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宇;杜薇薇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60),并且干预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6/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符立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就诊病人,一般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疾病对病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很大,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但研究分析一下常见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如果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可以遏制无痛性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燕;王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及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BPH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我科2011.1-2013.12重度BPH患者67例,分别予PKEP、PKRP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腺体量、远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大尿流率、残留尿量(RUV)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BPH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PKRP在IPSS、生活质量、残留尿量、大尿流率的改善方面从远期结果观察而言与PKEP并无明显差异,但PKEP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PKRP,且切除腺体量明显高于PKRP。结论:PKEP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老干部群体日益庞大,其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当前老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老干部管理部门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老干部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服务好老干部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陈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泉州本草》记载:穿心莲其“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善清热解毒,消炎退热”。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是从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磺化引入亲水性基团后制成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作用。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所致的发热有解热作用;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能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症渗出物;抗菌消炎;护肝利胆;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在治疗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喜炎平注射液的儿科临床应用进展,为更好地研究利用该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确认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合于利咽解毒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检验。对3个批次的利咽解毒颗粒进行了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为平皿法。结果:各组实验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利咽解毒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计数方法可采用平皿法。
作者:刘环宇;梁彦杰;高永宾;靳焕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有效、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段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对照组(应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与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每组各有患者46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接受0.5-1.5年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的平均时间为0.45年。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够增强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改善血运,促进骨痂生长、恢复,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陈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地西泮对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受术者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无手术禁忌证正常早孕妇女600例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丙泊酚联合地西泮10㎎静脉注射,丙泊酚用量根据体重2㎎/㎏,对照组仅用地西泮,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宫颈扩张度、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自然扩张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验组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可靠,对受术者无不良影响,是安全可靠方便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张淑霞;王玉珍;李桂云;苏桂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钙尔奇D+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79.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阿仑膦酸钠+钙尔奇D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提高骨密度,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李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西医治疗,必要时吸氧,观察组加用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和体征(咳嗽、咳痰、喘息、肺部罗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有效的。
作者:董平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1例Wiskot-Aldrich 综合征实例结合文献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用PCR方法测定WAS蛋白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具有典型的WAS表型,存在WASP基因外显子核苷酸突变。结论:儿童Wiskott-Aldrich 综合征非常罕见,根据临床特征和基因测定可以确定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惟一根治性办法。
作者:高海丽;赵丽颖;刘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工作中,对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将结果与既往记载的病房护理质量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传统护理质量,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引入病房护理工作中,病房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状况均有明显提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实施前病房护理平均满意度为82.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后护理满意度达96.0%,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病房护理中可以切实提升病房护理质量,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的四肢骨折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告知在疼痛发作时服用止痛药物,而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综合疼痛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然后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疼痛护理的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作者:周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成功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3年7月,我县残联协会组织了40名贫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我院眼科进行复明术;结果:经过手术室、眼科专科护士的精心护理,40例手术均成功,其中一例因为高血压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术后2月,导致视力下降,其39例视力恢复理想;结论:手术中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王风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化疗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细胞毒性使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产生了抑制作用。而护理人员作为化疗药物使用的一线人员,健康问题尤为担忧。化疗药物不但使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同时进行护理操作的护士也暴露于职业危险中。所以护士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增强职业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降低职业危害性,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作者:施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可发生于妊娠各个时期,由于受妊娠的影响,炎症易扩散,发生阑尾穿孔和腹膜炎。此时,母婴的死亡率增加,穿孔的阑尾炎胎儿的丢失率为20%[1]。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处理,将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25例,均采取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应用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失衡综合征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长血液透析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透析失衡综合症情况。结果:研究组透析失衡综合征总发生率为8.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44%,同时研究组相同时间段HAMD评分即入院时、护理干预1周、护理干预1个月、护理干预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衡综合症具有重要抑制作用,为长期血透患者提供有效保护屏障。
作者:富俊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插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60例ASAI-II级患者分为两组,麻酸诱导前4min,观察组(I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BaxterAS40A型向量泵持续静脉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μg/(kg.min)。对照组(II组)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min),诱导时改为200μg/(kg.min)。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驰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持管后10min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L、ECG、HR、SBP、DBP、RPP,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ISBP、HR、RPP在气管插管后的全过程变小。结论:瑞芬太尼静注能够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作者:于泉军;陈方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早期足月新生儿护理要点,为早期新生儿提供身心全面的整体护理。方法:对160例早期足月新生儿进行护理,加强对母婴育儿指导。结果:160例早期新生儿住院期间生长发育良好,无患病。
作者:刘志霞;丁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