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68例骨科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坚持吃药、规范锻炼、配合护理等康复功能锻炼方面依从性(90.3%、87.31%、83.58%)、日常生活能力(63.65±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状况及管理现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整群调查、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进行。结果:辖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年龄偏大,随访上报信息准确性、及时性不高,完成工作积极性不强,考核扣分比例多为随访报表未上报及健康教育群众知晓率低。结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管理薄弱环节是规范化管理及信息化交流,应采取措施予以加强。
作者:韩晓丽;高洪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野生资源正慢慢枯竭,商品货源日趋紧张,市场上常有不法商贩以药蜀葵根冒充黄芪销售,二者功效有明显差别,所以对黄芪和药蜀葵根的鉴别特征进行比较是必要的。结合文献,本文采用根类中药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理化鉴别法等方法对黄芪和药蜀葵进行鉴定。
作者:孙圣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护理,阐述了胃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的胃管护理亦不同。
作者:张君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右归胶囊和生精胶囊对肾阳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阳亏虚型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归胶囊组和生精胶囊组,每组60例,均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连续服药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精液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精液量、精子活动率、精子前向运动力(PR)、a级精子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右归胶囊组与生精胶囊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精子浓度提高、畸形率降低,但右归胶囊组与生精胶囊组相比略差(P<0.05)。结论:应用右归胶囊治疗肾阳亏虚型少弱精子症可以有效改善精液量、精子活动率和活力,而生精胶囊可以提高精子浓度、降低畸形率,二者各有优势。
作者:刘莉;杨永姣;吴少英;刘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只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效果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更加显著。结论:利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傅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在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计划生育与广大群众之间桥梁,宣传教育工作在推动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有效落实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贯穿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帮助群众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十八大精神为导向,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对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朱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测定于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胆疾病患者224例与体检健康者40例,分别进行TBA、ALT测定,对比指标水平与阳性率。结果:肝癌TBA、ALT水平分别为(30.9±18.3)μmol/L、(71.2±58.3)U/L,肝硬化(28.1±20.0)μmol/L、(70.2±63.0)U/L,,急性肝炎(41.1±32.7)μmol/L、(162.1±123.2)U/L,慢性肝炎(19.1±14.2)μmol/L、(90.3±73.2)U/L,胆道疾病(60.1±51.6)μmol/L、(88.9±70.6)U/L,体检健康(6.3±4.1)μmol/L、(21.2±14.3)U/L;肝癌TBA、ALT阳性率分别为80.00%、36.67%,肝硬化84.21%、39.47%,急性肝炎100.00%、100.00%,慢性肝炎90.38%、80.77%,胆道疾病85.00%、75.00%,体检健康0.00%、0.00%,肝炎患者TBA、ALP水平均较高,肝硬化、肝癌患者TBA水平较高,胆道疾病介于两者之间,肝胆疾病TBA、ALP水平均高于体检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TBA、ALT有助于诊断鉴别肝胆疾病,特别是针对肝炎患者,其TBA、ALT水平均较高。
作者:吴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化疗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PICC置管保证化疗的有效进行,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保护静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韩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与讨论对于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2月份-2013年12月份来我院骨科就诊的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办法,B组患者给予整体、科学的护理手段。然后在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而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B组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实施整体、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后,有助于其临床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双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讨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与皮下瘀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8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直接按压法(实验组)和交换按压法(对照组)进行比较,拔针按压5min后观察局部皮下瘀血情况。结果:实验组99.5%(378/380)无皮下出血或瘀血,显著高于对照组96.3%(366/380),p<0.01(x2=9.194)。结论:采用直接按压法明显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
作者:尹姗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在2013年3月—2013年10月间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采取的螺旋CT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发病部位在中央、外侧以及远外侧。结论:采取螺旋CT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确定,以及充分的了解脊神经压迫等情况。对联系CT 分型与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尘肺并发COPD急性加重期抗生素及其它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益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60例尘肺并发COPD的临床经验,通过随机分组对60例尘肺并发COPD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1,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2,解痉排痰药应用,必要时雾化吸入、体位引流;3抗生素应用;4,好转期的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对照组不应用抗生素,余同治疗组。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疗效组96.6%,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并发COPD急性发作(AECOPD)治疗上,经过积极、快速、正确治疗可迅缓解临症状,缩短发病周期,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知识进行了解,从而加深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结合临床状况开展具体的医学工作。结果: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结合临床药师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安全、合理用药,从而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水平。结论:在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药品的合理使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为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饮食的习惯和质量对糖尿病影响很大,粗粮蔬菜减少,膳食纤维减少,微量元素锌、镁、铬缺乏,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向心性肥胖。因此,正确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科学饮食成为主要手段。
作者:刘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帕金森操对帕金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帕金森操治疗组,疗程6月,比较各组2月末、6月末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各组UPDRS评分治疗4周末、6周末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各组治疗后2月末、6月末UPDRS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帕金森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而且连续帕金森操训练6月比训练2月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捷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麻醉术中知晓指的是患者的意识在全麻过程中所存在的标志,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全身麻醉并发症,会在很大程度上使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产生障碍,因此,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这种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研究结合相关研究及本人的临床实践,主要就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相关论述。
作者: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提高正确诊断率,现对我院1995年-2008年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不规则发热16例(低热11例,高热5例),慢性咳嗽27例,咯血7例,痰中带血9例,胸痛12例,乏力10例,。误诊时间半月到半年不等。
作者:缪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小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常规超声、钼靶 X 线及两者联合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从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乳腺小肿块(病灶直径≤2 cm)患者中选取85名,针对85名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分析病灶影像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钼靶 X 线及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结果:85例患者乳腺病灶检测中,联合应用2种检测方式的AUC大于单独常规超声组(P=0.028)和钼靶 X 线组。结论:在小乳腺癌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常规超声与钼靶 X 线,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水平,体现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湘丽;李岩松;刘连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