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钦玉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阴道流血中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1例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7.8%(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宫颈粘连、子宫粘膜下肌瘤及正常子宫),子宫恶性肿瘤5.7%,宫内节育环异位1.4%,宫内妊娠物残留12.8%,子宫内膜炎10.9%,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6%。结论:宫腔镜检查对明确异常阴道出血的宫内病变诊断准确有效简便,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可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谢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农牧区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是一项保护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应让患者及医师提高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积极开展脑卒中的筛查与防治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意识。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当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劳逸结合,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及血脂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尽可能的将脑卒中的危害降至低,保护农牧区人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宏;童革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患,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利用精神评定量表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就两组临床治疗情况实施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精神病病理、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所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分别用利培酮与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是相对于利培酮而言,利用喹硫平来予以治疗,其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也相对比较少,对此,在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优先选用喹硫平来实施治疗。
作者:陈善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寻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行腹部手术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予以我科总结的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护理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常规腹部手术后护理组(简称对照组),每组90例。随访1年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例(2.22%),对照组发生9例(10.00%),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有吞咽困难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婷婷;刘延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医养生对于人们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性,并重点分析了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和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密切联系,提出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用中医养生的理念保养生命,会对身体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任再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住院部需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其中前者采用普通透析护理方法,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心理焦虑恐惧27.2%小于对照组63.6%,并发症发生率12.7%<29.1%,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同时患者舒适度有很大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陈芳;陈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器械碎片遗留体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高手术物品清点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杜绝器械碎片遗留体腔事件的发生。方法:改进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制定详尽的手术物品清点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培训及质控力度。结果:采取对策后,未再出现器械碎片遗留体腔。结论:手术人员提高防范意识,落实物品清点制度,杜绝物品清点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寻求小儿中下腹及下肢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及急症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250例,经肌注氟胺酮(5mg/kg)基础麻醉,忠儿入睡后开放有效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8mg/kg,配成容量为1~1.5 ml/kg,用7号针头采用骶管直刺法单次注药。结果:全组250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穗,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基础加骶管麻醉是小儿中下腹厦下肢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作者:农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后内固定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8月至今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42例,采用后路椎弓根螺内钉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取得满意疗效。结果:通过对此类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均满意出院。
作者:吕萍;徐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自制静脉止自夹在静脉麻醉穿刺后压迫止血的调查和体会,2013年6月至2013年9月胃镜室共选取800例静脉麻醉病人,其中男性462例,女性338例,年龄14--85岁,平均45岁,均使用自制止血夹,,785例使用后止血,无瘀斑及血肿,15例止血夹位置按压不准确,12例穿刺点出现皮下瘀血、青紫,3例出现皮下血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对护理干预的反应,支持临床治疗。方法:以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了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还要做好护理干预,这能够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提高,改善预后。
作者:陶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腹部外科大的手术,需要完成包括胰头、肝外胆管、胆囊、远端胃、十二指肠等多个器官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再加上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在各个专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各国专科医生都在尝试将微创外科技术应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传统腹部外科中复杂的手术当中,以期能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痛苦。
作者:许勇(综述);刘荣(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中医伤寒论研究生教学特点及伤寒论课程特点出发,探讨PBL教学法在伤寒论研究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要求。
作者:谢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能量损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严重损伤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分期手术治疗GustiloⅢA和GustiloⅢB型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0~64岁,平均33.48岁。ⅢA型31例(胫腓骨19例,股骨10例,肱骨1例,尺桡骨1例),ⅢB型5例(胫腓骨4例,肱骨1例)。结果:36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10~30个月(平均18个月)。23例骨折正常愈合,5例出现针道感染,拆除外支架后感染得到控制,2例出现慢性骨髓炎,经过病灶清除治愈,6例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经VSD护创,植皮或皮瓣移植,创面均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严重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生命征平稳后急诊行清创,骨折外支架固定,软组织经过多次清创,VSD敷料护创,植皮,部分骨外露患者经邻近皮瓣转移,患者均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杨正杰;沈洁;肖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手术护理安全与防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诊断治疗的700例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和防范管理,将这些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诊断治疗的700例未接受护理安全和防范管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的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安全和规范管理临床实践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工作中暴露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查100张处方,进行统计点评。结果:门诊不合理处方占9%,其中不规范处方占5.7%,用药不适宜处方占3.3%。结论:药师处方点评实施了对临床用药监控,提高医生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促进药师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判断不合理用药的能力。
作者:努尔巴努木·沙吾提;阿布都卡哈尔·阿布都艾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唇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于两组手术时,给予对照组常规静脉诱导,观察组则接受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后患儿反射消失及气管插管时间,评估气管插管条件,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临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反射消失与气管插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气管插管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与HP均小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估两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快速吸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效果确切、可靠性及安全性强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马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于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1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住院期间发作例、并发症例次分别为4例次、2例次低于对照组19例次、15例次,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1±1.5)d、(92.7±5.2)分优于对照组(5.2±2.9)d、(80.1±1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病人应注重全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促患者医嘱依从性提高,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抑制发作与并发,提高治疗与康复效果。
作者:龚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心里状况与精神需求,根据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在不同手术阶段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夏芳;王书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