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琼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施心理护理,试验组81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愈52例,治愈率69.3%%,试验组治愈72例,治愈率88.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杨胜琴;王仕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治疗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SCr、BUN、UAE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静脉滴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衰、寒冷损伤综合症等多种新生儿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静脉穿刺局部常出现皮肤苍白,甚至坏死等缺氧缺血样改变。有的还因此而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尤其是新生儿【1】。我科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静脉使用多巴胺的80例新生儿患者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无一例发生坏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要求药物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现显著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好,对不具有手术指征且要求药物治疗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52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结果:2例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3例患者术后出现了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均无异常。经过手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很快好转治愈康复出院,52例患者手术成功。结论: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操作风险,易引起并发症,需要医师、护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对患者进行耐心的讲解,细致的观察和优质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施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采用不同时辰与不同频数进行三伏穴位贴敷,探讨辨证取穴择时三伏贴敷疗法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三伏贴巳时组、三伏贴酉时组、隔日贴巳时组,隔日贴酉时组、正常贴敷组、西药对照组。干预2年后对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频次、中医证候群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各组哮喘患儿各项指标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伏贴巳时组、三伏贴酉时组、间隔日贴巳时组、间隔日贴酉时组与正常贴敷组、西药对照组哮喘患儿哮喘的各项指标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伏贴巳时组、三伏贴酉时组与间隔日贴巳时组、间隔日贴酉时组各项指标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辨证取穴择时三伏贴敷可减少哮喘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达到防治哮喘发作的目的;辨证取穴择时三伏贴各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正常贴敷组和西药对照组,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伟伟;王宇宁;王学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医学事业也获得了巨大的飞跃,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医学领域中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检验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范围不断扩大,临床医学的检验在整个医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因此,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疗的效果,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作者:黄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各主要阶段所产生的业务、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分析、传输及交换,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及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是妇幼保健机构对其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追踪管理和开展优质服务的基础,是妇幼保健机构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作者:周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和能量合剂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TB、SDB和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作者:苏高翔;黄国森;吴兆怀;庞娟;蔡伟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我部大型军事活动逐年增加,其特点是演习规模大、时间长;参会人员多、层次高;进驻地方宾馆,点多、面广。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应用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综合保障措施,多次圆满地完成了重大活动的食品卫生保障任务。现将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和志强;刘桂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雅图量表应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对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其进行疗效评价的情况。方法:分析西雅图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收集冠心病患者130例,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用西雅图量表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此量表跨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分半信度好;克朗巴赫系数表明量表内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结构效度,说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反应度较好。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分别经西雅图量表评价治疗前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量表用于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均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作者:李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总结1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清官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及药物治疗的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11例患者均保留子宫,治愈出院。
作者:曹歆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病情相匹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养血清脑颗粒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结果:治疗后ADL量表测定、听觉P300测试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康复。
作者:朱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在院前急救中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使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观察组为院前溶栓救治组,对照组为院内溶栓救治组,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梗死冠脉再通率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能减少并发症,从而减少住院天数。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运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林福珍;钱晓峰;蒋金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4例,用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18例痊愈,5例好转,1例无效(中毒时间长,且不配合治疗),有效率为95.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吕会平;王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丹参对冠脉供血不足治疗的调查,来了解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氧化活性。方法:将我市中心医院104例患有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5%葡萄糖250毫升,每日一次静点,持续三周,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心电图方面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能扩张冠脉,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能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改善心脏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的能力。
作者:付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段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对策,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经验。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病人,平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A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C组患者在A、B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和健康教育,三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对三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A组患者的好转率为52.0%,有4例发生死亡;B组患者的好转率为68.0%,只有1例患者死亡;C 组患者好转率为88.0%,无死亡病例。结论:通过调查发现合理护理方法加上正确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疾病的控制及好转,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有利于患者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者:肖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费用,进而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刘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行不同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
作者:罗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