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辉;刘尚喜;侯凡凡;田建伟;王力;刘志强;陈瑗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PARγC1)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制备抗PPAR γC1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从肝癌细胞系Hep G2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出PPAR γ C1 cDNA的编码序列,克隆人表达载体pGEX-4T-1中,重组载体在酶切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PPARγC1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通过亲和层吸法纯化表达的GST-肿ARγC1融合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ting检测重组抗原的免疫活性.结果经测序、酶切鉴定证明,PPARγC1基因已正确插入到pGEX-4T-1中,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量为44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以与PPARγC1特异性结合.结论PPARγC1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及制备得到的多克隆抗体,为检测PPARγC1及其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检测途径.
作者:张燕;薛耀明;郭爱林;张文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盐饮食对大鼠肾脏骨调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研究高盐对大鼠肾脏的损伤作用.方法选取10周龄正常盐饮食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高盐(4%NaCl)或正常盐(0.6%NaCl)饮食组,每组24只.每周测量大鼠鼠尾血压、体质量.于第4、8、12周末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测量大鼠肾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肾脏OPN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肾脏骨调素mRNA表达.结果两组大鼠血压、体质量及肾质量/体质量比无明显差异(P<0.05),12周后高盐饮食大鼠肾脏骨调素mRNA(0.27±0.16vs 0.15±0.13,P<0.05)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升高(0.78±0.15vs 0.61±0.P<0.01),与正常盐饮食大鼠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高盐饮食摄人增加大鼠肾脏骨调素mRNA及其蛋白表达,表明高盐对大鼠肾脏有一定损伤作用,并且这种损伤作用不依赖于大鼠血压升高.
作者:郑勇;刘治全;叶涛;何岚;王毅;方园;李建宁;刘萍;叶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启动子驱动重组腺病毒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对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及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将质粒pAdEasy-KDR-CDglyTK在293细胞内包装、扩增后,体外感染表达KDR的LoVo、ECV304细胞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细胞株的杀伤效应.结果制备的病毒滴度为2.0×1012pfu/ml.3种细胞的感染率相似,且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接近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发现其对前药的敏感性不同:表达KDR的LoVo和ECV304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二者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1);与前二者相比,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01).同时,CDglyTK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LoVo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S期细胞比率增多及G1期细胞减少(P<0.001).结论 KDR基因启动子调控的CDglyTK融合基因体系可选择性杀伤结直肠癌LoVo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林荣凯;黄宗海;苏国强;柯志勇;陈建雄;周俊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两种生化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胸痛发作后2~4 h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定量检测血清cTnI、Mb、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bc、TnI、CK、CK-MB明显升高;峰值时间:Mb,(8±2.2)h;CK-MB,(18.1±3.2)h;CK,(19.4±4.1)h;cTnI,(18.6±2.9)h.病情恶化时各项指标持续上升,病情好转时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的cTnI、Mb、CK和CK-MB4项指标均正常.结论 cTnI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较理想的指标,同时Mb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生化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洪广;黄泽红;刘汉欣;林勇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方法将已获得的单抗用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通过间接ELISA测定每株单抗的亲和常数.按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8株单抗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后进行不同株单抗配对,选出亲和力高、稳定性强的单抗配对组合.胶体金标记4株抗体,选择佳反应模式,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并对弓形虫感染鼠血样、血吸虫感染前和感染后2、3、4、5、6周的鼠血样进行检测.结果 8株抗SjP38单克隆抗体经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其亲和常数介于1×10-8mol/L~2.82×10-10mol/L.根据配对实验,1A6与9H6、1A6与9G7、6G12与9H6、6G12与9G7以及9H6与9G7为佳配对组合.标记1A6、6G12、9H6与9G7这4株单抗后筛选出佳反应模式,即以9G7为包被抗体,包被浓度为2.5μg/μl;当1A6为金标抗体,抗体稀释浓度为1:4时,检测效果佳.对rSjp38的低检测量为12.5 ng/ml.抗检测感染3、4、5、6周小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0%、50%、60%、80%,而弓形虫感染鼠和血吸虫感染前小鼠血样的检测结果为100%阴性.结论通过抗体配对、佳包被量和金标抗体稀释倍数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简便、特异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自制的rSjP38试纸条能检测血吸虫早期感染鼠血清中的循环抗原SjP38.
作者:吴锦雅;杨培良;周晓红;李华;陈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从临床上评价超声检查对诊断近端指间关节伸指肌中央腱断裂的准确性.方法 67名近端指间关节受伤的病人接受了超声检查.超声采用5~10MHz实时线性变曲探头.并采用了3种临床体格联合检查方法,对伤情进行了判断.以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对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手术探查结果证实39名病人有伸指肌中央腱断裂.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超声检查和临床体格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89.74%,特异性为96.4%和82.14%.两种检查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早期准确诊断近端指间关节伸指肌中央腱断裂的方法.
作者:杨华;周初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的特点.方法应用EB-1530 T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对92例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进行活检、刷检及灌洗液检查.结果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多见于年轻人25~35岁,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中叶(舌段)和下叶背段支气管,左肺多于右肺,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管腔狭窄、溃疡肉芽等.活检、刷检、灌洗液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5%、30.4%、20.7%,其中活检阳性率与刷检、灌洗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要武;张丹;易锦发;罗雅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细胞凋亡在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B、C 3组,气管切开、插管后,分别给予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4h(A组:VT=10 ml/kg;B组:VT=20 ml/kg;C组:VT=40 ml/kg),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3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用湿干重比值来比较肺水肿的程度,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法检测损伤的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发生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caspase-3酶的表达及组织分布.结果依次给予A、B、C 3组以小、中、大3种不同的潮气量机械通气后,3组动物大体和病理改变依次加重,肺湿干重比值依次增高,支气管和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在细胞凋亡执行阶段起中心作用的caspase-3酶在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核中的表达也明显增强,尤其以在支气管上皮caspase-3酶的表达增强更为显著.结论给予3组动物3种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后,动物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数量及凋亡效应酶caspase-3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推测细胞凋亡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胡国栋;蔡绍曦;陈英华;高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29例,从其余242例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STEMI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异常STEMI病人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平均肌酸肌酶峰值、ST段重新抬高和Q波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年龄、吸烟情况、糖尿病、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室壁运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的相关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没有相关性(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病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和室壁运动积分较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明显改善(P<0.05),心脏病事件少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P<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常见于大量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的年轻病人,可能与自发性再灌注有关.
作者:梁振涛;郭军;余小平;张斌;张卫星;朱仲生;罗华;黄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钩吻素子(Kou)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鼠尾鳞片表皮和鼠阴道上皮实验模型,不同组别的小鼠给以甲氨蝶呤或不同浓度的Kou,分别观察其对上皮细胞分裂和表皮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清IL-2含量的影响.结果 Kou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生成;Kou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IL-2的水平.结论提示Kou可能通过抑制小鼠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并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而发挥作用,为其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兰兰;黄昌全;张忠义;王志睿;林敬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自我效能和相关健康行为.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的290名社区中老年人,用Horan等人编制的OP自我效能问卷和自制的OP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OP自我效能得分64.75+21.93,不同性别和运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和摄钙量组之间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高,得分降低;随着学历增高自我效能得分则增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的得分高;摄钙高组自我效能得分高.(2)OP预防行为不足,只有36.1%的人每日饮牛奶,29.2%的人常吃豆制品,49.8%的人间断补充钙片,58.1%的人运动3次/周以上,每次超过30 min,运动以散步为主.结论在社区中老年人的OP健康教育中,应提高自我效能,克服不良行为善.
作者:黎明;陈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黄芪与蒲公英一温一寒、一补一攻,临证以此药对为君,遣药组方,擅治内科杂病,运用于临床,疗效确切,现简介如下:
作者:钟洪;赵洁;臧堃堂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分离方法,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台盼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将10~320μg/ml Kou分别作用于经刀豆蛋白A或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2的含量.结果经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分离后的小鼠脾脏CD4+T细胞纯度达到90.3%±5.8%:0.2%台盼兰染色细胞活力为94.9%±3.6%;增殖试验表明分离后未加Kou的CD4+T细胞对刀豆蛋白A、植物血凝素的刺激保持了良好的增殖能力,当浓度范围为20~320μg/ml时,Kou均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不同浓度的Kou(20、100、200μgm1)作用后,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操作简单、快速,可获得较高纯化率、有活性的CD4+T细胞;Kou明显抑制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此抑制作用可能与Kou抑制小鼠CD4+T细胞IL-2的分泌及免疫抑制作用相关.
作者:王志睿;黄昌全;张忠义;张兰兰;林敬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研究起搏脉冲引导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技术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方法以Seldinger法穿刺左锁骨下静脉置入鞘管.设置起搏器频率超过患者自主心率20次/min、输出电流为5 mA、感知电压为3mV,沿鞘管推送电极至心电监护显示脉冲信号及起搏心律.结果 18例患者获良好的起搏效果(操作时间5~10min,平均6.9 min).1例患者开始时起搏效果不良,约2 h后好转;2例患者起搏效果差;后3例操作时间均超20 min.21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由起搏脉冲引导、经左锁骨下静脉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起效迅速、成功率高且较安全.
作者:马明远;誉铁鸥;方滨;温伟标;毛克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0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果 10例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治愈.60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5例采取脾部分切除或修补术;25例全脾切除,其中21例实行自体脾移植术.术后随访61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无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结论儿童脾外伤后应根据病情和脾脏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脾切除患儿自体脾片移植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作者:徐建国;杨四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神经内分泌癌是由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而来,多见于肺和腹腔器官,作者近期治疗1例极其罕见的颅内神经内分泌癌,报告如下.
作者:彭林;程江鹏;黄理金;黄传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50例及趾甲真菌病38例,并作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观察.结果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97.37%;趾甲真菌病则分别为86.36%和93.94%.真菌清除率均达到96.59%.在本临床研究中未发现特比奈芬有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有效根治儿童甲真菌病的方法之一.
作者:温炬;林中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OSCC、39例口腔癌前病变、12例正常粘膜中FHIT蛋白情况的表达.结果正常粘膜的FHIT蛋白100%(12/12)高表达;癌前病变组中均为中度和高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4例OSCC中,3例为阴性表达、8例低表达、43例中度和高度表达;OSCC中FHIT蛋白缺乏或减少的比率为17%(11/64),与正常组、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与OSCC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殷操;沈丽佳;谢思明;阮萍;姚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mdx鼠能否修复骨骼肌肌膜病变及干细胞在其体内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氚-脱氧胸腺嘧啶(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以每只鼠干细胞1×107/0.3 ml经尾静脉注入18只免疫抑制的mdx鼠(8~10周龄).于移植后24 h、48 h、2周、1月、2月、4月处死鼠,分别测定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活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骼肌肌膜营养障碍基因(dystrophin,Dys)表达情况.结果移植后1月,多数组织、器官放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骨髓、肝、脾放射活性增高更为明显.大多数组织器官放射活性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而骨骼肌放射活性的从2周时开始逐渐升高,于1月时达到高峰(27.65±3.53 Bq/mg湿重).1月之后,骨髓、骨骼肌放射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24 h、48 h、2周骨骼肌Dys免疫荧光呈阴性,1月后呈阳性,1月、2月、4月阳性率分别为:6.6%、8.4%、8.9%.结论 hBM-MSCs能植入mdx鼠体内,并融合、分化为骨骼肌,部分修复骨骼肌肌膜病变;hBM-MSCs移植入mdx鼠后早期主要分布在骨髓、肝、脾,后期主要分布在骨髓、骨骼肌.
作者:柳太云;李经伦;姚晓黎;董群伟;苏全喜;冯善伟;李才明;曾缨;刘祖国;张成;刘长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及与CAN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CAN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与正常肾组织相比TGF-β1和Ⅳ型胶原在CA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3,P<0.001及r=0.910,P<0.001).结论Ⅳ型胶原的异常沉积是CAN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的重要表现,TGF-β1可能通过调控Ⅳ型胶原等成分的变化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聪祥;于立新;徐健;谢庆祥;王亦斌;邓文锋;刘小友;曾京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