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彤
对等效检验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实例和EquivTestTM 2.0软件上的等效检验过程进行了等效检验,并对主要输出结果进行了解释.
作者:安胜利;陈平雁;张超;莫一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中是否存在人类杯状病毒(HuCV)感染并初步探讨其感染水平.方法用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266份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中诺沃克样病毒(NLV)的rNV、rMX和r387特异性IgG抗体和粪便标本中的HuCVRNA并将扩增目的产物同基因文库中的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清中的rNV、rMX和r387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0%、51.5%和71.1%.腹泻高峰期收集的100份散发非菌性胃肠炎病例粪便标本中检出HuCV4株,均为NLV.在广州某学校暴发型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的10份标本中检出NLV3株.结论广州地区存在NLV引起的散发和暴发性非菌性胃肠炎,当地儿童在婴幼儿期即获得NLV感染,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作者:戴迎春;聂军;刘翼;姚英民;李志峰;俞守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兔食管胃吻合口残端血供与其愈合的相关关系.方法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食管血供减少组(Ⅱ组)和胃血供减少组(Ⅲ组),均经腹行食管胃一次全层间断吻合.其中Ⅱ组游离食管50~60mm、Ⅲ组结扎胃左动脉等血管,术后10d处死实验兔行吻合口大体解剖观察、测定食管胃吻合口抗张强度、取吻合口组织行羟脯氨酸测定及病理切片检查.结果Ⅰ组出现吻合口瘘1例、Ⅲ组出现胃底坏死穿孔1例,其余实验兔病理切片均提示食管胃吻合口组织已愈合.Ⅲ组吻合口羟脯氨酸含量、抗张强度与Ⅰ组、Ⅱ组相比均降低(P<0.05),但Ⅱ组与Ⅰ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兔胃残端血供相对减少使吻合口组织抗张强度下降,可能减弱了吻合口早期牢固程度,但吻合口组织已初步愈合且吻合口瘘的发生并无增加,提示娴熟的手术技术是吻合口组织愈合的主要保证.
作者:王志刚;黄一东;程可洛;蔡小碧;吴铮;詹建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筛选并鉴定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功能区表位.方法应用差减筛选法,以抗hTERT多克隆抗体为靶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抗hTERT多抗特异性阻断实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并测序.结果经3轮筛选,从随机挑取的24个噬菌体克隆中有13个克隆特异地与抗hTERT多抗结合,而不与正常小鼠IgG结合,其中¨个克隆的氨基酸序列富含组氨酸(高达41.6%)及亲水氨基酸(高达91.67%).结论得到11个序列不同的hTERT表位,为研制针对hTERT的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苗佩宏;刘北一;郑山根;庞建新;徐江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观察绿茶多酚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刺激下离体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应用不同浓度的AGEs分别刺激VSMCs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将不同剂量的绿茶多酚与AGEs共同作用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非放射性的MTS/PES法确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下,绿茶多酚可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AGEs对p44/42 MAPK磷酸化蛋白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此作用可被绿茶多酚抑制.结论本研究提示绿茶多酚可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p44/p42MAP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
作者:欧阳平;彭文烈;许顶立;赖文岩;徐安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取样海水进行细菌分离并计数,应用Phoenix-100细菌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海水样本检出12种共84株细菌,其中溶藻弧菌38株(45.24%)、少动鞘氨醇单胞菌11株(13.10%)、土生丛毛单胞菌9株(10.72%)、假单胞菌属7株(8.33%)、莫拉氏菌属6株(7.14%)、西地西菌5株(5.95&),其他细菌(气单胞菌、不动杆菌各2株,成团泛菌、金氏杆菌、腐败西互菌和产吲哚萨顿菌各1株)8株,药敏结果显示,16种抗生素中,除溶藻弧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和土生丛毛单胞菌对氨曲南、哌拉西林,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敏感率较低外,其余抗生素均呈高度敏感性.结论本次调查对了解南海西沙海域海水细菌种类分布及为海上意外伤、战伤早期防治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有重要意义.
作者:赖福才;王前;周一平;牟成惠;耿穗娜;张豫明;王强;魏东;裘宇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肌源性细胞分化,并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后的表达.方法将2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骨髓液中分离MSCs,对照组以低糖DMEM培养,实验组加用5-氮胞苷(10 mmol/L)诱导培养,第28天进行肌钙蛋白Ⅰ免疫组化染色.另构建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对照组MSCs,用Northernblotting 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兔MSCs,实验组经5-氮胞苷诱导后MSCs向肌源性细胞分化,肌钙蛋白Ⅰ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成功构建AdTrackCMV-hVEGF165真核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转染MSCs,Northern blotting示转染的MSCs VEGF165表达信号明显强于未转染细胞,Western blotting示转染VEGF165基因的MSC表达VEGF,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在转染后第3天(1 011pg/ml)和第5天(1 027pg/m1)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但至第13天(349pg/m1)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116pg/ml)和pAdTrackCMV组(125 pg/m1),P<0.01.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向肌源性细胞分化,转染VEGF基因可表达VEGF,有望将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结合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盛小刚;冯建章;吴书林;靳立军;余细勇;张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新西兰白兔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新西兰兔CCHF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静脉注射hk2a前后不同时段兔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k2a能够在给药后即刻明显增加实验兔的左室射血分数(P<0.05),作用时间持续60 min以上(P<0.05).与西地兰治疗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结论新型海葵肽类毒素hk2a能够明显改善CCHF新西兰兔的左心功能.
作者:刘彦波;王鹏;欧阳平;许顶立;王磊;王永华;梁东;吴平生;徐安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月余,加重伴排尿困难2 d,于2003年4月1日入院.2003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排尿次数增多,每天20余次,夜间小便3~4次,排尿及憋尿时出现会阴部钝痛,伴有大腿内侧放射痛.
作者:林志春;陈燕萍;王蜀燕;张雪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进城;林建华;李朝龙;刘兴国;季锡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重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L-ansB-GHR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裂解细胞、洗涤、乙醇沉淀、酸水解、SP-Sephadex C-25和Sephadex G25柱层析等方法纯化GHRH.用人生长激素放免试剂盒检测GHRH多肽的活性.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融合蛋白,它以不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经抽提、酸水解、层析等方法表明纯化倍数达147倍,多肽收率为0.68%.通过电喷雾质谱测得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5.25,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多肽的纯度经SDS-PAGE测定为单一峰.GHRiH三组刺激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之间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剂量增加,差异明显增加.结论体外重组GHRH多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王晓华;张娜;张娟辉;邓虹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乏力、纳差右上腹隐痛10 d于2003年5月23日入院.腹部呈持续性闷痛,无阵发性加重,与体位无关,2周内体质量下降约3 kg.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瘀斑,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检查正常,肝大右肋下5 cm,质偏硬,轻度触痛,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腹水征.
作者:郑瑞丹;杨铮;饶日春;徐成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分泌型粘附素对脂多糖(LPS)和H2O2体外调节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100μg/L LPS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均有促进作用,200μmol/L H2O2可抑制肠上皮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丫啶橙荧光染色见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染或裂解成碎片.预先经双歧杆菌分泌型粘附素处理后,LPS组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均显著下降,H2P2组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结论在体外,双歧杆菌分泌型粘附素能抑制LPS和H2O2对肠上皮细胞的损害作用,维持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
作者:钟世顺;张振书;王继德;赖卓胜;潘令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骶骨部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极为少见,且无明显特异影像学表现,终诊断只有依靠手术后病理证实,作者对1990~2003年间4例临床资料的主要CT与MRI表现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陈静;阮爱兰;张林;李海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面积的脾栓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效果及其对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脾栓塞治疗.治疗组(A组)栓塞面积为60‰~80%;对照组(B)组栓塞面积为40%~600%.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血小板均明显升高;但1年后A组血小板平均值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内患者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面积脾栓塞治疗ITP与小面积脾栓塞近期疗效相似,但前者疗效更持久、安全,不影响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关红梅;王会丽;魏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脑间纵裂血肿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收治的31例外伤性大脑间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本组治愈29例,2例患者分别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晚期脑疝.大脑纵裂血肿患者受伤初期意识障碍不严重,其典型表现为对侧下肢单瘫或偏瘫,下肢重于上肢,称之为大脑镰综合症.结论在大脑纵裂间积血达20 ml以上或出血厚度超过1 cm,可以作为大脑间纵裂血肿诊断的一个参考标准.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多以功能障碍或病情稳定与否来考虑选择手术的依据.
作者:柯以铨;李钢;张庆国;雷洪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内压升高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A(出血性休克并发腹内压升高)、B(出血性休克)、C(腹内压升高)、D(对照)4组.分别于创伤前、创伤后及创伤后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产生、化学发光法检查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创伤后4h,A组较创伤前及其余各组中性粒细胞内细胞因子产生减少、吞噬能力下降,NF-κB表达抑制(P<0.05);B和C组除在创伤早期有所变化外,创伤后4h恢复到创伤前水平;D组各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结论出血性休克后腹内压升高对机体形成序贯性二次打击,导致中性粒细胞对内毒素的刺激反应性下降,免疫机能抑制.这可能有助于解释腹部间区综合征中发生败血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作者:吕琦;庄颜峰;王万明;陈学明;徐皓;坂本吉正;高原佐代子;西田昌道;小林国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年来2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基本情况,观察术前应用GnRHa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变化,随访术后肌瘤复发情况,受孕时间、受孕后有无自然流产、术后分娩时间及在分娩时有无先兆子宫破裂、子宫破裂等情况.结果应用GnRHa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子宫及其肌瘤体积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近50%,术后有1例复发.妊娠后未发生自然流产,平均孕周(34.0±3.5)周,1例于33周发生先兆子宫破裂,围产儿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应用GnRHa可纠正贫血,减少肌瘤复发率;能明显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使子宫切口小、瘢痕小,减少术时出血,减轻子宫内膜损伤,改善受孕条件,避免大肌瘤子宫全切和孕期子宫破裂的风险;延长了孕周,减少了早产的发生.
作者:余艳红;龚时鹏;万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构建带信号肽和不带信号肽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探讨该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效率和活性.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总RNA中扩增出PDGF-B的cDNA,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进而克隆至酵母表达质粒pMETB和pMETαA并进行重组子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获得了含信号肽(578 bp)和不含信号肽(340 bp)的编码PDGF-B链基因;构建了PDGF-B的酵母表达载体pMETB-PDGFB1,pMETαA-PDGFB2.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结论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基因酵母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在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作者:杨春露;陈建庭;邓凡;唐焕章;谭小云;罗深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检测RE、正常对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及各级RE患者的H. pylori感染率.选取40例内镜分级B或C级的RE患者,H.pylori阳性及阴性各20例,雷贝拉唑治疗4周后内镜复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RE组、正常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0.4%、28.8%、59.0%、91.5%,RE组感染率显著低于胃炎组和溃疡组,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无明显差异;RE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后, H.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变愈合和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RE与H.pylori感染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陈曼彤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