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色扮演法在高职五官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磊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 高职教学, 五官科护理教学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五官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这些教学方法中,角色扮演法就是其中效果不错的一种。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促进教与学的顺利开展。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沟通间歇洗胃在急诊洗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沟通间歇洗胃法在急诊洗胃中的应用。方法:将105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给予沟通间歇洗胃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洗胃法。观察两组病人首次插管成功率、配合程度、洗胃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配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沟通间歇洗胃配合舒适护理,可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病人配合程度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少,使洗胃更彻底,提高洗胃效果及安全。

    作者:刘风环;卓淑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实施胃肠减压,胃管注入硫酸镁等整体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治愈4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卢秀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不同护理服务方案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和干预组(4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案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经有效治疗及护理3d 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及体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儿家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黄疸患儿施行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儿黄疸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城市出租车司机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出租车司机生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让这一特殊人群了解其健康状况,告别亚健康,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方式随机抽取盐城市200名出租车司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生理状况。结果:本次调查的出租车司机200名,有效问卷179份。出租车司机常见病患病率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腰背酸痛、前列腺炎、记忆力减退、胃肠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大于5年工龄组出租车司机在高血压、咽干咳嗽、前列腺炎三方面与小于5年工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时间大于12小时组在胃肠疾病、腰背酸痛、超重方面患病率明显高于小于12小时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租车司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高,应坚持每年一次的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疾病,采取积极治疗。另外,要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休息,预防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学艳;周文君;吴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对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82.3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治疗时做好糖尿病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施心理护理,试验组81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愈52例,治愈率69.3%%,试验组治愈72例,治愈率88.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胜琴;王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乙肝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各项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肠粘膜和营养支持等。治疗1周后,如果患者粪便无脓血,胃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可辅助中成药物(复方甘草甜素等)进行强化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55例HBV-DNA转阴,2例病情好转,13例病情恶化。结论: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其他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加强供应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供应室医院感染;探讨基层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采取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使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作者:安小平;张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治放疗与节律性化疗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3例分析

    目的:探究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86名恶性肿瘤病人,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43人和放疗组43人,联合组病人给予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放疗组病人只进行单纯的放疗,观察比较了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病人总有效率69.77%明显高于放疗组病人的39.53%,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 s状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联合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较放疗组病人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放疗,而且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苑仁冰;庄永志;徐丽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卫生防疫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已成功建设案例,综合多年信息化管理、开发、推广和维护经验,从专业角度出发,在概念、分类、发展、设计等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卫生防疫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点出了系统建设成功的决定因素,旨在为卫生防疫事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宋海涛;赵永红;孙爱萍;周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农牧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

    农牧区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是一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应让患者及医师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积极开展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意识。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当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尽可能的将脑卒中的危害降至低,保护农牧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宏;童革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里状况与精神需求,根据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在不同手术阶段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夏芳;王书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总结本院32例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死亡1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意识障碍严重,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差,其致残率、植物生存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等特点,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其预后与DAI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光远;王辉;尹德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2例丙泊酚配伍曲马多、瑞芬太尼、氯胺酮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丙泊酚结合氯胺酮、瑞芬太尼、曲马多在无痛人流术的应用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11年06月~2013年06月来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分成三个小组,甲组10例患者术前注射丙泊酚和氯胺酮,乙组11例术前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丙组11例患者术前注射丙泊酚和曲马多,比较三个小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三个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很好,甲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80%。乙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81.8%。丙组的镇痛效果的优良率为90.9%。甲组和乙组的镇痛效果差别不大,丙组的镇痛效果优于甲组和乙组。结论:丙泊酚结合氯胺酮、瑞芬太尼、曲马多在无痛人流术中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丙泊酚结合曲马多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

    作者:何玉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烧伤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对36例烧伤并发高热惊厥患儿给予及时抢救、严密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34例治愈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转ICU治疗无效死亡。认为在护理该类患儿时,既要了解本病诱因,又要重视其症状和体征,使疾病得到早期控制和预防其复发。护理重点是要保持病室安静,惊厥时就地抢救,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和SaO2,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各种对症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张小燕;林淑清;王秀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手术后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化疗的毒副作用大,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几年,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成为了主要的静脉输液途径,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优点在于减少病人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液在输液过程中的渗、漏及对局部的刺激,特别是化疗药物对局部刺激的毒性反应;四肢外周静脉显露不好的首选静脉通道;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可活动自如、无痛苦,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可适合长期输液及药物长期泵入病人使用;此置管操作简单、痛苦小、保留时间长(长达1年)。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我院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了PICC 置管,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霍明娜;佐品;徐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院感染宣传和培训,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的监督管理;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管理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控制医院感染;结论: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于急诊科室中成立了量化考核小组,并对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制定了质量量化考核评估标准,通过多个内容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的工作考核评分,再回顾性分析量化考核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量化考核方法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整体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两段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量化考核方法,可有效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与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于护理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高科技的精密仪器及高科技的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各种手术也普遍开展。携带各种传染病或病毒的病人(如艾滋病等)也在不断增多,这无形中使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了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由此可见,做好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沈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