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健;崔英凯;阮发晖;易绍东;陈哲明;孟素荣
目的探讨早孕期经宫颈吸取绒毛术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宫颈吸取绒毛术,取得绒毛标本送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测.结果1次取材成功为27例,2次取材成功为7例,总成功率94.4%.主要不良反应有腹痛,阴道少量流血.无1例早期发生流产.选择继续妊娠的22例孕妇中有21例足月产出正常活婴,1例于妊娠25周因胎膜早破而流产.结论早期产前诊断手段,能避免孕中期的引产手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有助于优生优育.
作者:陈翠华;钟梅;苏桂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克隆、原核表达中华按蚊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埃及伊蚊和冈比亚按蚊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以中华按蚊成蚊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预期片段克隆测序并进行分析;根据表达质粒pET32a(+)上的克隆位点及测序结果设计PCR引物,将截短的基因片段重组入质粒pET32a(+)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PCR扩增产物大小约270 bp,目的基因的序列与冈比亚按蚊防御素基因同源性为85%;截取其保守功能区域序列(162 bp),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DEF,含重组质粒的转化菌用IPTG诱导表达后,于Mr 26000处可见一预期的特异表达带,该蛋白与抗6-His抗体有特异性的反应;琼脂扩散法显示,纯化的重组防御素融合蛋白未出现抑菌环.结论首次克隆了中华按蚊防御素基因,其截短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可溶性表达,但重组融合蛋白不具备抑菌活性.
作者:阎晓宇;陈晓光;彭鸿娟;郑学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治疗18例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已扩张一、两次后的头面部正常皮肤组织进行1-2次重复扩张,利用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面部病变软组织缺损.结果共治疗18例,头面部病变组织均完全切除,头皮瓣毛发分布较均匀,但比较稀疏,面部有一例切口疤痕较明显,随访6个月,头面部外观及功能修复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的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罗盛康;高建华;姜平;颜玲;胡志奇;张立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研究脊柱推拿时所发出咔哒声响,提供一套可采集、定位和分析的检测仪器.方法在回顾咔哒声响测量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实现声响测量的技术路线,设计了由时钟脉冲发生器、发送/接收接口、校准波发生器、复合传感器、计算机、测定分析软件以及输出部件等组成的声响测量系统.结果经初步试验,在40 cm的距离上测到了关节发出的咔哒声响,说明技术上基本可行.结论本仪器可以作为脊柱推拿所致咔哒声响的采集、定位和分析系统使用.
作者:李义凯;陈建华;邱桂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国蝮蛇蛇毒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小肽.方法采用低温离心、Sephadex G-75凝胶层析、高效液相C-18反相层析从蛇毒中分离纯化小肽,并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分离的小肽在体外对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SV-PP-3是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557的新的小肽.SV-PP-3在体外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SV-PP-3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伟;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吴曙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复方蒲公英灌肠液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三维高效液相色谱对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色谱图谱进行确定.结果通过质谱的质荷比(M/Z)及色谱保留时间的相互比较,确定了咖啡酸、阿魏酸和原儿茶醛3种活性成分.结论液质联用技术可用于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定性分析.
作者:晏媛;刘世霆;许重远;罗奇志;谭亚非;陈志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新基因LX3[1]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为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反转录-PCR(RT-PCR)分析不同浓度IL-6处理的U937细胞及同一浓度IL-6诱导不同时间的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的表达差异;Northern Blot分析IL-6诱导前后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表达的变化.结果LX3基因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随IL-6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IL-6浓度为500 ng/m1时表达量高,而在0ng/ml时不表达;时间表达谱分析显示在IL-6刺激8h时新基因LX3的表达量高;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新基因LX3在IL-6诱导后的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LX3是与IL-6诱导紧密相关的新基因.
作者:夏荣;黎燕;冯建男;兰炯采;沈倍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采用经SARS-CoVN蛋白和配对实验筛选的两株抗SARSN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建立检测SARS-CoVN抗原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方法学的评价,并与相应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该法的测量范围为(0.02~150)ng/ml,灵敏度为0.02 ng/ml;批内、批间CV分别为(3.3~6.2)%和(5.3~9.6)%,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灭活SARS-CoV N蛋白情况比较的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SARSN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蕾;吴英松;汤永平;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广州管圆线虫Mr32000抗原(AC32)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切胶纯化法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中获取AC32,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方法检测61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5例正常鼠血清、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50例其他寄生虫体阳性患者血清和50例献血员血清.结果AC32和成虫粗抗原包被的ELISA检测61份感染大鼠血清和1例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均为阳性;AC32-ELISA检测的50例献血员、20例急性血吸虫病人、11例弓形虫病人和所检测的其他寄生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均为阴性.结论AC32在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李华;陈晓光;沈浩贤;陈代雄;裘玉蓉;胡小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洛沙坦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mRNA表达的影响及尿液水通道蛋白-2浓度的改变.方法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卡托普利组,洛沙坦组.经用药后观察血Na+、尿量以及尿渗量水平,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肾内髓质AQP2及血管加压素2型(V2)受体mRNA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结果卡托普利组与洛沙坦组大鼠尿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卡托普利组尿渗量低于洛沙坦组和正常组,但尿液中AQP2浓度却高于洛沙坦组和正常组.RT-PCR半定量显示卡托普利组AQP2 mRN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V2受体mRNA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卡托普利可以抑制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 mRNA的表达,同时促进肾内AQP2经尿液排出.
作者:江荣炎;许顶立;赖文岩;任昊;沈倩波;邵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缺血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与神经细胞损伤的相关性及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经颈总动脉注入PVA栓子栓塞大脑中动脉,在不同的时间点(2~36 h)对兔脑进行CT扫描,并取脑组织经HE染色、Nissl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进行观察.结果CT分期Ⅰ期(脑梗塞后2~8 h),神经细胞首先出现缺血改变,随后细胞周围出现水肿;基底节周围及大脑皮质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Ⅱ期(梗塞后12~18 h),以神经细胞溶解消失为主;基底节周围及大脑皮质可见较多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Ⅲ期(梗塞后24~36h),脑水肿改变十分显著,基底节呈明显的坏死区,神经细胞坏死,结构消失,大脑皮质可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神经元具有凋亡及坏死的双重形态学特征.结论缺血性脑梗塞后神经细胞损伤形态上有水肿、凋亡及坏死等多样性,CT扫描显示缺血性脑梗塞的进展与实际病理变化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冯长征;李扬彬;谭理连;孙卫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胸片及CT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收集6例经胸片、CT检查、病理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胸片和胸部CT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影,两肺散在分布的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及实变影.CT还可显示磨玻璃影中的网格状影(碎石路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结论胸片可发现病变,但不能确诊.CT尤其是高分辨率扫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性改变:既边界清楚的地图样分布的磨玻璃影、斑片影及分布其中的网格状影,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作者:蔡欣;曾庆思;关玉宝;邓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经冠状窦持续灌注动脉血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猪通过套扎冠状动脉前降支120min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然后松解套扎线60 min恢复灌注.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在第2、3组,缺血60 min后接受主动脉-冠状静脉窦分流进行逆灌60 min,冠状窦压分别控制在40~50mmHg(低压组)和70~80mmHg(高压组).术中测定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和冠状窦静脉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变化,术毕测定左心室心肌梗塞范围.结果在缺血180min,第2、3组左室压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比对照组提高,NO浓度较高而ET-1较低,心梗面积分别比对照组减少45%和6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经冠状窦逆行灌注可以减少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和内皮细胞损伤,高压逆灌可以抢救更多的濒危心肌.
作者:郭惠明;张镜芳;吴若彬;郑少忆;庄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快速右室心内膜起搏的方法尝试建立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完全结扎犬前降支和进行快速右室起搏,使心输出量(CO)较基础状态稳定地下降25%和50%,分别测定基础及心输出量下降状态下的血压(AP)、血氧(SaO2)、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毛压(Mpcwp)、系统血管阻力(SVR)值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腔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结扎LAD和快速右室起搏后CO较基础状态均稳定地下降25%和50%,CO降低25%和50%时,Mrap、Mpcwp、SVR均显著升高,AP、SaO2均显著降低;心脏各腔室明显扩大,LVEF显著降低.结论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快速右心室起搏可成功制作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
作者:谢晋国;区文超;修正成;曾平;刘伊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人长管状骨组织中的微观结构,以了解骨组织的超微结构以及胶原和矿物质的构成和形态.方法取新鲜人尸体肱骨标本,固定脱水,分别制作骨磨片和切成薄片,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骨组织矿化区的结构.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骨陷窝呈环状排列在哈佛管周围,骨小管沟通骨陷窝与哈佛管和骨陷窝之间的联系.在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下,大胶原蛋白的形态清楚显示;在矿化区胶原蛋白纤维增厚,呈小盘叠加形态,钙-磷晶体呈椭圆柱形状;可清晰观察到骨小管和骨陷窝的大小和形态及骨小管和骨陷窝的关系.在扫描电镜下,骨基质呈环形沿哈佛系统排列,钙-磷晶体之间相互呈规则排列.结论原子力显微镜可分析胶原蛋白和基质中钙-磷晶体的三维结构形态、骨小管和骨陷窝的三维构成及大小;骨小管是交流营养物质和分子信号到骨陷窝中骨细胞的通道.
作者:陈斌;裴国献;刘晓霞;秦煜;汪群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加明胶海绵(GS)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46例大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其中单纯GS栓塞21例,PVA加GS栓塞25例.结果(1)BAE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GS组有效率(90.5%)与PVA加GS组(91.3%)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BAE治疗后总复发率为26.2%;GS组复发率(42.1%)与PVA加GS组(11.3%)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BAE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BAE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有效方法;PVA加GS栓塞治疗大咯血复发率低.
作者:吕良山;刘亚民;马清涌;周明利;宫清娥;贾三院;任云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单克隆抗体(McAb),将其标记胶体金,建立一种诊断恶性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用基因重组的GDH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cAb,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亲和力.用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抗体并用胶体金标记,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选择佳反应模式对疟疾血样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6株能稳定分泌抗GDH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均为IgG1,亲和常数(κ)介于1×10-8~2.82×10-10.以镜检法为参照,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恶性疟的敏感性为86.66%,特异性为96.43%.结论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恶性疟快速、简便、可靠,有望开发成为恶性疟快速诊断试剂盒.
作者:李妍;宁云山;李莉;彭丹丹;董文其;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采用中药空心莲子草提取液进行体外抗登革病毒的研究,寻找新的抗登革病毒药物.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检测空心莲子草对C6/36传代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抗登革病毒作用.结果空心莲子草的4种提取物除>320μg/ml组以外,各浓度组均未见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用统计软件SPSS11.5的Probit回归法计算药物的半数毒性浓度(TD50)和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D50),香豆精类提取物对细胞的毒性小(TD50=535.91),石油醚提取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大于另3种提取物和药物对照(ED50=47.43).结论空心莲子草在体外有抗登革病毒作用.
作者:蒋文玲;罗宪玲;邝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评价对比超声(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定量肾脏血流量的准确性.方法10只实验犬均分别在3种剂量(3、8和16mg·min-1 kg-1)多巴胺作用下,同步进行多普勒肾动脉血流量测定和对比超声肾皮质血流定量.标准化的肾动脉血流量(ml·min-1·g-1)等于肾动脉血流量除以肾脏质量.结果与静息状态相比,在3种剂量多巴胺作用下肾动脉血流量均增加(P<0.05),且在低中剂量时肾动脉血流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在高剂量时肾动脉血流量的增加较低中剂量时减少(P<0.05).对比超声测得的肾皮质血流量具有以上相似的血流变化特征,而且对比超声定量的肾皮质血流量与标准化的肾动脉血流量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r=0.88,P<0.001).结论对比超声能准确地定量评价肾脏血流量.
作者:肖文星;宾建平;谢晋国;刘俭;查道刚;许顶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 min再灌注24 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于造模24 h后TPG对沙土鼠脑组织含水量、SOD与MDA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同模型组比较,TPG200、400 mg/kg·b.w.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提高,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病理检查表明给药组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赤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仁强;陈健文;庞建新;蓝秀键;邱灿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