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为民;田嘉禾;杨晓华;白金柱;沈丽;张锦明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散中2类化合物(黄酮类和色原酮类)6种有效成分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芒柄花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 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1%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芒柄花素分别在90~1810 ng、97~1940 ng、190~1906 ng、105~3144 ng、88~2625 ng、109~3279 ng范围内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99.1%,97.3%,97.8%,98.8%,99.2%.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用于玉屏风制剂中升麻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槲皮素、亥茅酚苷和芒柄花素含量的同时测定,为玉屏风散质量监控及新剂型研究提供了更加合理、可靠的检测方法.
作者:游文玮;吴昭晖;邹敏;谭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不同角度下使用BioPinceTM活检针在CT导向肺肿块的穿刺活检,探讨其对穿刺活检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肺穿刺活检成功率.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穿刺角度,对92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分组:垂直组50例,垂直角度使用BioPinceTM活检针切割肿块;斜角度组42例,斜角度使用活检针.对照两组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分别为94%和57%(x2=17.41,P=0.000).垂直组减少了二次穿刺的次数,进而减少了气胸的发生率,两组气胸发生率分别为4%和19%(x2=3.89,P=0.048),尤其在肿块直径≤2 cm组,两组间差异更明显.但垂直穿刺亦有缺点,由于BioPinceTM活检针手柄大且重,在垂直穿刺定位时后,CT扫描再次复核位置时,在胸壁薄、体质瘦弱患者穿刺针会自行向下滑进,增加穿刺风险.斜角度穿刺者,由于重力作用,进针后CT扫描时BioPinceTM活检针自行固定困难,手柄会下垂,导致穿刺角度发生偏移.结论 使用BioPionceTM活检针在CT导向肺肿块的穿刺活检时,尽量选择垂直角度穿刺,一次穿刺取材满意率高,尤其在病灶小且远离胸壁时,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度,因而提高穿刺阳性率,减少手术多次取材及危险性,减少并发症.但对胸壁薄、体质瘦弱患者,要小心穿刺针自行下滑的风险.有必要结合使用针、柄可拆分的活检针,减少针柄的重力影响.
作者:王波;温宗秋;武兴杰;温雅敏;盛展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后延伸连接蛋白40(Cx40)、连接蛋白43(Cx43)和连接蛋白45(Cx45)的表达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关系.方法 采用激光捕获仪精确分离大鼠心脏结后延伸及其房室结、窦房结、浦肯野纤维和右房肌、右室肌.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3种Cx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激光捕获成功分离了结后延伸及其他传导细胞和工作肌细胞.Cx在心脏不同区域表达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又有明显的分布交叉性.结后延伸Cx表达模式与房室结、窦房结较相近,而和浦肯野纤维、工作肌细胞明显不同.在结后延伸,具有细胞高电导特性的Cx43表达量比工作肌显著减少约25倍(P<0.05),比浦肯野纤维减少约18倍(P<0.05);具有更高电导特性的Cx40显著低于浦肯野纤维,大约减少6.8倍(P<0.01);而具有低电导的Cx45比工作肌相对高表达.结论 由于结后延伸相对高表达高阻抗的Cx45,少量表达低阻抗的Cx43和Cx40,使冲动在结后延伸缓慢传导,为房室结折返环路的慢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折返环路不仅涉及致密结,而且还涉及心房和结后延伸,结后延伸、房室结和心房Cx表达水平即电偶联的强度各异,形成了细胞连接处阻抗的不连续,当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形成单向阻滞,导致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欧妍;牛小麟;韩振华;任付先;黄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肾衰养真胶囊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残余肾组织的影响.方法 5/6肾切除,同时予4%酪蛋白饮食,制作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模型,称取体质量,检测血尿素氮、肌酐、白蛋白、血红蛋白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观察营养不良出现时间,符合条件的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组、开同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灌胃4周后应用光学显微镜(包括HE、PAS染色),透射电镜以及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造模组2次术后10周末符合CRF营养不良大鼠模型条件;肾衰养真胶囊可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减轻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白蛋白、血红蛋白:经肾衰养真胶囊治疗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营养不良,可减轻慢性肾衰竭营养不良大鼠肾损伤.
作者:李玉明;魏连波;邓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RP)的方法,比较全血和血浆检测RP的差异.方法 用CD42b-PE单抗标记血浆及全血中的血小板,再用荧光染料噻唑橙(TO)染色网织血小板内RNA.对不同TO浓度及孵育时间下的网织血小板进行测定,确定网织血小板测定的佳TO浓度及孵育时间.对18例样本进行全血与血浆的对比分析.结果 确定TO浓度为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 min时网织血小板结果稳定,并且血浆和全血的检测结果相近.结论 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在TO1∶2稀释、染色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全血和富血小板血浆均适合流式细胞技术常规检测网织血小板.
作者:孙德华;王前;郑磊;裘宇容;易正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验证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移植入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前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方法 免疫荧光定性鉴定体外培养hNPC-TERT的D2受体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方法测定hNPC-TERT细胞表达D2受体数量.实验组兔脊髓内移植3×106 hNPC-TERT,对照组动物脊髓内移植同等数量HeLa细胞,移植后第7天,以11C-raclopride为示踪剂,移植动物活体或处死动物剥离出脊髓进行D2受体PET显像,并行移植段脊髓切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hNPC-TERT在体内的D2受体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和放射受体分析显示体外培养hNPC-TERT细胞表面表达大量D2受体(Bmax=8×104).移植入兔脊髓后,D2受体显像显示移植部位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经ROI半定量分析,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7),离体脊髓PET显像、组织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了活体显像结果.结论 神经前体细胞系hNPC-TERT高表达多巴胺D2受体,并且在移植入体内后仍保持该特性,具有移植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等D2受体缺乏性疾病的潜力.
作者:丁为民;田嘉禾;杨晓华;白金柱;沈丽;张锦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肝星状细胞株LX2中,用腺病毒介导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免疫印记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梯状条带,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以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表达组成性激活的AMPK的腺病毒感染LX2细胞72 h,AMPK过表达.过表达AMPK的LX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有凋亡的亚二倍体峰出现;DNA断裂出现梯状条带,casepase-3被激活,Bcl-2在LX2中是低表达的,而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腺病毒介导AMPK的过表达可以诱导LX2细胞发生凋亡,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作者:张婧;谭丽;林骏;徐爱民;罗深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新型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的体内生物学分布,探讨11C-蛋氨酸的临床显像方法及其在脑肿瘤显像中的应用.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按每组4只分为6组,分别由尾静脉注入11C-蛋氨酸,在5、10、20、30、40 min时断头放血处死,采集血液,摘取肝、脑、心、肺、肾、脾等脏器测定放射性计数,测定11C-蛋氨酸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对健康志愿者和病理证实胶质瘤患者进行PET脑显像.结果与结论 11C-MET在脑肿瘤内有较长的滞留时间,11C-蛋氨酸有较高的肿瘤/脑比值,是理想的脑肿瘤显像剂;11C-蛋氨酸还能实现脑垂体的显像.
作者:陈立光;周美娟;唐安戊;王淑侠;何山震;丁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东芝超声软件TDI-Q用于定评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远期左心室短轴节段心肌径向应变和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20例,治疗组:前降支病变18例和前降支合并左回旋支病变1例,测量左室短轴观乳头肌水平左室前间隔(AIVS)和后壁(LVPW)收缩期室壁增厚率、应变、应变率,对室壁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LVPW增厚率、应变、应变率高于AS,心内膜下层明显高于心外膜下层(P<0.05);治疗组AIVS增厚率、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应变率及心外膜下心肌应变、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法较室壁增厚率更敏感,可定量分析左室短轴观节段各层心肌的运动状态,对评估冠状动脉置入术后远期疗效有一定价值.
作者:叶艺;赵宝珍;金超;曾晓凡;贾庆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终止妊娠前不做胎肺成熟度的测定是否会增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方法 43例GDM孕妇于妊娠36~39周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羊水振荡试验,在确定胎儿肺成熟后终止妊娠.40例孕龄准确的妊娠36周后的GDM孕妇作为对照组,在终止妊娠前不行羊膜腔穿刺术,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胎儿体质量、胎盘重量、剖宫产率等妊娠结局指标无差别,两组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无差别.结论 孕龄准确的GDM孕妇妊娠36周后在择期终止妊娠前不需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做胎儿肺成熟度的测定.
作者:王子莲;詹雁峰;周袆;陈海天;梁莹莹;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将人胎肝于细胞脾内移植2/3肝切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其在受体小鼠内定植、迁移及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①以临床上自然流产废弃的孕期16~24周健康胎肝为供体,分离纯化胎肝干细胞,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②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到2/3肝切除的SCID小鼠.③免疫组化检测15、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和肝脏的人Hepatocyte、α1-AT、AFP的定位和表达.PAS染色检测受体小鼠各时间点脾脏组织糖原表达.④RT-PCR检测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AFP和白蛋白(Alb)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镜下观察分离细胞体积较小、约为肝细胞的1/6~1/3,核与浆比例大,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不发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分别显示分离的人胎肝干细胞表达AFP、Thy-1、C-kit和CD34、CK19.②各时间点免疫组化均可检测到肝干细胞移植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人Hepatocyte、α1-AT和AFP阳性表达.PAS染色显示各时间点受体小鼠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糖原表达.③人胎肝干细胞移植后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表达人AFP和Alb基因.结论 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可在异体内存活、定植并向受体受损肝脏迁移,在受体内增殖和定向分化为肝细胞.
作者:周高速;刘思德;张振书;张明军;李旭;王亚东;何敬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携带Ⅰ类整合予及其基因盒的情况.方法 收集铜绿假单胞菌68临床株,进行金属酶IMP-1、VIM基因的PCR检测,选取阳性株再作第Ⅰ类整合酶基因的PCR检测,然后选取整合酶基因阳性株进行Ⅰ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PCR检测.结果 PCR检测出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的1株同时含有IMP-1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盒;55株含有VIM基因,其中26株含有Ⅰ类整合酶基因,在这26株中只有18株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根据电泳条带可分为5种类别.结论 首次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产IMP-1并同时带有Ⅰ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在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中分布广泛,基因盒携带率为69.2%,对细菌的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曦;杜宝中;范红;陶传敏;刘梅;张磊;谢轶;贾文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南方医院肾内科符合条件的13例IgA肾病患者接受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16、20、24周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并进行评价.结果 与加用来氟米特前比,联合治疗后,1、3、6个月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P<0.001),血清白蛋白均有升高(P<0.001),血肌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轻,病人耐受性良好.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方案可以作为治疗难治性IgA肾病的选择之一,且安全、有效.
作者:荣乐;刘郑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维生素E的影响.方法 [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人法测定细胞DNA合成率,锥虫蓝染色计数细胞数量,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结果 (1)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MC的DNA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增殖和ROS水平升高;尽管半胱氨酸诱导VSM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对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影响.(2)过氧化氢酶抑制同型半胱氨酸介导的VSMC内ROS升高,而对VSMC增殖无影响.(3)α-生育酚、β-生育酚均可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VSNC内ROS水平升高,但是只有α-生育酚显著抑制VSMC增殖.结论 ROS升高不是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的原因之一.维生素E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可能与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而与它的抗氧化性无关.
作者:邹彤;刘楠;李树德;苏永春;满勇;陆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在克隆P21相关激酶6(PAK6)全长cDNA的基础上,进一步克隆PAK6-N端基因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基因产物并进行多克隆抗体制备,为研究PAK6与疾病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研究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人全长PAK6 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以人前列腺癌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PAK6全长cDNA.在此基础上,以PAK6全长cDNA为模板克隆PAK6-N端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EcoRI/XhoI双酶切鉴定后,进行DAN序列测定.GST-PAK6-N融合蛋白在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表达.利用G1utothione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用纯化的GST-PAK6-N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纯化的抗PAK6多克隆抗体在3例前列腺癌病人标本中进行了免疫组化表达的初步研究.结果 成功克隆了PAK6全长cDNA和PAK6-N端基因片断,在E.coli中表达了PAK6-NT,纯化了GST-PAK6-N融合蛋白,并制备了PAK6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3例前列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全部表现为间质阳性,PAK6在前列腺癌间质中呈现表达,而前列腺癌细胞则不染色.结论 首次克隆了PAK6全长cDNA和PAK6-N端基因片断并成功制备了PAK6特异性抗体,为深入探讨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初步揭示PAK6在前列腺癌的表达
作者:韩宇晶;安政雯;杨金星;李俊;罗荣城;张宏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报告支原体(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比较六种抗菌药的体内耐药率的差别,并初步探讨支原体体内耐药的机制.方法 选定支原体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菌药单种给药常规治疗.根据应用抗菌药的不同相应分为六个治疗组(红霉素组,氧氟沙星组,四环素组,美满霉素组,克拉霉素组,阿齐霉素组),共445例.全部病人治疗后复查并观察记录疗效.结果 6个治疗组共存在支原体体内耐药48例.对六种抗菌药均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病例,但可以认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高,而阿齐霉素,克拉霉素体内耐药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支原体同某些细菌一样存在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体内耐药现象.不同个体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差异及抗菌药诱导作用可能是体内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朱长太;姚余有;盛敏玲;濮跃晨;夏红灯;刑凌生;卫广英;赵卫东;高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市健康体检者不同年龄段血脂变化规律及不同性别间血脂的差异.方法 检测对象全部为我市各单位在职及退休职工,用酶法测定甘油三脂(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23~70岁之间各年龄段,随着年龄增加,TG、TC、HDL-C及LDL-C值异常者比例增高,血脂异常者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70岁后,两者异常比例开始下降,本组受检人群,不同性别TG、TC、HDL-C及LDL-C检测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血脂检测纳入体检范围内,对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及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沈友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自体回输血配合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从2001年2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输机,32例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瘤体大小12 cm×15cm~18 cm×40 cm.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全组32例均完整切除瘤体并痊愈出院,其中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 ml;4例术中输外源性同型血400~800 ml;其余27例术中未输外源性同型血.术中有8例仅采用Pringle法切肝,其余24例用全肝血流阻断法,阻断时间5~30 min,平均16 min.结论 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紧贴重要血管的肝巨大血管瘤包膜外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明皓;严律南;王树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学习、就业压力、考研竞争、抑郁倾向,交际恐慌、上网成瘾、睡眠障碍、攀比心理和物质缺乏、家庭不和造成的自闭、悲观等问题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群体性活动、积极开展科学的心理支持和救助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其危害性.
作者:王乐然;陈立明;罗仁;王松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台环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作者:张玉新;吴良平;周宏锋;邓鉴文;谢正勇;丁洪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