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幸华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1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合并多囊肝,术前经影像学及家系调查确诊.11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置管.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天.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11例患者尿毒症症状均有改善,平均生存时间为31.6月.1例因腹膜炎拔管重置,1例于透析14个月后转为血液透析治疗,1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患者安全有效,ADPKD患者也可以选择腹膜透析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张英建;张瑞新;熊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区2008-2013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其动态变化,确定高危食品种类,为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程序>>,对各类食品进行随机采样监测,监测指标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孤菌.创伤弧菌.铜绿假单胞菌.阪崎肠杆菌等.结果:2008年-2013年食品食源性致病菌共监测食品1007件,检出7种食源性致病菌共43株,总检出率为4.27%,其中单增李斯特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沙门氏菌1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创伤弧菌2株,阪崎肠杆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未检出.我区以桶装矿泉水和生肉类污染为严重,以2012年阳性率高,为8.38%.结论: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预警,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提供科学指导,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郭勇峰;王敬辉;吉彦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生活质量和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6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5例.两组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相同.干预组在入院即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自理能力(ADL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并比较,并应用抑郁自评表(SDS)和焦虑自评表(SAS)评价两组病人在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抑郁、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治疗后第7天的呼吸困难指数、ADL评分、6MW、抑郁和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治疗可以发生积极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宋赛丽;颜道金;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全面认识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是新生儿医学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早期新生儿抢救存活,降低病死率、伤残率的关键.对早期新生儿危重呼吸病的认识不仅包括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的认识.也还包括对其种类、发病概率与分娩的关系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作者:王晓高;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Det组)和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组(Gla组),治疗3个月.结果:3个月后,两组HbA1C分别由8.8%、8.9%降至7.0%,FPG分别由11.2、10.9mmo/l降至6.2、6 1mmol/l,2hPG分别由13.6、13.8mmol/1降至8.1、8.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5.9%和6.0%,体重增加分别为(1.3±0.4) kg和(2 5±0.3) kg,Det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Gla组(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均可有效控制血糖,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胡柯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安全因素,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医院护理纠纷等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常见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实施应对措施,加强针对性重点监控,预防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有效的医院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医院护理纠纷显著减少,提高护理的护理工作的质量,患者的满意度也逐渐增加.结论:采取有安全效的护理安全措施可以预防护理隐患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宣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医院收治的5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中26例(实验组)采取档案管理+集中宣教+电话/上门随访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体质量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科学地开展社区宣教有利于患者体质量与血糖的有效控制.
作者:白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影响医学检验的相关因素,旨在减少医学检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提升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类似文献和临床实践,在合理、科学的规范基础上对临床检验步骤、方法分析,提出了质量影响因素.结论:医学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至关重要,是保证检验准确性、安全性和科学性的主要途径,但需要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有美规范进行.
作者:翁立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患者安全、环节质量、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护理人员与管理者的普遍关注.胃镜检查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料性.特别是插胃管时的恶心、呕吐、呛咳、返流误吸甚至窒息,胃穿孔、胃出血、心血管意外、麻醉意外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列》第11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其咨询.”[1]这是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规定,也是对病人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的规定.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病人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黄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案和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52例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评价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的满意率,树立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护士的职业范畴得以扩展.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后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恐惧心理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心健康,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的整体水平,保证护理工作的更好完成.
作者:尹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对新生儿心肌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6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出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心肌酶水平的差别,并探讨其及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中度和重度HIE组患儿的AST、LDH、CK、CK-MB和α-HBDH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随着窒息程度的加剧,各项心肌酶指标的数值明显升高(P<0.05);其中24例(40 0%)患儿出现后遗症,而且有后遗症的HIE患儿心肌酶的各项指标仍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肌酶是反映HIE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应用.
作者: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于中毒、缺血、外伤或机体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中枢或外周神经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慢性疼痛综合征,主要包括自发性疼痛、疼痛易感、痛敏和疼痛累积等,通常呈慢性,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这类疼痛对阿片类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反应较差.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其结构类似于神经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200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通过使其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用药,2006年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提出药物治疗神经痛指南再次确定加巴喷丁作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药物.目前加巴喷丁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头痛综合征等.
作者:刘青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DSA的护理.方法:手术方法及护理.结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精心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有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秀壬;李海宁;赖才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取自2009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早衰患者72例为实验组,选取生育年龄的健康人62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Th1/Th2分布.并且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测两组黄体生成素、雄激素以及泌乳素等的水平.结果:两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指标CD3+百分比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指标CD4+百分比比较,P<0.05,有着显著差异,两组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指标CD8+百分比比较,P<0.05.有著显著差异.两纽卵巢功能早衰患者指标CD4+/CD8+比较,P<0 05,有显著差异.蛄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分布调节失衡,可能原因是与卵巢早衰的发生有关.
作者:宋玉霞;李艳;谭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疗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6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型,给予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为:治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灸治疗方法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金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品检验是法定检验机构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监督,它直接影响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质量的分析、定性和行政处理决定.根据检验报告的不合格项目,尤其是中药的检验报告,不分析不合格项目的原因,即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中药,一概依法按假、劣药品进行处理,忽视行政合理性原则,势必会造成中药资源的浪费.为确保药品监管的公平、公正、正确、合理,提出处理检验不合格的中药的处理方式
作者:张加彩;厉福堂;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在预防.同时,中医中药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很大及病情多变,加之受医学发展的限制,未知的医学领域很多,使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可能随时存在和发生.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医院护患之间的关系关于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张育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某患儿,男,6个月,因腹胀5月余就诊.该患儿出生时胎便正常排出,就诊前5个月出现腹胀,呃逆,偶伴有腹泻.无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肠炎?”,并住院给予灌肠等对症治疗.经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详细诊治,遂于上级医院就医.于门诊行腹部B超检查示:降结肠远段狭窄,其近端结肠扩张,并伴有双肾多发结石.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收入院治疗.
作者:曹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1年多来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等,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均病情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发生,但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组病人明显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干预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以及PEFR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实施健康宣教、综合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及呼吸训练等,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汇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