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素霞;何文静;杨雯;鲁月琴;蒙好好
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护士沟通技巧不足、就医环境嘈杂、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护士职业倦怠、人力资源不足等,急诊科护理人员应重视与患者进行沟通,工作中善于运用语言技巧,合理运用非语言技巧,管理者可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沟通技巧培训,改善就医环境,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等,提高急诊科护患沟通效果.
作者:昌子艳;刘红;戴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功能以及新时期护理管理的需求状况,探讨借助信息化手段使护理管理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的方法,为开发护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思路.护理管理需要信息决策支持;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基于护理管理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作者:魏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用冰箱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冰箱管理质量.方法:自行拟定调查内容,对全院24个单元共计33台冰箱进行现场调查.结果:8台冰箱有专人管理;12台冰箱定期除霜;3台冰箱定期消毒;9台冰箱内药品为标识化管理;6台冰箱内药品分类放置;4台冰箱有正常运作记录;13台冰箱内存放有不需冷藏的药品;10台冰箱内有私人物品.结论:我院医用冰箱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今后应加强对医用冰箱管理的重视,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冰箱内物品实行标识化管理,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督查,从而提高医用冰箱的管理质量.
作者:王春玲;常新荣;孙永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使用及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医院使用过便携式血糖仪的26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便携式血糖仪的选择、操作及管理现状,以及临床护士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培训方面均有问题存在.结论:应加强对便携式血糖仪的安全管理及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作者:郭风艳;杨雪梅;张纪平;李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职业生涯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生涯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工作的历程,主要指专业发展过程,是个体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就职到后退出职业劳动的完整职业发展过程[1].护士职业生涯是护理人员在从事的护理专业领域内的行为历程[2].如果护理管理者能大限度地协助护士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给护士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则可以增强护士对工作压力的适应,减少离职率.本文就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我国护理领域的实际情况,对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进行介绍.
作者:屠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内镜技术及微创革新技术带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发展迅速[1],因而对内镜专科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亦随之不断提高.内镜专科护士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内镜器械操作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内镜医师完成患者诊疗工作.内镜下治疗术中,内镜专科护士需与内镜医师进行一对一的配合,并对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内镜专科护士是现阶段内镜护理专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马久红;吕农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梳理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的基础上,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采用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问卷及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评价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知识得分由培训前的(55.96±7.67)分提高到了培训后的(66.35±5.33)分,在评估、查对、无菌原则、输液工具选择、穿刺技术、通路维护、输液观察及记录、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职业防护9个风险环节的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6%的护士对培训课程总体表示满意,97%以上护士认为培训可以增强静脉输液的风险意识.结论: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风险管理的知识水平,增强风险意识.
作者:贾丽苹;赵爱平;仇晓霞;袁晓玲;杨艳;杨丽;陈敏;许美;范颖;黄素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问卷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1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6.39±9.95)分.78.57%的患者存在中度及其以上的自我感受负担.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接受照护的时间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接受照护的时间是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欢;吴庆文;尹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改进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适应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入职的75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1年入职的78名新护士为实验组,采用院-科-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同事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患者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新护士对岗前培训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一科一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时期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金凤;邱红;刘兰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改善医院环境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探索医院保洁社会化后保洁管理的新方法,由护理部与保洁公司共同管理,护理部对保洁员进行动态考核,护士长每月对保洁员进行绩效考核,每月护理检查中包含保洁质量评分,日常巡查、保洁员签到情况,加大监管力度,使医院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医院环境卫生的满意度由80.35%提高到93.83%,保洁员工作符合医院感染规范的标准.可见医院加强对保洁工作的管理力度,对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卫;曾等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介绍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ICIP系统)的临床应用和取得的成效.方法:统计并比较ICIP护理记录模式和手工护理记录模式的差异.结果:ICIP护理记录的质量明显高于手工记录,且ICIP护理记录耗费的时间明显减少.结论:ICIP系统的使用明显改进了ICU护理工作,简化了流程,大大缩短了护理记录时间,使护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把护士还给患者.
作者:顾秋莹;冯琦蔚;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自2010年6月起对出院的脑部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实践证明,延续性护理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出院后的护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巩固其健康知识,提高用药的依从性,从而确保安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胜梅;李茶香;袁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医生和护士对设置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角色的态度以及对APN角色职能的认同情况.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共196人,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设置APN的总体看法以及对APN角色职能的认同情况.结果:绝大多数医生和护士认为设置APN角色对国内临床护理的发展非常重要,并且对绝大多数APN的角色职能一致认同;医护双方对“开检查单/化验单”“向患者解释诊疗方案”“协助管理多学科及综合治疗”的角色职能持对立态度;医护双方对“开用药处方”“诊断患者疾病”“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角色职能均不认同.结论:医护人员均认为应该设置APN角色,其对APN角色职能的认同将有力推动我国APN的发展;现阶段我国APN的发展应以临床护理专家为主.
作者:金三丽;郝元华;庞冬;路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更好地发挥《中国护理管理》在推动护理管理改革、促进护理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加强与京内编委及护理管理人员的沟通,2012年9月13日,《中国护理管理》北京地区编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在京编委及来自全市16区县部分二、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及护理管理人员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莅临会议并讲话.《中国护理管理》主编严谓然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副社长李月东致开幕辞,《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副社长兼编辑部主任、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主任么莉作大会总结,《中国护理管理》副主编、北京市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任、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郑一宁主持会议.
作者:李煦;张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构建一套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应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30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构建出一套包括3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的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结论: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变异系数等方面分析得出,本研究构建的护士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可靠的,可作为对护士长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的依据.
作者:姜洪镜;孙黎惠;朱秀丽;于兰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MNIS)是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实现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同时也实现无纸化、无线网络化办公[1-3].PDA作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形式之一,可实现床旁患者信息查询、床旁生命体征录入、跟踪医嘱全程、拆分医嘱、护理工作量统计、条码扫描等功能[4],从而大大推动护理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作者:池艳宇;贾晓君;张莹;许丽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构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综合策略体系.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及Delphi法初步拟定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综合策略体系.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系数为0.89,判断系数为0.87,熟悉程度为0.90;终确定的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综合策略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其专家接受度均>80%.结论:用Delphi法构建的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综合策略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皓;汉瑞娟;李娟;张华;朱鑫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国内外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设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成为培养临床专业化高级护理人才的基本途径.护理研究生教育对于护士本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有明显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为患者提供直接的利益[1].课程设置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武佩佩;李秋洁;郭杰;洪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甲”医院出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知晓率及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额抽样法从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三甲”医院中抽取57家医院进行出院患者病历抽调,共抽取病历10 260份;按照病历首页患者联系电话,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电话访问,共获得有效问卷3192份.结果:出院患者对57家“三甲”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平均为91.99%,护理服务整体评价平均分为(9.22±1.16)分,得分高的是帮助的及时性,得分低的是基础护理服务.结论:调查显示,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医院的基础护理服务虽然已得到加强,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要.护理管理者应提高病区人力配置的合理性以全面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艳;田欢欢;聂圣肖;史妍萍;刘华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我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学员对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评价,为提高基地教学质量、提升基地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对我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211名学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3.39±0.30)分,对基地管理水平的满意度高;各维度满意度平均分高的是培训基地的学习环境,得分低的是理论课程设置构架.结论:学员对我院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评价较高,培训管理小组应重视理论课程的科学设置,满足学员需求并将学员满意度测评结果充分用于培训基地教学与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敬洁;王小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