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志
医院骨科通过实施以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的发生率。目的:探讨以管理方式降低骨科压疮发生率。方法:以传统意义上的责任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控为骨干,辅以重点人员及关键时节管理和病案分析研究的管理体系。结果:采用以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后,骨科压疮发生率下降了59.6%。结论: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发生。
作者:张远琴;尹琴;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以及两者的优点及区别。方法:对80例经临床明确要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40例。分别进行全髋置换术治疗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全髋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病人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在80例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中,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治疗效果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8)。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实验组研究对象在Ganland和Werley评分(缺陷失分)均好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全髋置换术的治疗方式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治疗效果会更好些。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达到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手术痛苦。
作者:郑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和糖尿病后遗症的关系。方法:测定127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等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显著,其多项指标与健康人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测定,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袁支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致不全流产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本站行药物流产266例中117例不全流产出血量超过100毫升,根据造成大出血的原因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做好药物流产大出血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117例药流致大出血以疤痕子宫、孕囊较大造成不全流产影响子宫收缩是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站药流妇女一旦出现大出血,就立即采取清宫术止血,疗效满意。结论: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应急能力,密切观察药物流产妇女,严格遵守用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确保药物流产妇女的生命安全,对药物流产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张桂芳;张倩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究卡托普利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中的效果分析。方法:从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对患者采用口服卡托普利治疗,将治疗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率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数值下降幅度较大,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缓解。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用此药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整个治疗过程中有3例轻微胃肠不适、1例恶心头晕、1例咳嗽、2例口渴,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后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减少药量,不良反应消失。结论: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有效性,效果显著,提高了总有效率,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首选药物,并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姜凤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5例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其所在部位、数量。结果:105例患儿均于腹腔内探及数个大小不等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长径与短径之比≥2。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消失,93例复查淋巴结测值缩小或数目减少。结论: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美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6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1年”于2011.05.07入院,入院后查体:二尖瓣面容,心律绝对不齐、率78次/分、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既往房颤病史6年,脑出血病史2年。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增厚、粘连、钙化,开口1.1cm2,三尖瓣中量反流,左房增大62mm”,心电图示房颤心律。于2011.05.12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并于术中结扎左心耳。术后3个月内,口服国产华法林1.25mg-2.5mg抗凝,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0。考虑既往脑出血病史,且为老年人,置换为生物瓣,于术后3个月开始降低华法林用量,维持INR1.5-1.7,随访至今,患者无全身各组织、器官栓塞症状;定期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左心房血栓,心功能维持在Ⅱ级。
作者:董文涛;滕和志;王小康;程翔;郭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早婚主要指的是青少年没有达到法定婚龄变结成夫妻的一种行为。此种行为与我国《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严重不符,因此产生较大的危害。对此本文针对农村早婚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的危害性以及具体的解决对策加以分析。
作者:宋启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干部病房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干部病房连续3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致病菌分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干部病房连续3年共收治患者3430例,发生院内感染293例,感染率为8.5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0%。患者的年龄、无意识、住院时间长、吸痰、导尿、气管切开插管,和其他侵入性操作等,是医院获得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为23.7%。结论:干部病房住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住院患者感染水平,侵入性的操作和严重的基础疾病,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1]
作者:姜燕;高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雅图量表应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对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其进行疗效评价的情况。方法:分析西雅图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收集冠心病患者130例,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用西雅图量表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此量表跨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分半信度好;克朗巴赫系数表明量表内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结构效度,说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反应度较好。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分别经西雅图量表评价治疗前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量表用于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均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作者:李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手术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寻求职业暴露发生规律,促始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防护观念;建立正确的的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和监测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方法:对医院外科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为期2年的监测,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监测周期内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2012年65人次;护士发生率高占61.9%,其次为医师占30.16%;2013年53人次护士发生率占62.26%;医师占30.18%;职业暴露类型主要以锐器伤为主;锐器伤以操作后未及时正确处置锐器导致的损伤、手术操作中的锐器伤和治疗过程中患者躁动发生率高;经追踪随访,无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结论:广泛地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监测系统、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和干预,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作者:潘国莲;翟秀芳;王红梅;陈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和能量合剂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STB、SDB和临床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配合清肝利胆降酶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作者:苏高翔;黄国森;吴兆怀;庞娟;蔡伟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我科近一年间83名确诊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为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治愈达94.9%,好转率为5.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贺春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和胃消痞汤口服,对照组50例,以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和胃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马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完善的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在基层县级医院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随机在我院内科系统抽取对照组科室及观察组科室,观察组科室采用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组科室常规管理,对比2组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科室在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科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工专业技能及工作热情,可为临床优质护理管理评价的量化方法。
作者:李俊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病灶病变均达到完全切除,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经予去甲肾上腺素,APC和钛夹治疗止血。结论:医护的良好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46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病患总有效率为82.2%,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病患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病患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住院天数和费用,进而减少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刘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做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68.8%,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 IL-4、INF-y的影响。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咀嚼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水平。结果:治疗2周、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水平均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的肺功能、T细胞亚群和免疫因子IL-4、INF-y均有明显的影响,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综合状态。
作者:张敏;王玲玲;邬占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的营养状况,并了解影响疾病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就124例慢性迁延性腹泻病儿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婴幼儿进行比较,对患儿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儿每天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蛋白质和热量的不足,钙、铁、锌及维生素A、C、D、B族摄入均不足,病儿生长迟缓、体重过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均是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因素可减少慢性迁延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