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静;陈晓玲;姜贤政;郑虹英;王春花;范俊强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管理实践,探索满足社区居民健康需求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建立社区护理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有限护理人力资源,建设护理人员队伍,培养护理人才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形成了稳定的业务骨干队伍.结论:社区护理管理实践促进了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及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赵静;刘秀梅;宫彦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介绍国外ICU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与培养模式,分析和总结国内外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和培养模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ICU资格认证制度和培养模式,规范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寻求佳的培养模式.健全临床师资培训制度,明确专科护士的职责和待遇,将是我国ICU专科护士今后研究和实践的方向.
作者:魏建民;杨杰;薛婧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老年健康问题引起了空前的关注.跌倒及其相关问题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跌倒可引发或加重老年人原有疾病,引起心理创伤,降低其灵活性和独立性,进而减少自主活动,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为科学、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张景兰;陈宏;王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评价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医生、护士、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与评价及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结果:医、护、患三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较高,对优质护理服务相关问题的看法表现在关于无陪管理、由护士承担基础生活护理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因素评价大体一致,其中,护士认知不够,护理人力不足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在收费与护士付出不符条目上,医生、护士、患者评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得到绝大部分医、护、患三者的认同与肯定,但要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落实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各种影响与阻碍优质护理服务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肖晓玲;张东华;胡秋秋;高建智;吴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模式在产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方法将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拟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4例运用模拟教学模式进行产前教育,对照组96例沿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孕妇的知识掌握情况及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保健知识测试平均分高,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教学模式能激发孕妇主动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孕妇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利于母婴健康及提高孕妇学校办学质量.
作者:赖荣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是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每位责任护士在护理病人时要知道“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这样做?”,为此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护理查房是一种能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评估护理工作的手段,而临床实践中,三级护理查房更是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三级查房,运用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相关知识,可对病人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1].
作者:韩修英;苏全志;李霞;胡丽霞;刘堂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个体的重要支持者.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与其有着共同文化、信仰、生活方式的其他成员生活在一起.个体健康行为的建立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儿童,家庭对儿童的健康起着正性和负性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促进家庭对儿童健康的正性作用是护理人员重要的职责.
作者: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张臻;于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等级医院评审无疑是各地、各级、各类医院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护理管理者普遍关注的焦点.本刊编辑部围绕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相关问题,对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评审评价项目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进行了采访.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对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导者岗位培训现状进行了文献回顾和分析,为我国开展规范化、系统化、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领导者管理能力岗位培训提出建议,指出转变观念、加大投入,规范培训内容及形式,开展临床护理领导者培训和资格认证,重视高等护理教育中的管理实践是提高我国临床护理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晓辉;单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常用的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在美国、我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分别有93.6%[1]、90%[2]和95%[3]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尽管它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并且透析技术在不断提高,但是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依然不够理想[4-5].研究指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5 ~ 10年及10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低于10%和2%,生活质量低于肾移植、癌症和白血病患者[6-7].
作者:李慧;李慧;姜亚芳;朱宏伟;夏京华;石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工作环境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离职及流失等密切相关,对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结局都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医院和病区的护理工作环境应引起管理者的充分重视.本文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内涵、研究发展过程及构成要素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陈竞萌;尤黎明;郑晶;刘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从护理人员的编制、结构、使用方面探讨儿科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分析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产生的不良影响,阐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护理部主任及护士长在护理人员合理配置中扮演的角色与任务,以促进各级管理人员及社会对儿科护理发展的关注.
作者:郑显兰;郭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工作的发展,女护士一统天下的格局将被打破,有更多的男性加入到护理职业的队伍中来,他们凭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优势,在手术室、ICU、急诊科等部门受到重视[1].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手术配合,手术室护士需要更主动地融入到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以及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去.男护士进入手术室,使手术室护理团队工作效率更高,手术患者需求得到更大满足,科室更具有生命力及活力,手术室护士队伍结构更科学、合理.
作者:吴珺;段立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建立心理健康护理虚拟学组,明确学组职责,建立标准化的评估、干预体系,开展专业培训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通过学组的建设,提高了学组成员的心理护理技能,优化了护士的职业心态,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促进了心理健康护理的规范化发展.
作者:吕红利;孙琳;达建平;胡林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30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以下简称“重点联系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制调查表对30家重点联系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3.67%,非护理岗位占3.46%,病房床护比为1∶0.44,基本达到部颁标准(50%、1∶0.40),监护室床护比为1∶1.73,低于部颁标准(1∶2.5~ 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实际开放床护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护士结构中,学历以大专及其以上为主(84.38%),职称以初级为主(83.66%),工作年限以5年以内为主(51.79%),年龄以20 ~ 29岁为主(61.66%).护士长以中级职称、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年龄30 ~ 49岁占多数.护理部主任以高级职称、本科学历、年龄40 ~ 50岁、任职年限5年以内占多数.护士流失率在5%以内的有22家(73.33%),流失率为6% ~ 10%的有7家(23.33%).结论:重点联系医院病房护士配置数量基本达标,监护室配置护士不足.护士队伍以学历高、职称低、年龄轻、工作年限短、编制外占多数为主要特征.
作者:刘玉馥;褚玲玲;王世纯;黄易;赵维仕;朱京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压疮规范化管理方法,提高压疮预防、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成立中医专项小组,明确管理理念,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专项知识培训,对压疮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发挥中医药和湿性伤口护理理念相结合的优势.结果:中医专项小组成立4年来,共收治压疮患者82例,治愈78例,显效4例,治愈率为95.12%,总有效率100%;积累病例资料80多份,图片资料160多张;发表论文4篇.结论:中医专项小组为临床提供了压疮管理、预防、治疗和护理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有效提高了压疮治愈率.
作者:韦月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关注儿童健康就是关注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儿科护理包括0~18岁年龄阶段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这个年龄段涵盖了人生几个快速生长及发育的阶段,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些变化正是儿科医疗与护理的重点.
作者:徐丽华;赵婷婷;唐珊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调查精神病医院及综合医院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评估量表对广州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种不同医院护士的歧视精神病患者量表总分和能力维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病医院护士的隔离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而危险维度评分显著低于综合医院护士(P<0.001).对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为护士的年龄、性别、是否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程度.结论:虽然两组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总评分及能力维度歧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社会交往方面对患者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严重,在对患者危险趋向评价方面的歧视态度比综合医院护士轻.男性、参加过精神/心理知识讲座、与患者生活联系紧密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程度较轻;年龄越大的护士对患者的歧视越严重.
作者:周英;李亚洁;林建葵;黄美凌;关丽婵;陆新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应用主题式学习结合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进行专项培训,探讨其在提高护士危重急救相关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应用基于主题学习的案例导入式教学对30名不同科室的护士进行危重急救专项培训.培训前后,采用危重急救相关知识理论测试和临床护理能力自我评价表进行相关知识和能力评价,对每个小组的案例分析汇报进行小组作业评价,培训结束后进行课程教学评价.结果:经过结合案例导人的主题式学习培训,护士的相关理论测试总分和能力自我评价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组作业总均分为(86.65±6.42)分,达到优良水平.结论:基于主题学习的案例导入式教学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学目标,是一种较理想的在职培训方法.
作者:刘林;许勤;王蓉;林征;顾则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儿科门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所医院的130名儿科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科门诊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14±0.36,为中等水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福利制度,提高合同制护士的专业价值感,提高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壮大并稳定高学历护理人才队伍.
作者:于静静;陈晓玲;姜贤政;郑虹英;王春花;范俊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