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尚文;张雪林;曾建华;王江云;李天然;钱根年;高荣光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特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8月,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从广州地区13家医院分离获得的3 500株革兰阴性细菌对临床常用15~21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2000年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分离出的3 500株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1 244株(占35.5%)、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Kpn)900株(占25.7%)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547株(占15.6%).广州地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的总检出率为31.0%(1 084/3 500),在各种常见菌属中的检出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为38.7%(482/1 244)、肺炎克雷伯菌为37.9%(341/900)、铜绿假单胞菌为5.3%(29/547)、阴沟肠杆菌为55.2%(117/212)、不动杆菌属为8.2%(17/208)、其他肠杆菌属为27.7%(53/19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33.3%(37/117)、变形杆菌属为9 2%(8/87).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获得革兰阴性细菌多,为1 463株(占41.8%);其次为泌尿道标本,为943株(占26.9%).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总体耐药率低为亚胺培南(8.7%),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3.3%),而高为氨苄西林(90.5%),其次为奈啶酸(69 3%).亚胺培南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其他肠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1%、0.5%、0.6%、3.2%、0.8%和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低,分别为10.8%和15.9%,大部分细菌呈多重耐药.产ESBLs菌株对15~2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株(P<0.05).结论细菌耐药性仍是目前广州地区临床用药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产ESBLs菌株有上升趋势.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株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以作为广州地区临床经验用药的候选药物.
作者:肖庆忠;苏丹虹;江洁华;钟南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常通口服液用于术后腹腔肠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9):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四磨汤组、常通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按Ellis法制备成肠粘连模型.正常及模型对照组予以蒸馏水灌胃(10ml/kg);四磨汤组以10ml/kg灌胃给药;常通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3、8.6、17.2g/kg灌胃给药.各组于术后第7天取血,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明显减轻肠粘连程度,降低大鼠血浆中WBC计数及FIB浓度.结论常通口服液能够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形成.
作者:王春霞;侯连兵;马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以凋亡素基因为例,探讨用寡核苷酸片段体外拼装基因的方法.方法按已知的凋亡素基因序列(GeneBank登录号:AYl71617),设计40 bp的凋亡素基因寡核苷酸片段,并将其中的172位(BglⅡ,agatct→agatcc)和306位碱基(Hind Ⅲ,aagctt→aatcct)进行同义突变,Taq消除这两个酶切位点.在pfu酶的PCR系统中,对寡核苷酸片段进行拼装和扩增.产物稀释后进一步纯化扩增,在Tag酶存在的条件下对产物两末端加T,然后TA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中.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结果凋亡素基因寡核苷酸片段第1次PCR拼装后,产物呈拖尾状.但产物经进一步稀释,并用两未端引物进行2次扩增后,即可见明确的产物带及其他梯形带状产物.目的产物TA克隆后,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其经测序鉴定,与设计的凋亡素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体外基因拼装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基因克隆方法,可用于基因或载体的合成,及一次性对基因进行广泛的突变.
作者:陈学清;王亚东;孙勇;段佑才;马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MSCs通过细胞传代培养,并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MSCs经过5-杂氮胞苷诱导后,通过RT-PCR、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ting和透射电镜检测诱导后的MSCs.结果培养的MSCs为形态均一的梭形细胞,有时可见细胞融合.流式细胞仪显示诱导后的MSCs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经过5-杂氮胞苷诱导后的MSCs表达Nkx2-5/Csx、GATA4、β-MHC基因和α-sarcomeric actin和desmin蛋白,透射电镜显示诱导后的MSCs有肌丝形成.诱导后的MSCs DNA甲 基化转移酶表达降低.结论小鼠MSCs能够向前体心肌细胞分化.
作者:张勇;蔡振杰;陈如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目前新的生物成像操纵技术之一,制样简单,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原子分辨率三维成像以及进行生物分子之间力的测定及操纵调控.目前国际上AFM主要应用于组织、细胞微生物、生物大分子纳米水平形态结构功能研究及生物单分子相互作用、生物过程操纵调控等研究领域.虽然存在着针尖碳纳米管衍化、柔软生物样品硬化、结果解释待改进等局限性,但AFM必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作者:郁毅刚;徐如祥;蔡颖谦;姜晓丹;柯以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广东产的鸸鹋蛋壳粉对小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给成年雄性小鼠连续服药21 d后采用小鼠交配试验测其交配的潜伏期及交配次数.给幼龄雄性小鼠连续服药30 d后检测其附性器官的脏器指数.以重复悬吊应激复制小鼠性行为障碍模型,观察雄性小鼠的交配能力.结果鸸鹋蛋壳粉能增加成年雄性小鼠的交配次数,促进未成年雄性小鼠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对重复悬吊应激引起的雄性小鼠性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结论广东产鸸鹋蛋壳粉具有一定的增强小鼠性功能,提高小鼠性器官生长发育的作用.
作者:莫志贤;彭林光;彭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磷脂酶C-γ1(PLC-γ1)信号通路被阻断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U73122(1、5、10μmol/L)处理细胞以阻断PLC-γ1信号通路,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MTT法评估细胞杀伤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比例.结果PLC-γ1信号通路阻断后,大肠癌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存活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亚二倍体峰,凋亡细胞所占比例达到半数以上.结论阻断PLC-γ1信号通路能够启动大肠癌细胞凋亡.
作者:刘俊;李明;曾位森;白晓春;罗深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体重指数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按统一方法对佛山市60岁以上常住居民3 382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体质量)等,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肥胖、超重、体重正常、体重过低者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1.58%、22.84%、15.65%和9.40%;高血糖患病率分别为67.94%、56.14%、46.58%和38.35%;随BMI增高,糖尿病、高血糖患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组BMI均值为23.9 kg/m2,≥24者占48.7%;高血糖组BMI均值为23.4kg/m2,≥24者占42.9%;血糖正常组BMI均值为22.6 kg/m2,≥24者占32.3%,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MI水平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作者:陈雪梅;邵虹;邱晓敏;李蜀光;张耿新;潘鉴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人巨噬细胞系U937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体外共培养模型,以刀豆蛋白A(ConA)作为U937激活剂,研究巨噬细胞调节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ECV-304、ConA+ECV-304、U937+ECV-304和ConA+U937+ECV-304.将ECV-304细胞接种,待60%融合时按照不同的分组进行共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3H-TdR掺入试验检测内皮细胞DNA合成变化;RT-PCR技术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KDR和同源盒(homebox)Hoxb2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整合素受体αvβ3表达的变化.结果ConA激活的U937细胞可使内皮细胞S期、DNA合成明显增加(P<0.01);ConA刺激的U937细胞使内皮细胞VEGF受体KDR(0.879±0.003)、Hox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0.947±0.003)和整合素受体αvβ3的表达水平(10.26±1.73)明显上调(P<0.01).结论ConA活化的巨噬细胞可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DNA合成、VEGF受体KDR、Hoxb2及整合素受体αvβ3的表达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与基质的黏附,从而调节血管的生成.
作者:刘亮;刘旭盛;张晓启;明佳;徐辉;程天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克隆hTERT启动子,并观察hTERT启动子调控下tk/GCV系统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特异性杀伤效果.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以HepG2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hTERT启动子;分别构建hTERT启动子和hCMV启动子调控的LacZ、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上述质粒用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后,通过RT-PCR和β-Gal染色观察hTERT启动子工作情况;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CV对A549和MRC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成功克隆hTERT上游-280 bp~+40 bp的核心启动子.RT-PCR和β-Gal染色显示hTERT启动子能有效地调控其下游tk基因、LacZ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特异性转录和表达;hTERT启动子调控的tk/GCV系统对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系A549有明显的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hTERT启动子可特异性地调控目的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的肿瘤细胞中表达而不影响正常的细胞,表明端粒酶启动子调控自杀基因的表达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策略.
作者:李帆;谭晓华;彭晓君;蔡红兵;胡大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s)在调节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模式,以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Smad4蛋白及mRNA的表达.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以GAPDH作为内对照与特异性Smad4同时进行扩增,并计算Smad4和GAPDH的RT-PCR产物积分吸光度比值来表示Smad4mRNA的含量.结果Smad4广泛表达于卵巢组织,但主要表达在卵泡中,其表达部位和强度随卵巢的成熟度不同而变化;在卵巢发育早期,Smad4主要在原始卵泡和窦前卵泡中表达,而在间质中的表达较弱;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Smad4在间质中的表达逐渐增强,性成熟后,在窦状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的表达与间质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4在卵泡中的表达强度也发生了变化,即随着卵泡的发育,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卵母细胞的表达明显减弱,与窦前卯泡卵母细胞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与窦前卵泡比较,Smad4在卵泡膜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各阶段卵巢均有mRNA的表达,从第3周起Smad4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Smad4和GAPDH积分吸光度比值与出生后1 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内存在Smad4,提示TGF-β家族对卵泡发育的调节是通过Smad信号转导模式实现的.
作者:苗竹林;王自能;程龙球;章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取扩增5代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用β-巯基乙醇(β-ME)、二甲基亚砜(DMSO)、神经条件培养液诱导脐血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脐血MSC的Nestin表达和神经元样细胞特异性标志.结果脐血原代和2、5代MSC的Nest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12.4%和20.8%.神经条件培养液诱导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高达36%,β-ME、DMSO分别为33%和25%.结论脐血MSC具有神经干/祖细胞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作者:柳太云;张成;肖露露;姚晓黎;冯善伟;曾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WP1(associated with protein kinase C related kinase 1,AWP1)表达载体,观察AWP1在293细胞中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从人ECV304内皮细胞中扩增AWP1 cDNA编码区,并将其重组于GFP表达载体pEGFP-C2中.经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将该重组质粒通过DOTAP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AWP1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结果GFP-AW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认构建成功,并在293细胞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荧光显微镜下,在不携带外源基因的空载体pEGFP-C2转染的对照组293细胞,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整个细胞中;在重组质粒pEGFP-C2/AWP1转染的293细胞,绿色荧光弥散分布于细胞质内.结论成功构建GFP-AW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表达于293细胞胞质中.
作者:曹永宽;莫永炎;田伏洲;刘亚伟;邓鹏;秦清和;姜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1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FK506中毒1例(5.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15.8%),消化道出血发生2例(10.5%),腹腔出血1例(5.3%),肺部感染1例(5.3%),经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作好供体选择、保证供器官质量、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
作者:于立新;叶俊生;邓文锋;徐健;付绍杰;叶桂荣;杜传福;王亦斌;刘小友;苗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电融合条件对来源于小鼠卵丘细胞核移植重组胚的融合和早期发育的影响,寻找佳电融合参数.方法将直径10~12mm的C57BL/6j小鼠卵丘细胞核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构建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在不同电融合条件下诱导两者间的融合,并对重组胚激活以及随后发育的早期阶段包括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电融合时电场强度或脉冲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波动,变动范围分别是电场强度1 000~2000kV/cm和脉冲时程40~160 ms.低于容许范围的电融合参数会降低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的融合率,而高于容许范围的参数会导致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溶解乃至死亡.如果电融合参数在容许范围内,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并且融合后重组胚的激活,以及发育至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阶段的比率也无统计学差异.此外,脉冲重复次数以1~2次为佳.结论优化的电融合参数是决定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融合与重组胚激活的关键因素.
作者:江培洲;沈新明;乔贵林;黄华;姚开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链脲霉素(Streβtozotocin,STZ)阻断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引起脑能量代谢障碍与Aβ表达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实验组双侧侧脑室注入STZ 3 mg/kg,第3天重复此剂量;生理盐水组手术操作相同,但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STZ.21 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Aβ1-40、Aβ1-40、tau202、tau396、tau404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实验组皮层和海马Aβ1-40、Aβ1-42、tau202、tau396、tau404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结论侧脑室注射STZ可以引起脑内Aβ表达增多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作者:褚文政;钱采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抑制性κB(IκBα)降解、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清刺激30、60、90、120min后内皮细胞IκBα蛋白降解情况,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血清刺激30、60、120、240 min后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后30min,IκBα发生明显降解,刺激后60min达高峰,2 h后表达逐渐升高;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后30 min,NF-κB活性迅速升高,30~60 min达高峰,2 h后逐渐回复基础状态.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条件下内皮细胞IκBα降解、NF-κB活化.结论烧伤血清可诱导内皮细胞IκBα降解,活化NF-κB,从而在烧伤后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王甲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3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和30例对照组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TCD检测显示:正常11例,异常27例,阳性率71%,病毒性脑炎患者急性期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快,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脉动指数均显著升高,与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TCD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性脑炎,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痉挛,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小动脉痉挛.
作者:王群;夏欣;袁惠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方法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可能有约1/3的患者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作者:关美萍;李晨钟;薛耀明;沈洁;高方;罗祥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32P照射对HL-60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32P体外照射HL-60细胞24、48和72 h,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不同剂量32P照射HL60细胞对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首先发生G2/M期阻滞;随剂量增大,G2/M期和S期均发生阻滞,以G2/M期阻滞为主.结论32P体外照射HL-60细胞对细胞周期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作者:何子毅;孟庆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