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晓宇;陈晓光;彭鸿娟;郑学礼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通过分析我院10年间3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经验.结果36例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包括胰瘘3例、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2例,死亡率5.6%.结论提出防治胰瘘、胆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腹腔感染的具体措施.
作者:伍联华;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复方蒲公英灌肠液中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三维高效液相色谱对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分析,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色谱图谱进行确定.结果通过质谱的质荷比(M/Z)及色谱保留时间的相互比较,确定了咖啡酸、阿魏酸和原儿茶醛3种活性成分.结论液质联用技术可用于复方蒲公英灌肠液的定性分析.
作者:晏媛;刘世霆;许重远;罗奇志;谭亚非;陈志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研究脊柱推拿时所发出咔哒声响,提供一套可采集、定位和分析的检测仪器.方法在回顾咔哒声响测量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实现声响测量的技术路线,设计了由时钟脉冲发生器、发送/接收接口、校准波发生器、复合传感器、计算机、测定分析软件以及输出部件等组成的声响测量系统.结果经初步试验,在40 cm的距离上测到了关节发出的咔哒声响,说明技术上基本可行.结论本仪器可以作为脊柱推拿所致咔哒声响的采集、定位和分析系统使用.
作者:李义凯;陈建华;邱桂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快速右室心内膜起搏的方法尝试建立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完全结扎犬前降支和进行快速右室起搏,使心输出量(CO)较基础状态稳定地下降25%和50%,分别测定基础及心输出量下降状态下的血压(AP)、血氧(SaO2)、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毛压(Mpcwp)、系统血管阻力(SVR)值并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腔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结扎LAD和快速右室起搏后CO较基础状态均稳定地下降25%和50%,CO降低25%和50%时,Mrap、Mpcwp、SVR均显著升高,AP、SaO2均显著降低;心脏各腔室明显扩大,LVEF显著降低.结论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快速右心室起搏可成功制作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
作者:谢晋国;区文超;修正成;曾平;刘伊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经冠状窦持续灌注动脉血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实验猪通过套扎冠状动脉前降支120min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然后松解套扎线60 min恢复灌注.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对照组,在第2、3组,缺血60 min后接受主动脉-冠状静脉窦分流进行逆灌60 min,冠状窦压分别控制在40~50mmHg(低压组)和70~80mmHg(高压组).术中测定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和冠状窦静脉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变化,术毕测定左心室心肌梗塞范围.结果在缺血180min,第2、3组左室压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max)比对照组提高,NO浓度较高而ET-1较低,心梗面积分别比对照组减少45%和6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经冠状窦逆行灌注可以减少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和内皮细胞损伤,高压逆灌可以抢救更多的濒危心肌.
作者:郭惠明;张镜芳;吴若彬;郑少忆;庄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谷氨酸脱氢酶(GDH)的单克隆抗体(McAb),将其标记胶体金,建立一种诊断恶性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用基因重组的GDH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McAb,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亲和力.用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抗体并用胶体金标记,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选择佳反应模式对疟疾血样进行检测.结果筛选出6株能稳定分泌抗GDH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类均为IgG1,亲和常数(κ)介于1×10-8~2.82×10-10.以镜检法为参照,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恶性疟的敏感性为86.66%,特异性为96.43%.结论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检测恶性疟快速、简便、可靠,有望开发成为恶性疟快速诊断试剂盒.
作者:李妍;宁云山;李莉;彭丹丹;董文其;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新基因LX3[1]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为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反转录-PCR(RT-PCR)分析不同浓度IL-6处理的U937细胞及同一浓度IL-6诱导不同时间的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的表达差异;Northern Blot分析IL-6诱导前后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表达的变化.结果LX3基因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随IL-6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IL-6浓度为500 ng/m1时表达量高,而在0ng/ml时不表达;时间表达谱分析显示在IL-6刺激8h时新基因LX3的表达量高;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新基因LX3在IL-6诱导后的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LX3是与IL-6诱导紧密相关的新基因.
作者:夏荣;黎燕;冯建男;兰炯采;沈倍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从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外用鸸鹋油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10%体表面积浅Ⅱ度烫伤大鼠模型,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外用生理盐水、碘伏、鸸鹋油治疗,观察创面的大体变化及愈合情况,分别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和血液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含水量测定(干湿重法)、ELISA法检测组织和血浆TNFα含量.结果外用鸸鹋油可使创面肿胀、渗出减轻,创面无感染迹象,未见任何副作用;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鸸鹋油可使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减轻,与A、B组相比较,以伤后1、3 d差异为明显;C组伤后3 d组织含水量及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01);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1),促进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结论在浅Ⅱ度烫伤创面外用鸸鹋油具有抗炎作用,可能与局部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有关;并能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抑制局部组织的继发性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邱学文;王甲汉;方小文;龚震宇;李志清;易朝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克隆、原核表达中华按蚊的防御素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已发表的埃及伊蚊和冈比亚按蚊防御素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以中华按蚊成蚊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预期片段克隆测序并进行分析;根据表达质粒pET32a(+)上的克隆位点及测序结果设计PCR引物,将截短的基因片段重组入质粒pET32a(+)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并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PCR扩增产物大小约270 bp,目的基因的序列与冈比亚按蚊防御素基因同源性为85%;截取其保守功能区域序列(162 bp),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pET32a(+)-tDEF,含重组质粒的转化菌用IPTG诱导表达后,于Mr 26000处可见一预期的特异表达带,该蛋白与抗6-His抗体有特异性的反应;琼脂扩散法显示,纯化的重组防御素融合蛋白未出现抑菌环.结论首次克隆了中华按蚊防御素基因,其截短片段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可溶性表达,但重组融合蛋白不具备抑菌活性.
作者:阎晓宇;陈晓光;彭鸿娟;郑学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治疗18例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已扩张一、两次后的头面部正常皮肤组织进行1-2次重复扩张,利用扩张皮瓣分次修复头面部病变软组织缺损.结果共治疗18例,头面部病变组织均完全切除,头皮瓣毛发分布较均匀,但比较稀疏,面部有一例切口疤痕较明显,随访6个月,头面部外观及功能修复满意.结论皮肤软组织的重复扩张术是修复头面部大面积病变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罗盛康;高建华;姜平;颜玲;胡志奇;张立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SARS冠状病毒N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采用经SARS-CoVN蛋白和配对实验筛选的两株抗SARSN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建立检测SARS-CoVN抗原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方法学的评价,并与相应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该法的测量范围为(0.02~150)ng/ml,灵敏度为0.02 ng/ml;批内、批间CV分别为(3.3~6.2)%和(5.3~9.6)%,与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灭活SARS-CoV N蛋白情况比较的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SARSN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蕾;吴英松;汤永平;李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缺氧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损伤的影响,确定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佳缺氧时间点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通以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分别观察缺氧不同时间段星形胶质细胞光镜下的形态变化,死亡细胞数目,培养上清液的氧分压、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细胞逐渐出现肿胀、漂浮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缺氧10 h组死亡细胞数、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与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其中缺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乳酸盐浓度和LDH活性则明显升高,而缺氧8 h组虽然葡萄糖和乳酸盐的浓度及LDH活性的变化明显,但星形胶质细胞保存着多突触的形态.结论缺氧可致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缺氧8 h可作为以体外培养的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的缺氧生物学研究的佳时间点.
作者:颜晓慧;陈雪梅;邹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洛沙坦对正常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mRNA表达的影响及尿液水通道蛋白-2浓度的改变.方法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卡托普利组,洛沙坦组.经用药后观察血Na+、尿量以及尿渗量水平,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肾内髓质AQP2及血管加压素2型(V2)受体mRNA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结果卡托普利组与洛沙坦组大鼠尿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多,卡托普利组尿渗量低于洛沙坦组和正常组,但尿液中AQP2浓度却高于洛沙坦组和正常组.RT-PCR半定量显示卡托普利组AQP2 mRN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V2受体mRNA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卡托普利可以抑制正常大鼠肾内髓质AQP2 mRNA的表达,同时促进肾内AQP2经尿液排出.
作者:江荣炎;许顶立;赖文岩;任昊;沈倩波;邵亚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总结连续6例左心室穿透伤的诊断和抢救治疗经验.方法连续6例胸部锐器外伤患者,男5例、女1例,伤后0.5~3 h送入我院急诊科,6例均有不同程度休克,3例有明显的心包压塞,均行左心室裂口修补,胸腔内自血回输和心包低位开窗引流.结果6例均被治愈,1例因胸腔内广泛渗血而二次开胸,2例术后心电图提示ST段改变,1例留有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迟延,T波倒置.结论提高心脏损伤诊断和抢救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是对心脏损伤的警惕和认识.左心室穿透伤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心包压塞征象,建立建全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快捷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基础,急诊开胸止血、解除心包压塞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兆红;谢伟国;王戈菲;陈岗东;关国森;高锦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以乙腈∶醋酸钠缓冲液pH(15∶85)为流动相,使用LiChroCART LiChrospher RP-18(250 mm×4 mm,5 μm)色谱柱分离;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血浆中丝裂霉素C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4~1.00μg/ml,线性方程为:Y=16388X-17.17,r=0.9998.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适用于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制剂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炜;陈建海;任非;郭云波;阎玺庆;刘焰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1997~2004年入住我们医院的21例Brugada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探讨发热与Brugada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21例(男20例,女1例)确诊为Brugada综合征的患者中有4例(均为男性)为发热性疾病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起病.结论发热作为Brugada综合征的常见诱发因素,在临床诊疗过程当中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特别注意.
作者:彭健;崔英凯;阮发晖;易绍东;陈哲明;孟素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皮细胞来源的中性粒细胞激活肽(ENA-7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Ⅰ~Ⅱ期20例、Ⅲ~Ⅳ期22例)血清ENA-78的浓度,并与25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中ENA-78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97±1.91 ng/ml vs 0.72±0.24ng/ml,P<0.001),Ⅲ、Ⅳ期比Ⅰ、Ⅱ患者血清中ENA-78增高更明显(4.48±1.25 ng/ml vs 1.30±0.74ng/ml,P<0.001).增殖期与分泌期比较,两组血清ENA-78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NA-78明显升高,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因素之一.
作者:蔡珠华;何援利;彭冬先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克隆中国人的肥胖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素蛋白.方法用RT-PCR从培养的中国人脂肪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出肥胖基因,与TA载体连接后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将该基因定向克隆至高效表达质粒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克隆出中国人肥胖基因,其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OB,并成功地实现了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在脂肪代谢与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祝骥;马文丽;毛向明;李凌;宋艳斌;郑文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赤芍总苷(TPG)对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2 min再灌注24 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于造模24 h后TPG对沙土鼠脑组织含水量、SOD与MDA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同模型组比较,TPG200、400 mg/kg·b.w.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提高,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OD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病理检查表明给药组的病理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赤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仁强;陈健文;庞建新;蓝秀键;邱灿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国蝮蛇蛇毒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小肽.方法采用低温离心、Sephadex G-75凝胶层析、高效液相C-18反相层析从蛇毒中分离纯化小肽,并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分离的小肽在体外对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SV-PP-3是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557的新的小肽.SV-PP-3在体外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SV-PP-3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伟;吴少瑜;张嘉杰;李志琴;吴曙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