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邢福祺;陈士岭;李红
目的采用主观法和客观法测试CT机的空间分辨力,探讨与空间分辨力相关的各项参数.方法采用Catphan500和自制体模对2台CT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结果分别得出了线对法和MTF方法下的结果.结论每种测试方法各有优缺点,有多种因素影响CT空间分辨力.
作者:李萍;余晓锷;杨克柽;占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分离方法,观察钩吻素子(Kou)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分离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台盼蓝法检测细胞活力.将10~320μg/ml Kou分别作用于经刀豆蛋白A或植物血凝素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2的含量.结果经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分离后的小鼠脾脏CD4+T细胞纯度达到90.3%±5.8%:0.2%台盼兰染色细胞活力为94.9%±3.6%;增殖试验表明分离后未加Kou的CD4+T细胞对刀豆蛋白A、植物血凝素的刺激保持了良好的增殖能力,当浓度范围为20~320μg/ml时,Kou均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不同浓度的Kou(20、100、200μgm1)作用后,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操作简单、快速,可获得较高纯化率、有活性的CD4+T细胞;Kou明显抑制小鼠CD4+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此抑制作用可能与Kou抑制小鼠CD4+T细胞IL-2的分泌及免疫抑制作用相关.
作者:王志睿;黄昌全;张忠义;张兰兰;林敬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从临床上评价超声检查对诊断近端指间关节伸指肌中央腱断裂的准确性.方法 67名近端指间关节受伤的病人接受了超声检查.超声采用5~10MHz实时线性变曲探头.并采用了3种临床体格联合检查方法,对伤情进行了判断.以手术探查结果为标准,对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手术探查结果证实39名病人有伸指肌中央腱断裂.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超声检查和临床体格检查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89.74%,特异性为96.4%和82.14%.两种检查方法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早期准确诊断近端指间关节伸指肌中央腱断裂的方法.
作者:杨华;周初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髓内钉远端锁钉数目对胫骨加锁髓内钉整体力学性能是否有影响.方法实验共选用20根国产钛合金制造的9mm胫骨加锁髓内钉.将所有髓内钉随机分成两组,即远端安装单枚锁钉的单锁钉组,和远端安装2枚锁钉的双锁钉组.每组中各随机选用5根分别在万能力学实验机上进行压缩和扭转力学测试.测试所用的模型为根据国内外实验结果自行研究的不锈钢模型.结果在压缩实验中,单钉组平均大压缩载荷为1 850N,双钉组的平均大载荷为2150N,双钉组抗压缩能力显著高于单钉组(P<0.05).在扭转实验中,单钉组平均大扭矩、扭角分别为55.54N·m和57.36.,双钉组分别为55.78N·m和58.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钉远端用单枚锁钉时其整体力学性质能满足临床要求.对于较严重的骨折类型还是推荐安装两枚远端锁钉.本实验采用的力学测量模型方便实用且经济易得,尤其适于髓内钉的力学对比研究.
作者:宫福良;王坤正;党晓谦;王春生;时志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对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THP-1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单核细胞模型,与用次氯酸氧化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的AOPP-BSA共同培养,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TNFα的释放量,用VICTOR Wallac1420多标记分析系统检测细胞氧化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产生的荧光量反映活性氧的产生量: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和P38磷酸化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细胞,探讨AOPP诱导单核细胞分泌TNFα的可能机制.结果AOPP-BSA能诱导单核细胞TNFα的分泌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用PDTC预处理细胞,可以清除AOPP-BSA诱导产生的ROS,同时抑制TNFα的分泌.用apocynin抑制NADPH氧化酶及用SB203580抑制P38磷酸化均能有效地抑制AOPP-BSA诱导的TNFα分泌.结论 AOPP可能通过激活单核细胞NADPH氧化酶,释放ROS,使P38磷酸化,导致TNFα的分泌.
作者:张志辉;刘尚喜;侯凡凡;田建伟;王力;刘志强;陈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对8周龄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对1d后仍存活者皮下植入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Ang-(1-7)或生理盐水,Ang-(1-7)组(n=14)输注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n=15)及模型对照组(n=12)则输注等量的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浆和心肌AngⅡ浓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径和心肌胶原容积分数.结果(1)模型对照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低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ng-(1-7)治疗组LVDEP显著减低(P<0.05),-dp/dtmax升高(P<0.05),而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VSP及+dp/dtmax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2)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模型对照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细胞横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Ang-(1-7)治疗组上述指标虽高于假手术组,但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3)Ang-(1-7)治疗组心肌中小血管周围及心肌间质中胶原沉积虽多于假手术组,但明显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心肌中AngⅡ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但模型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间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静脉输注Ang(1-7)对腹主动脉缩窄引起的动脉压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升高无影响,但使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并保护受损的心功能.
作者:王立军;何建桂;马虹;蔡乙明;廖新学;曾武涛;柳俊;王礼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病的特点.方法应用EB-1530 T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对92例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支气管进行活检、刷检及灌洗液检查.结果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多见于年轻人25~35岁,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中叶(舌段)和下叶背段支气管,左肺多于右肺,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干酪样坏死、管腔狭窄、溃疡肉芽等.活检、刷检、灌洗液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1.5%、30.4%、20.7%,其中活检阳性率与刷检、灌洗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诊断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要武;张丹;易锦发;罗雅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神经内分泌癌是由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而来,多见于肺和腹腔器官,作者近期治疗1例极其罕见的颅内神经内分泌癌,报告如下.
作者:彭林;程江鹏;黄理金;黄传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OP)自我效能和相关健康行为.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的290名社区中老年人,用Horan等人编制的OP自我效能问卷和自制的OP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1)OP自我效能得分64.75+21.93,不同性别和运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和摄钙量组之间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增高,得分降低;随着学历增高自我效能得分则增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的得分高;摄钙高组自我效能得分高.(2)OP预防行为不足,只有36.1%的人每日饮牛奶,29.2%的人常吃豆制品,49.8%的人间断补充钙片,58.1%的人运动3次/周以上,每次超过30 min,运动以散步为主.结论在社区中老年人的OP健康教育中,应提高自我效能,克服不良行为善.
作者:黎明;陈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犬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6只健康家犬,分为2组:(1)对照组(n=8),阻断左前降支主干30 min后恢复前降支血流30 min.应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同步记录犬在体心肌再灌注时单相动作电位及体表心电图;(2)氯沙坦组(n=8):氯沙坦5 mg/(kg·d)经胃管灌入,持续2周后开胸,缺血再灌注方法及观察指标同对照组.结果再灌注30 min内,对照组8只犬中有5只出现了早期后除极(EAD)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2.5%;氯沙坦组3只犬出现EAD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37.5%,P<0.05),氯沙坦组EAD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氯沙坦可抑制再灌注时EAD的发生,可能因此而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杨云;霍志成;彭健;贾满盈;黄铮;王智明;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其中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病人29例,从其余242例STEMI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1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STEMI的发生率为10.7%.单因素分析表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和异常STEMI病人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平均肌酸肌酶峰值、ST段重新抬高和Q波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年龄、吸烟情况、糖尿病、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室壁运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的相关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没有相关性(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STEMI病人射血分数、心指数、每搏指数和室壁运动积分较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明显改善(P<0.05),心脏病事件少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的病人(P<0.01).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STEMI常见于大量吸烟、缺乏梗死前心绞痛的年轻病人,可能与自发性再灌注有关.
作者:梁振涛;郭军;余小平;张斌;张卫星;朱仲生;罗华;黄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VEGF启动子驱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对大肠癌LoVo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分别用重组腺病毒Ad-VEGFp-CDglyTK、Ad-CMV-CD、Ad-CMV-TK、Ad-CMV-CDglyTK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给予前药5-FC、GCV,测定LoVo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存活率及该治疗系统的旁观者效应.结果与Ad-CMV-CD、Ad-CMV-TK相比,Ad-VEGFp-CDglyTK系统对LoVo细胞的集落形成、细胞生长均具有更强抑制作用,并可见较明显的旁观者效应.而与CMV启动子的双自杀基因相比,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VEGF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大肠癌LoVo细胞有确切的杀伤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强启动子CMV驱动的双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相似.
作者:黄宗海;陈建雄;苏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的逆转化现象.方法从成人骨髓分离、培养和扩增hMSC.用参芪液诱导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10个基因(内胚层基因ceruloplasmin;中胚层基因SM22:外胚层基因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yntaxin;生殖系基因protamine;神经元特异性基因Neuro D、NF、NSE、GFAP、Tau)在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动态变化以及逆转化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hMSC经参芪液诱导后,可见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化显示诱导出的神经元样细胞表达NSE、NF阳性,GFAP阴性.去除参芪液,观察到神经元样细胞又恢复为hMSC的外形,呈现宽大扁平或长梭形.基因检测显示逆转化的细胞基因表达与未分化hMSC相似.结论参芪液可以促进h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过程可以出现逆转化现象.
作者:姚晓黎;张成;冯善伟;冯慧宇;刘祖国;邓宇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南方战区部分空军官兵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部队官兵生存质量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在南方战区调查了783名空军官兵,从生理、心理、社会3方面考察了其生存质量状况.结果空军官兵的生存质量情况为中等水平.生理得分为66.33±9.38,心理得分为58.99±10.09,社会得分为53.69±12.40,总得分为:178.44±22.60.不同文化程度(P<0.01)、不同入伍地(P<0.01)、不同兵种(P<0.05)、不同身份(P<0.01)、入伍前不同职业(P<0.01)的空军官兵的生存质量有显著差别.结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入伍地、不同兵种、不同身份、入伍前不同职业对军人的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但不同民族、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军人的生存质量影响并不大.
作者:王斌会;俞守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子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为13万左右,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仍是行手术、放疗、化疗三者综合治疗,放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放疗水平,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准确的放疗剂量资料,来源于直接测量.由于女姓盆腔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复杂,在实施放射测量过程中需要一系列测量设备、实验技术、照射参数等等,测量成本高,工作程序繁琐.本工作采用随机光子跟踪模拟方法,进行宫颈癌腔内放射治疗时组织中光子通量的计算,简单、灵活、准确、受条件影响不大,对复杂的女性盆腔结构、组织参数随能量的剧烈变化及散射各向异性均能很好地处理,值得推广.
作者:徐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体外分选纯化及培养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MAPCs)的方法.方法取健康成人志愿者适量骨髓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后,将获取的骨髓贴壁细胞通过CD45、血糖蛋白A(GlyA)免疫微磁珠(miniMACS)负分选,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后细胞纯度;对传代到不同阶段的细胞进行CD45、GlyA流式细胞分析,初步了解MAPCs在培养、增殖过程中的免疫学稳定性.结果通过miniMACS分选,平均每1×106/ml骨髓贴壁细胞可分选出约(5~10)×104/ml的MAPCs,分选前后细胞活力分别为(96.7±1.7)%和(96.0±2.4)%,无明显差异;自制的培养基培养分选后的MAPCs生长良好,长传代到第16代;流式细胞仪分析获取的CD45、G1yA-细胞纯度大于98%;流式细胞仪分析传代第4、8、12代MAPCs,CD45-、G1yA-细胞纯度大于98%.结论CD45、GlyA miniMACS负分选可从骨髓中分离高纯度的MAPCs;MAPCs在本室自制的人MAPCs培养基中体外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且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状态.
作者:慕宁;高毅;唐力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KDR启动子驱动的融合基因体系对人脐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的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病毒AdEasy-KDR-CDglyTK体外感染表达KDR的ECV304细胞株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株,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l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ECV304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旁观者效应;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电镜观察细胞的病变.结果重组腺病毒对ECV304细胞及对照组LS174T细胞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当MOI为200时,所有细胞株均达约100%感染.以MOI为100的重组体分别感染各细胞株表现出对前药的不同敏感性:表达KDR的ECV304细胞对前药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前者相比,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均<0.001).融合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P均<0.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混合培养,观察到该体系明显的旁观者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该体系抑制ECV304细胞DNA的合成,表现为S期细胞比率增多及G1期细胞减少(P均<0.001).同时,电镜下可见ECV304有凋亡和坏死改变.结论 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融合基因体系选择性杀伤人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及坏死有关.
作者:苏国强;黄宗海;俞金龙;厉周;范应方;宋慧娟;王蔚;张进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及与CAN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CAN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与正常肾组织相比TGF-β1和Ⅳ型胶原在CA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3,P<0.001及r=0.910,P<0.001).结论Ⅳ型胶原的异常沉积是CAN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的重要表现,TGF-β1可能通过调控Ⅳ型胶原等成分的变化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韩聪祥;于立新;徐健;谢庆祥;王亦斌;邓文锋;刘小友;曾京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口腔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OSCC、39例口腔癌前病变、12例正常粘膜中FHIT蛋白情况的表达.结果正常粘膜的FHIT蛋白100%(12/12)高表达;癌前病变组中均为中度和高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4例OSCC中,3例为阴性表达、8例低表达、43例中度和高度表达;OSCC中FHIT蛋白缺乏或减少的比率为17%(11/64),与正常组、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与OSCC的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FHIT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作者:殷操;沈丽佳;谢思明;阮萍;姚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制备脂质体包裹重组幽门螺杆菌(Hp)热休克蛋白60(Hsp60)口服疫苗的方法,并用Hp感染的小鼠模型评价其在预防Hp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PET-22(+)/Hsp60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Hsp60重组蛋白,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以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组分包裹的Hsp60重组蛋白口服疫苗,并用透射电镜测定其粒径.75只BALB/C小鼠分为5组,分别通过灌胃方法给予PBS、空白脂质体、Hsp60重组蛋白+霍乱霉素(CT)、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每周1次共4次,末次攻击2周再用活Hp攻击3次,3周后处死小鼠,行胃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Hp的定植半定量、炎症程度及其炎症活动度的评分.结果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7%,经纯化获得纯度为95%的重组蛋白,制备的脂质体粒径为(0.7±0.4)μm.PBS组和空白脂质体组保护率均为0,而Hsp60重组蛋白+CT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组、脂质体包裹Hsp60重组蛋白+CT组的保护率分别为73.3%、66.7%和86.7%,且均能使免疫小鼠胃粘膜Hp感染数目明显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口服脂质体能分地代替免疫佐剂,作为Hp疫苗的免疫佐剂,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文;白杨;王继德;武金宝;李国锋;张卫民;周殿元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