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田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胺碘酮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罗帕酮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药物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2h、用药后24h心室率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下降,用药前与用药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给予临床治疗,获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腰痛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腰椎骨质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腰椎的骨质增生是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骨质增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西医、西药对腰椎骨质增生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治疗这类疾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我院老中医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了腰痛康口服液,在我院用于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症状,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它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的盲目增长,对我国的人口问题与发展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进行了部分的调整,而随着计划生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首先对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盛军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实施胃肠减压,胃管注入硫酸镁等整体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治愈4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卢秀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术中不同方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的预防方法对甲状腺患者喉返神经损伤作用的状况,找出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对553例采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分为手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小组和显露喉返神经小组。找出不同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的功效。结果:不显露喉返神经小组的患者损伤为0.74%,显露喉返神经小组损伤为3.14%。结论:合理的手术方法,在手术过程中显露喉返神经以及在手术之前进行详细检查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状况。

    作者:戴世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ECOPD患者痰真菌生长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研究痰真菌生长的临床特点、意义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及治疗AE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痰真菌培养结果阳性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x2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AECOP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49例病人中43例好转(87.8%),6例因感染较重,加之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感染不能控制而死亡。结论:抗真菌治疗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减少诱发因素,可有效的治疗真菌感染。

    作者:冯宪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水车站水质对旅客列车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旅客列车车厢水的检测,并结合对旅客列车途径上水车站水源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到旅客列车用水硝酸盐超标的因素。方法:对36件硝酸盐超标的旅客列车车厢水进行复查,并对上水车站水栓、给水所水源地及净水厂水源地水质进行跟踪监测。结论:污染源自砂土层或车厢二次供水消毒不及时。建议:在没有现行旅客列车水箱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应按生活饮用水的国家标准进行监测检验,并以此作为旅客列车用水安全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调整客车上水站;定期清洗列车水箱,缩短车箱水水质存储时间。

    作者:宋丽娟;王文韬;赵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戒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戒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情况分为不吸烟组(32例)、戒烟组(31例)与未戒烟组(30例),不吸烟组与未戒烟组给予常规护理,戒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戒烟护理,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不吸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戒烟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7%;未戒烟组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吸烟组与戒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戒烟组。(2)吸烟组与戒烟组的溃疡复发率以及HP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未戒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吸烟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要明显优于吸烟的患者,因此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开展戒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任娟;陈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软件使用率较低、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较差、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医院对运用护理信息系统不给予重视等因素,严重影响护理信息信息化建设,阻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发展,由于把护理工作站点当成医生信息的处理站点,不但降低使用效率,还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增加护理工作量。结论: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只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护理信息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力度培养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助于护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消除阻碍护理信息化建设障碍,有利于保证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景雪霏;杨爽;郭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每组各有患者46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接受0.5-1.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的平均时间为0.45年。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够增强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改善血运,促进骨痂生长、恢复,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陈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腹部超声检测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的113例疑似异位妊娠病人中,诊断为异位妊娠的97例(85.8%),漏诊24例(21.2%),误诊2例(1.8%),其中1例为炎症包块,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陈旧性异位妊娠,另1例为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异位妊娠。证实的97例中,输卵管妊娠62例(63.9%),其中壶腹部为45例(72.6%),间质部3例(4.8%),峡部9例(14.5%),伞部5例(8.1%);宫角妊娠11例(11.3%);宫颈妊娠14例(14.4%);卵巢妊娠3例(3.1%);残角子宫妊娠7例(7.2%)。结论: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异位妊娠,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

    “新生儿期”是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娩出到外界生活的适应期,由于这段时期新生儿的身体各个脏器功能尚未成熟,易出现一些问题,因而新生儿护理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应细心、科学、合理。

    作者:朴美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检测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过程中对高蛋白,高脂类食物的普及引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等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脂分析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的防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然而,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医生应了解病人取血时的基本情况,考虑分析前变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这样对血脂测定结果分析才有临床意义。为了是上述疾病体腔得到预防和治疗,下面就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及血脂检测是应注意的事项做以简要论述。

    作者:尕桑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0-2013年10月7369例手术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无一例手术错误发生。结论:将手术安全核查表应用到手术流程中,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增加了患者的安全系数,有效控制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确保手术的安全。

    作者:薛燕;皮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针刀治疗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盲穿组采用传统小针刀疗法,引导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采用 VA S疼痛评分临床症状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引导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盲穿组(P<0.05)比较临床疗效在,引导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引导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肩周炎均有较好疗效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疗法效果更显著。

    作者:郭敏;胡瑶;蒋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期随访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住院治疗的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随访2年,对其中可能是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0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随访2年。对性别、家族史、生产史、喂养史、过敏史、丙种球蛋白、益生菌应用史、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被动吸烟可能是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患儿中共有48例发展为哮喘,发生率为2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儿与非哮喘患儿在家族史、喂养方式、丙种球蛋白使用、肠道益生菌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过敏体质、被动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家族史、过敏体质及被动吸烟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风险因素。6个月内母乳喂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早期使用益生菌、使用丙种球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家族史、个人过敏体质,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被动吸烟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展为哮喘的风险因素,临床上给予母乳喂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使用益生菌及丙种球蛋白可减少哮喘的发生。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感染科护士的培训体会

    目的:激发护士的职业自豪感,提高护士的素质。方法:积极引导、专科培训、应急演练、ICU培训、品管圈活动。效果:护士的素质显著提高,职业自豪感和团队的凝聚力明显增强。

    作者:贺英华;石宗菊;郑爱华;石茜;冯钰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手术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60岁)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以提高对老年急性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将老年急性腹膜炎150例的发病情况、并发症、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诊断、手术治疗和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有全身慢性疾病126例(84%),均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治愈出院137例(91.33%),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15.33%);因其他疾病转内科继续治疗7(4.67%)例;自动出院及死亡6例(8.67%)。结论:重视老年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时合理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急性腹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柳宽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68例骨科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坚持吃药、规范锻炼、配合护理等康复功能锻炼方面依从性(90.3%、87.31%、83.58%)、日常生活能力(63.65±16.24)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康复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ICU医院感染

    目的: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方法:制定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床旁调查,根据依从性制定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干预,ICU 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46.6%提高到69.8%,医院感染率从18.8%降低到10.7%。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由23.9%下降到后2.6%。结论: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是直接、有效、经济的控制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各项相关因素无统计学差异180例正常初产孕妇,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产前、产后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顺产率92.22%显著高于76.67%(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120min人数、产后出血人数、新生儿呼吸窘迫人数, 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产后的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初产妇正常分娩成功率。

    作者:卢云;任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