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惩罚原则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志英;周静

关键词:无惩罚原则,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纠正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缺陷,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性。方法:制定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电子表格,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科一年来上报的不良事件与上一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行无惩罚原则后,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显著上升,对护理各方面的投诉减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提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

    目的:寻求小儿中下腹及下肢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及急症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250例,经肌注氟胺酮(5mg/kg)基础麻醉,忠儿入睡后开放有效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8mg/kg,配成容量为1~1.5 ml/kg,用7号针头采用骶管直刺法单次注药。结果:全组250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穗,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基础加骶管麻醉是小儿中下腹厦下肢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作者:农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体表畸形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410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总符合率及二维及三维图像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改变的准确性及直观性。结果:发现胎儿体表畸形30例。二维超声能肯定诊断并与产后诊断相符的有18处(60.0%),实时三维超声为26处(8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是提高产前诊断水平的一个可靠手段。

    作者:张丽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CT及临床表现。结果:CT平扫病灶边界光整4例,有浅分叶2例,3例瘤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均呈较显著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倪健坤;戴鸿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的宫腔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阴道流血中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1例阴道异常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7.8%(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宫腔宫颈粘连、子宫粘膜下肌瘤及正常子宫),子宫恶性肿瘤5.7%,宫内节育环异位1.4%,宫内妊娠物残留12.8%,子宫内膜炎10.9%,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4.6%。结论:宫腔镜检查对明确异常阴道出血的宫内病变诊断准确有效简便,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可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谢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及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BPH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及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BPH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我科2011.1-2013.12重度BPH患者67例,分别予PKEP、PKRP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量、远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大尿流率、残留尿量(RUV)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BPH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KRP在IPSS、生活质量、残留尿量、大尿流率的改善方面从远期结果观察而言与PKEP并无明显差异,但PKEP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PKRP,且切除腺体量明显高于PKRP。结论:PKEP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佳乐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佳乐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早4毫克、晚3毫克,连用3天。结论:稽留流产清宫术前口服补佳乐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梗塞临床诊断及规范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心肌梗塞的临床诊断与规范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接诊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确诊后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并采用急性心肌梗塞常规治疗处理,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4例患者经静脉溶栓与常规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并未出现1例死亡现象,同时仅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皮肤瘀斑,而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现象。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进展快,应尽早做好诊断与治疗,临床采用常规治疗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孙金华;付艳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接收的54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加以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骨科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椎管内肿瘤23例临床护理体会

    我科收治2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可获痊愈或好转。本组治愈好转率为90.1%,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产后疼痛护理的研究

    分析550例产妇产后疼痛的原因,包括切口疼痛280例,宫缩痛85例,肌肉酸痛100例,痔痛55例,乳房胀痛30例,其中疼痛程度主要为1级和2级疼痛。针对不同产妇的疼痛原因以及疼痛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并且给予产妇心理护理,以减轻产后疼痛的痛苦,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医院不同患者术后康复工作的综合论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院从单纯医疗型向预防医疗、康复综合服务型转变。目前不少医院为适应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均成立了康复科,一般在理疗科、中医科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文就此类康复科开展康复工作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

    作者:付从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治放疗与节律性化疗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3例分析

    目的:探究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86名恶性肿瘤病人,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43人和放疗组43人,联合组病人给予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放疗组病人只进行单纯的放疗,观察比较了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病人总有效率69.77%明显高于放疗组病人的39.53%,其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 s状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而联合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较放疗组病人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节律性化疗联合根治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放疗,而且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苑仁冰;庄永志;徐丽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1)掌握病情要点,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2)护理计划及健康教育计划要有针对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作者:姚慧;陈卫芳;沈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无痛麻醉进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ES和PF,每组各50例。ES组全麻中采用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PF组全麻中以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min、胃镜检查操作开始即刻、操作开始后3 min、操作结束时、操作结束后15 min时点HR、MAP、RR、SpO2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注射痛和肌颤的发生率,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毕40 min时头痛、头晕的发生率,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以及操作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 PF 组的HR 和MAP 明显低于ES 组;PF 组中共有16例患者出现了SpO2一过性下降至93%以下,通过托起下颌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后得以改善。两组术后完全清醒时间、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毕40 min时头痛头晕的发生率以及内镜医生对麻醉的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方法安全、可靠,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更稳定。

    作者:黄一丹;董良;曾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脏移植中新的保存液的应用

    目前认为肝移植是晚期肝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幸的是,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超出供肝数量,迫使医疗工作者必须应用一些轻度患病器官、心脏停跳供者的肝脏以及活体的部分肝脏。多个临床中心和实验中心近年研制开发了一些新的器官保存液已提高移植成功率,比如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液(HTK液)。临床实验已经证明新的保存液可以成功地应用在肝移植中。因为较之前的威斯康星大学溶液,即UW溶液相比,它既有效,价格又适宜。目前,在这些保存液的实验应用模型中,对识别导致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路径以及对损伤因素的应对方法的研究正在进行,不久,将用于进一步的临床实践研究。这篇文章总结了新近的一些在应用器官保存液和肝移植技术方面的进展。

    作者:修一平;曹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的应用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肾结核的检查方法不断增多,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肾结核的诊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二维彩超作为一项常用的诊断方式加厚,在肾结核诊疗中起到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将会着重分析二维彩超在肾结核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我站自2013年1月起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制定采血护理环节质量考核标准及考核项目,在护理中展开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血站采血环节出现的血液报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实施采血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血液报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在血站采血护理中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大幅降低血液报废率,为血液安全性提供有力保证,值得推广。

    作者:王宇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6月我科应用传统方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管理(对照组),7月~12月我科应用五常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管理(观察组),比较在两种不同管理方法下无菌物品的完备率、过期率、用后补充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应用五常法进行无菌物品管理,物品的完备率、用后补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过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五常法对手术室无菌物品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无菌物品的利用率、避免过期、浪费,同时能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李世春;刘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体检中心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必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体检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必要性。方法:从健康档案中选取2012.7~2013.3期间在本体检中心体检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防治护理与随访,而观察组则给予积极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及随访,6个月后对比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该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及防治知识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很有必要全面推广。

    作者:鲍一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防治高原反应的临床及科研概况

    高原反应是人类进入高海拔地区后,由于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综合近年来针灸在高原反应中的应用情况,发现针灸在防治高原反应中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在科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同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何宇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