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一新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对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症状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每个组都是60例,甲乙丙丁戊五组分别接受不同剂量的异甘草酸镁治疗,剂量分别是300毫克、250毫克、200毫克、150毫克和100毫克。结果:在接受不同剂量的异甘草酸镁的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症状明显比治疗之前减少了,患者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甲乙丙丁四组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都比戊组低,甲乙丙丁四组的疗效没有很大的差别。结论:150毫克的异甘草酸镁是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疾病患者的佳剂量。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婴男,42天,婴儿持续性回奶,呕吐,腹胀来院就诊,查体婴儿低体重,腹部触诊可触到椭圆形、光滑质硬的包块。彩超检查:胃腔增大,胃蠕动亢进,幽门管肌层明显增厚,厚约6mm,幽门管长20mm,内径2mm,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
作者:俞吉文;李龙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羊水粪染与新生儿窒息和胎心监护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9月141例发生羊水粪染新生儿,根据羊水粪染程度、电子胎心监护和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羊水Ⅲ度、Ⅱ度粪染的胎心监护异常者,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羊水Ⅰ度粪染者(P<0.01),羊水粪染程度越重,胎心监护异常发生明显增高(P<0.01)。结论:羊水粪染程度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羊水粪染的程度越重,新生儿窒息率越高。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异常与羊水粪染有关,对羊水Ⅲ度粪染者即使胎心无异常,也应立即结束分娩,出现了Ⅰ度、Ⅱ度羊水粪染时必须在胎心监护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一旦出现异常尽快结束分娩,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毛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周围神经脉冲射频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收治的PHN患者46例,病人体位因穿刺部位不同而异,射频治疗前行试验性阻滞治疗,疼痛短暂或长时间缓解超过50%者进行脉冲射频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麻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临床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临床治愈11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5例,优良率达69.6%。其中11例患者自觉原疼痛部位的麻木程度有所加重,35例患者自觉麻木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未发生其他永久性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脉冲射频治疗PHN疗效良好、操作简单,在复发后可重复治疗。
作者:翟金林;李淑丽;马玲;姜长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4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组(I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II组)。记录BP、HR、RR和SPO2值,术中连续观察BP、HR、RR、ECG和SPO2等生命体征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后SBP、DBP明显下降(P<0.01),硬膜外麻醉组患者麻醉后有11例(52.4%)要用镇痛药辅助,明显高于II组的1例(4.8%)(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阳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呕吐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结论: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找出病因给予治疗。
作者:李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饮水机中隔夜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以及其是否适合人们饮用。方法:选取10户家庭饮水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每家的饮用水进行采样、检测,检测不同时间段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记录分析。结果:根据研究表明,不同组在不同的时间段饮用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有差异的;并且随着饮用水放置时间的延长,水中所含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呈上升趋势。结论:饮水机中的水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随着隔夜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但仍在合理范围之内,适宜饮用。
作者:伍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6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1年”于2011.05.07入院,入院后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律绝对不齐、率78次/分、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既往房颤病史6年,脑出血病史2年。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增厚、粘连、钙化,开口1.1cm2,三尖瓣中量反流,左房增大62mm”,心电图示房颤心律。于2011.05.12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并于术中结扎左心耳。术后3个月内,口服国产华法林1.25mg-2.5mg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0。考虑既往脑出血病史,且为老年人,置换为生物瓣,于术后3个月开始降低华法林用量,维持INR1.5-1.7,随访至今,患者无全身各组织、器官栓塞症状;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左心房血栓,心功能维持在Ⅱ级。
作者:董文涛;滕和志;王小康;程翔;郭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4例,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18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中毒时间长,且不配合治疗),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吕会平;王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情绪障碍原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探讨情绪障碍原因。结果共57例抑郁患者,29例未抑郁患者;抑郁人数与非抑郁人数的性格内向、经济、透析时间以及缺乏社会支持等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情绪障碍主要受到性格、经济、透析时间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因素影响,给予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提升患者心理调节能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1例和乙组20例进行同样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对甲组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术中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乙组,中转开腹率低于乙组,手术治愈率高于乙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造影,异常情况发生较少,中转开腹率较低,治愈率及治疗满意度较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爱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正确的认识治疗哮喘的药物,并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本院心血管病区退药情况进行调查,找出退药的原因,以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病区自2013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的退药数目457条,进行分类统计以及必要的回顾性分析,再进行讨论,给予应对措施。结果:根据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包括退药的原因,种类以及退药条数等。不难看出主要退药原因有病情变化,医嘱更改,变更药品等。结论:通过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建立完善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医护的责任意识,以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赵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干部病房连续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致病菌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干部病房连续3年共收治患者3430例,发生院内感染293例,感染率为8.5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0%。患者的年龄、无意识、住院时间长、吸痰、导尿、气管切开插管,和其他侵入性操作等,是医院获得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为23.7%。结论:干部病房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住院患者感染水平,侵入性的操作和严重的基础疾病,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1]
作者:姜燕;高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儿高热致急性尿潴留、惊厥;尿潴留的概念;高热致急性尿潴留的原因与急救处理措施;护理体会。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失调妇女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宫血宁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消炎痛25mg,3次/d,氨基己酸2g3次/d;维生素C 200 mg1次/d;宫血宁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3次/d,连用7天,并于之后每个月经周期开始连续服用7天;两组患者疗程均6个月。结果:宫血宁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宫血宁联合西药应用于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是基层计生服务机构治疗置器后引起子宫异常出血的较好选择。
作者:郭世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确诊为AMI且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以及规范化治疗,并进行对症处理。结果:8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再通65例,再通率为76.5%,发生出血8例,其中,6h内出血5例,均为轻度出血。发病4周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8.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安全有效,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可为抢救心肌赢得时间,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伟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在日益发达的现代医疗之中,院前急救是现今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在各种意外事故中保障伤患的第一道防线。在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的灾难中,均需要医务人员在现场进行紧急的初步急救,力求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保证伤患能够在送院后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在现今这个医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里,院前急救水平的高低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因为历史原因、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急救量、急救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而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在时间的考验中亦充分显示出其自身的优劣性。
作者:谭永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心内科患者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4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例患者经生脉注射液治疗后,其病情相比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结论:新内科临床上生脉注射液应用极为广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杜洪明;李德增;李迎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对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对策。
作者:焦胜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