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1病例介绍:1.1患者女,年龄:37岁,停经33天,自测尿HCG+,自诉早孕反应明显,早孕期间,无感冒、毒物、放射性接触史,无腹痛、阴道流血史。既往月经规律,经期4-5天,周期30天,孕4月始觉胎动,腹渐膨隆,不定期做产检。于2012-07-31主因停经36周,下腹痛4小时急诊以“<1>.孕36周4/0RSA临产<2>,臀位,<3>,前次剖宫产”入院。患者自妊娠以来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肛门坠痛,体力好,食欲量好,睡眠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宫高40cm,腹围120cm,胎方位(RSP)胎心音150次/分,双顶径8.6cm,股骨长6.6cm,胎儿脐带绕颈1周,羊水偏多,胎盘后壁,功能Ⅱ级.
作者:马丹;张俊茹;冯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36例新生儿,患儿均需实施静脉留置针,根据患儿就诊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68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参考组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1%,参考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3.5%;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反复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作为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减轻未婚妇女药物流产过程中心理问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80名接受药物流产的未婚妇女为观察组,同期80例接受人工流产的未婚妇女为对照组,采用自身提供的症状自评量表分析系统 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SCL-90评分为21.25士12.01,低于对照组31.17士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与对照组。结论:有效缓解未婚妇女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促进身心康复。
作者:薛佩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尿道下裂病人的会阴部皮肤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0例中术后113例一期愈合,尿瘘6例、尿瘘并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6.1%。结论:尿道下裂手术难度大,术后护理要求高,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娜娜;崔璐璐;蒲盛楠;景登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6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1年”于2011.05.07入院,入院后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律绝对不齐、率78次/分、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既往房颤病史6年,脑出血病史2年。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增厚、粘连、钙化,开口1.1cm2,三尖瓣中量反流,左房增大62mm”,心电图示房颤心律。于2011.05.12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并于术中结扎左心耳。术后3个月内,口服国产华法林1.25mg-2.5mg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0。考虑既往脑出血病史,且为老年人,置换为生物瓣,于术后3个月开始降低华法林用量,维持INR1.5-1.7,随访至今,患者无全身各组织、器官栓塞症状;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左心房血栓,心功能维持在Ⅱ级。
作者:董文涛;滕和志;王小康;程翔;郭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荧光导航下脑胶质瘤切除术的3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给予积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18例,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77.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18)。结论: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珊;王美新;黄燕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产后出血的70%-80%[2]。本文就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梁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手术后肺梗塞预防的经验。方法:对21例肺梗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梗塞患病率明显下降。结论:肺梗塞死亡率高,肺梗塞重在预防。
作者:赵丙生;郭朝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龋病是世界上流行广泛的疾病之一,我国儿童龋病发病率很高,据调查,特别是6-12岁儿童龋齿发病率高达40%-50%。其中又以窝沟龋的发病率高。针对近几年来高东社区儿童龋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且向低龄化发展,这一现况应引起重视。龋齿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还可引起根尖及牙周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的可引起乳牙的过早缺失而导致恒牙萌出困难,错颌畸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降低儿童龋病发病率,应找到主要的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水平。
作者:王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113例疑似异位妊娠病人中,诊断为异位妊娠的97例(85.8%),漏诊24例(21.2%),误诊2例(1.8%),其中1例为炎症包块,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陈旧性异位妊娠,另1例为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异位妊娠。证实的97例中,输卵管妊娠62例(63.9%),其中壶腹部为45例(72.6%),间质部3例(4.8%),峡部9例(14.5%),伞部5例(8.1%);宫角妊娠11例(11.3%);宫颈妊娠14例(14.4%);卵巢妊娠3例(3.1%);残角子宫妊娠7例(7.2%)。结论: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两年来在我院我科住院的2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日、住院次数、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年龄41~90岁,平均年龄67.5岁,60岁以上197例占80.08%。男189例,女67例,男女比2.82:1。年住院6次5例,年住院5次19例,年住院4次17例,年住院3次36例,年住院2次49例,年住院1次120例。并发气胸31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47例,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9例。死亡3例,死亡率1.22%。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大,反复住院,并发症多严重,死亡率高,治疗需要综合考虑。
作者:朱雪红;施亚斌;陈璇;宋绪梅;寇磊;何景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扩冠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舒降之降脂,实验组采用葆至能调脂,治疗5周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实验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葆至能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里;李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产后抑郁症在国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威胁母子的身心健康。本文对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进行了综述。
作者:蔡晚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英国学者 Flemming 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
作者:吴新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营养不良在肝病病人普遍存在,伴随肝脏疾病的进程,而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营养支持对重症肝炎病人的恢复意义重大。但目前尚没有建立关于重症肝炎病人的营养评估标准和饮食治疗指南。现就肝脏疾病的营养代谢变化、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和肝脏疾病相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蛋白质的营养做一综述,以期有助于重症肝炎的饮食和营养治疗。
作者:章晓云;王静;万紫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先兆流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下腹痛。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服用的保胎药物,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我站门诊选用纯中药制剂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燕;沈平;王云;董峰;张静;彭瑞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必要性。方法:从健康档案中选取2012.7~2013.3期间在本体检中心体检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防治护理与随访,而观察组则给予积极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及随访,6个月后对比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该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及防治知识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很有必要全面推广。
作者:鲍一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住院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与对照组(83.33%)相比明显较高,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可促进临床疗效的发挥,减少诸多并发症出现,提高临床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松;刘文杰;樊瑾;杜艳华;乐汉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所接收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整体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密切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整体康复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康复,提升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管理的艺术技巧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是医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护理管理是系统地利用护理人员的潜能,并系统地安排及应用其他人员、设备、环境及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的过程。护理管理是根据护理组织的内在活动机制,综合运用护理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以控制及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过程。而护理活动又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技巧性、及务实性,管理过程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