精神压力大,所以我们咋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做好心理疏导,耐心解释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正确对待胃肠减压,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作者:高艳梅;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养生护理干预对亚健康护士群体的影响

    亚健康为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个阶段,不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调整会引发疾病。采用中医体质养生知识对我院356名亚健康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患者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和场外营养的支持治疗的影响分析比较,通过两者的留住ICU的是时间、营养代谢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2月来自我院的ICU病房符合标准的5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疗法组合肠外营养疗法组各25例。两组的患者都在入住后的第一天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住院和第8天的营养状态指标进行检测记录,对患者留住ICU的时间和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住的第8天体质量指数、血红单表及血清蛋白都比住院当天有所下降,肠内营养组第八天的白蛋白比住院当天的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肠外营养足的第八天的白蛋白与住院当天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足的血清白蛋白、血红白蛋白、前白蛋白及体质量指数的下降都要比肠外营养足低(P<0.05)。肠内营养组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要低于肠外营养足(p<0.05)。结论:肠内营养更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降低患者留住ICU时间降低病症发生,减少ICU留住时间。

    作者:黎贵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科护士的化疗防护

    目的:提高肿瘤专科护士对化疗药暴露带来各种危害的认识,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分析肿瘤专科护士潜在的危险,从遵守化疗药物配药,给药,医疗污染物品、患者排泄物处理的规范化操作及护理干预,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结果:护理人员认识到工作中潜在危险,规范化操作,掌握防控措施。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对化疗药暴露危害有了充分认识,熟练掌握了化疗药配置,给药等各环节的规范化操作,保障了护理人员安全。

    作者:付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云港市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调查

    微量营养素不足,包括碘缺乏,严重地损伤人类,尤其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1992年的《世界营养宣言》(世界营养会议、罗马)指南:有20亿以上的人口(主要是妇女和儿童)患有一种或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我国是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不足十分普遍的国家(1)。为了解连云港地区现状,我们对本地区婴幼儿(6月龄~6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或超标)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08年12月2年期间在市区各定点幼托机构及市(区)妇幼保健医院(所)门诊进行健康检查儿童。按年龄分组为:婴儿组(6月龄~)、幼儿组(1岁~)、学龄组(3岁~6岁)。

    作者:左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是指妊娠二十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征侯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1]。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为严重的一类,血压≥160/110mm hg ;尿蛋白≥2.0g/24h;血肌酐≥106μmol/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此阶段的护理可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13年12月对一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全麻下剖宫产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12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护理

    低温等离子为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痛苦小、安全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开展应用于切除扁桃体,但由于扁桃体术后容易引起大出血、疼痛、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因而围手术期的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的愈合。

    作者:许玉;黄阿勤;陈千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GF/PDGFR对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使得我们对PDGF/PDGFR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了解更加深入。本文在现有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简单介绍PDGF/PDGFR的来源及分子结构,着重从对疾病影响方面对PDGF/PDGFR的作用进行综述,从而为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雷娜;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梅毒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通过与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的比较,评价其他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符合率。方法:用TP-ELISA法检测3220人份标本,将阳性88例血清标本分别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凝集试验(TPPA)法进行复检比较。结果:TPHA与TP-ELISA符合率为93.18(82/88)%;TPPA与TP-ELISA符合率为93.18(82/88)%;TPHA与TPPA符合率100%(82/82)。结论:ELISA法方法简便、经济,可实现操作自动化、客观化,便于质量控制,但假阳性率高,只可用来初筛梅毒,不能作为梅毒确认试验。TPHA与TPPA两种方法都不能实现操作自动化,不便于质量控制和结果储存,但符合率高,可作为梅毒确认试验方法。

    作者:卢光祥;袁媛;张菁;于锡沁;胡源园;徐静雅;周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