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兆流产保胎治疗100例防治分析

祁荣华;柯凤琴

关键词:先兆流产, 保胎治疗, 资料, 住院分娩, 孕妇, 妊娠结局, 继续妊娠, 流产史, 周期, 选取, 抽取, 病例, 报告
摘要:我院于2011年6月—2012年7月对因先兆流产在我院积级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者,其妊娠结局如何,就这一问题作一下报告:1资料与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保胎治疗并住院分娩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又抽取周期分娩无先兆流产史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根据相关疼痛评估制定里的相应护理的措施在临床中妇产科患者术后出现的疼痛中所起的相应作用。方法:我院将686例妇产科相关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评估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43例。评估组通过根据患者主诉的疼痛来将其程度采用相关的分级法与数字分级法将有关患者的级别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并且对应采用相适应的护理方面的措施,而另一组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级别的护理干预手段。结果:评估组的相关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与住院所需的时间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发现通过疼痛评估制定的相关护理措施在临床妇产科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方面的减弱起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1]。

    作者:李媛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全麻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上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单独给予全麻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到拔管时整个过程中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MBP)的变化情况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从整体而言,两组患者在麻醉前(T0)的HR、MBP并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T1)、手术中(T2)以及气管拔管时(T3)各时点的 HR、MBP波动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的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选择。

    作者:周陈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疗效评价

    目的:对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5)与观察组(25),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减补肺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概率为84.00%,对照组患者有效概率为72.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加减补肺汤治疗,能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肺功能降低起到延缓作用,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尚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治疗73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探究卡托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对患者采用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率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下降幅度较大,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此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整个治疗过程中有3例轻微胃肠不适、1例恶心头晕、1例咳嗽、2例口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后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减少药量,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有效性,效果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并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凤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CKD病人与正常老年人物质排泄率比较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生理性肾功能减退与相应eGFR水平的早期CKD患者尿酸、钙、镁、磷、钾、尿酸等物质排泄情况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肾内科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CKD早期(1-2期)病人(CKD早期病人),正常老年组选取查体后筛选无肾脏病的70岁以上老年人,分别检测空腹血清中肌酐、尿酸、钙、镁、磷、钾,晨尿中肌酐、尿酸、钙、镁、磷、钾含量,计算eGFR及各物质排泄分数(FE),进行对比。结果:CKD早期病人较健康老年人血肌酐有显著差异(p<0.01),eGFR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尿酸,血清镁,血清磷,血清钾较健康老年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p<0.01),FECa,FEUA无明显差异。结论:7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与以糖尿病为原发病的早期CKD病人肾小球滤过率相当,但物质排泄存在差异,两者为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上需区别对待。

    作者:范新迎;施旭新;夏平;万美燕;邹作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OPD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COPD患者,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1%(P<0.05);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症状改善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和随访管理

    川崎病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临床上具有多项高危因素;传统的冠脉病变判断标准存在很大缺陷,经体表面积矫正后的冠状动脉值对于判定冠脉异常可能更为合理;对于该类患儿的处理及随访管理应依据分级标准制定合理而科学的方案。

    作者:黄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VIP客户护理路径在疗养院体检中心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院体检中心开展“VIP客户护理路径”服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和体会,肯定了VIP客户护理路径在体检服务各个环节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阐明了这一护理路径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品牌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曹海燕;周丽萍;鲍艳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和硅油填充术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的和硅油填充术健康教育。方法:对58例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硅油填充术健康教育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8例老年患者经过护理人员对他们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健康教育,出院的回访,患者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的配合,尤其术后体位的健康教育,出院的回访是对玻璃体切割和硅油填充术尤为重要。

    作者:韩娜;杨玉新;张海涛;任艳凡;靳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目的:评估门诊外科老年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对门诊外科60岁以上需要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及非肿瘤患者术前进行调查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分为外科肿瘤组、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外科肿瘤组GDS评分显著高于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非肿瘤组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门诊老年肿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应在就诊流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时鸿超;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究肝性脑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与解决策略。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6月-2011年12月半年内共收治的4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抽取208例,对患者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分析结果及防范措施在科内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结果:208例肝性脑病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无一例发生意外损伤。结论:护理人员应依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情、诊断、病史、跌倒史等情况,及时准确的评估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及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理念。以切实可行的安全作业保障肝性脑病患者的安全。

    作者:高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SH的实验评价

    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评估化学发光检测TSH的实验性能。结果显示该法精密度:批内与批间CV分别为1.97~2.56%与1.32~4.13%,回收率98.6%,灵敏度0.001 mIU/L,特异性未存在交叉反应性,因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使测得的TSH量不但能区分甲减,且用于诊断甲亢,甚至亚临床型或潜在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作者:蒙秀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简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有效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干预)与观察组(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每组患者各有33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蛛网膜下腔的临床护理中,使其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显著升高。

    作者:任奉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本研究拟对每年定期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个银行系统的共计843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随后对每个银行筛查出的高危人群建立简易信息库,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个银行分为实验组(保定市永华路建设银行员工)200例、对照组(保定市永华路工商银行员工)200例,实验组实施体检中心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干预模式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危险分层变化情况。结果:管理前,2组患者危险分层无统计学差异( P>0.05)。管理后,实验组危险分层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患者建立简易信息库并进行规范化干预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和降低发病率。

    作者:刘亚丽;徐应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湿性疗法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压疮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湿性疗法,观察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肉芽组织分级及周围皮肤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6%(191/240),对照组总有效率63.9%(124/1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疗法能显著促进压疮面愈合及新生肉芽组织生长,从而缩短愈合时间和提高临床疗效,在防治压疮和伤口感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杉;张玲;李明;李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疗养院护士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工作

    护理是疗养院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疗养院护士应熟悉和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疗养院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疗养院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疗养院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的急性心梗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满意率、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的健康达标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模式,即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刘素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复方硫磺洗剂临床治疗外阴瘙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硫磺洗剂治疗外阴搔痒疗效。方法:对457例门诊各种原因引起的外阴瘙痒,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30例患者常规对因治疗时使用复方硫磺洗剂,对照组227例常规对因治疗时使用其他洗剂。治疗一周后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2%(241230)和86.84%(201/227),两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硫磺洗剂治疗外阴搔痒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古丽萍;周卫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益增加。面对这个庞大的患者队伍,医护工作者的任务不再只是延续他们的生命,更多的是缓解或消除他们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负性心理因素,增加他们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影响患者各个方面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支持度的高低也占有主导地位,现将家庭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胡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