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体会

吕会平;王爱琴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4例,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18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中毒时间长,且不配合治疗),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经济学在药品临床评价中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泛指经济学在药物治疗评价中的应用科学。具体地说是将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中,结合药物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从全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在医院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更好地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做好临床药学服务、使药物治疗达到好价值效应,解决药学工作中“安全、有效、经济”中的“经济”问题。

    作者:熊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28例,均采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在行保守治疗后痊愈;经2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1例有肝转移;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5.0%、92.9%、100.0%。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是超低位直肠癌有效根治方法,术后不易发生局部复发,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自2013年2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给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提高疾病应对能力及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作者:任全艳;李清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型钠尿肽(BNP & NT-pro BNP)在临床心衰诊断中的区别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心衰诊断领域中研究比较广泛的就是BNP和NT-pro BNP,但是这两个指标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对临床确诊心衰和疑似心衰的500例患者深入研究如下。

    作者:周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负压穿刺法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应用负压穿刺法,观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根据目的抽样法抽取样本,采取自身对照方法,指定同一个专业护士,在同一个患者同一条血管上用两种方法分单双日交替进行静脉穿刺。试验组:单日采取负压穿刺法。对照组:双日采取常规穿刺法。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成功率。结果:负压穿刺法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穿刺法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提高了满意率,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护理

    探讨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操作方法,饮食护理,及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诊察,术中用药护理及术后的护理,提高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宗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4例肺结核临床误诊的分析

    为提高正确诊断率,现对我院1995年-2008年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34例肺结核误诊病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岁,临床表现不规则发热16例(低热11例,高热5例),慢性咳嗽27例,咯血7例,痰中带血9例,胸痛12例,乏力10例,。误诊时间半月到半年不等。

    作者:缪春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影响及护理对策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到了2002年,我国的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个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万个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加上各种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丧偶家庭,导致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因此,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尤其心理护理,成为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透深静脉导管双侧双翼减张固定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采用双侧双翼固定深静脉导管的稳固程度。方法:将168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双翼固定组、单侧固定组,于置管后1月内观察导管固定情况,评价其稳固程度。结果:采用双侧双翼减张固定组缝线脱落率20%,单侧固定组缝线脱落率为33.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双侧双翼减张固定能有效加强导管的固定,同时未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颜波;赵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催眠疗养

    催眠疗养的实质是催眠和疗养的混合物,催眠是作用于精神,潜意识,从意识上对人进行医疗保健,更改不良习惯,改善心情等的方法,并且对精神疾病有极强的治愈作用,与物理的肉体治疗不同,催眠疗养能在潜意识领域,对需要的疗养人员进行普通疗养所不具备的疗养治疗,是催眠和疗养的新发展。

    作者:袁泽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实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实践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7月起由护理部指导下行QCC活动试点,由护士长作为辅导员制定、执行、评估、反馈,开展QCC活动,对比参与护士改进前后相关指标,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改进前参与护士运用QCC手法、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分别为(4.25±0.62)、(4.17±0.21)、(2.97±0.62)分优于改进前(1.02±0.12)、(1.55±0.22)、(1.76±0.34)分,自信心、责任心、目标执行力、管理意识评分分别为(4.25±0.62)、(4.17±0.21)、(3.11±0.76)、(2.97±0.62)分优于改进前(1.02±0.12)、(1.55±0.22)、(1.83±0.18)、(1.76±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非常满意72例占87.80%、满意10例占12.2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护士凝聚力提升了,大家思考问题的发法更科学,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愿望提高了!

    作者:陈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数字化病理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本文将数字化病理切片与传统玻璃切片教学比较,并探讨应用数字化病理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发现数字化病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病理组织图像的辨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的应用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集的1000例献血样本作为研究组,所有献血样本均给予全面护理管理,另选取我站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收集的1000例献血样本作为对照组,该组献血样本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采血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液报废率为4.1%,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为1.9%。研究组血液样本报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面护理管理应用于血站成功采血工作中可提升血站血液采集管理水平,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推进血液传播疾病防控工作,可推广应用。

    作者:毛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方式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41例

    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该病例41例、53髋,其中男6例,女35例,左侧18例,右侧11例,双侧12例,1岁-3岁29例,36个髋关节,4岁-6岁12例,17个髋关节。术前均双下肢皮肤牵引2周,1-3岁患儿予手法复位三期石膏外固定,3-6岁患儿予切开复位、骨盆截骨、股骨上段旋转截骨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1-3年。36例患儿步态明显改善,3例双侧脱位及2例单侧脱位手术患儿轻度跛行所有患儿髋关节屈伸活动良好。复查X片所有患儿髋臼指数均变小,股骨头骨骺发育。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是患儿康复的基础。

    作者:谭扬帆;赵峻;唐欣;陈力奇;刘唐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清洁灌肠法在便秘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一种高效、无痛、并发症少的灌肠法。方法:将50例需灌肠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结果:改良灌肠法在灌肠液外溢、灌肠后不适感等方面发生率低,病人耐受性好。结论:改良灌肠法在各方面优于传统灌肠法。

    作者:阙利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药效

    本文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药效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目前已上市的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本文以沙格列汀为例对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及药效进行综述。

    作者:龚玉梅;唐德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先兆流产保胎治疗100例防治分析

    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因先兆流产在我院积级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其妊娠结局如何,就这一问题作一下报告:1资料与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保胎治疗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又抽取周期分娩无先兆流产史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

    作者:祁荣华;柯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分输血与安全输血浅谈

    输血医学:输血医学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开发、应用、研究,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性的学科。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血医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陈旧的输血观念也得到了更新,由之前的输全血到现在的成分输血,不断地树立合理用血、科学用血、节约用血的新观念,缓解目前出现的用血紧张的局面。

    作者:覃碧静;曾德理;周春浪;覃宜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对冠心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对其中8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如硝酸酯类、ACEI、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倍他乐克、万爽力,降低氧耗及营养心肌为主的药物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好转,临床症状改善,80例患者中,观察组40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上,给予倍他乐克、万爽力药物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日益下降、免疫功能低下,造成多种慢性疾病的缠身,感染的机会也增多,住院后心理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老年患者的各个方面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减轻痛苦,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邹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