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操作及护理体会

姚亚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操作护理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几年,本院儿科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观察患儿1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90例,成功率为90%.认为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静脉套管针操作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避免SAH复发及再出血,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的64例患者,针对SAH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SA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64例患者,其中治愈50例,占78.12%,再出血9例,占14.06%,死亡5例,占7.81%,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SAH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一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载均衡技术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负载均衡技术在保障HIS系统安全的应用价值,研发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对HIS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与传统模式比较,探究其防护机制和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于传统防护模式,使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护HIS系统安全,解除单一服务限制,可以多台机器同时运行,并可自动排除故障.结论:医院HIS系统安全对医院各项工作运行至关重要,应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这一点,能够使得网络顺畅,自动排爱出故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风后肩痛的康复治疗进展

    肩痛是中风患者早期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病因和病理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效果也不甚理想.近年来,肩痛的康复随着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中风后肩痛常发生在卒中后2~3个月,早在发病后2周[1],多发生在BrunnstromⅡ~Ⅲ期[2].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使患者产生情绪和心理障碍[3-5].中风后肩痛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别,据国外报道为16%~72%,国内报道则为5%~84%[6].

    作者:姜欣;潘冠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相关问题探讨(附39例报告)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维吾尔族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喝水呛咳,咳嗽,咳痰和发热.胸部X光检查表现为吸入部位的浸润影.治疗后治愈7例,反复发作20例,死亡32例.结论:吸入性肺炎是导致维吾尔族老年人死亡和影响其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必须重视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阻断吸入是防治的关键.

    作者:韩美荣;齐琰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近年来,盆腔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根据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目前,临床上应用了新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诊断技术,这提高了妇科盆腔炎诊断的准确性,也给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抗生素不断应用在医疗系统,提高了盆腔炎的疗效,病程得到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刘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各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BG以及HbAlc的这标率(83.3%、80.0%、70 0%)和护理满意度[(903±1.4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制水囊在脑干出血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水囊在脑干出血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脑干出血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两组病人于入院后分别给予气垫床使用,翻身叩背,加强皮肤护理,但治疗组加用自制水囊,减轻皮肤压力,比较分析自制水囊在脑干出血比较危重病人皮肤管理中的应用.结果:自制水囊的应用在减少病人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长期卧床的脑干出血病人,自制水囊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郭雪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为了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12年开始对40名肾病患者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循证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护理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江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用护暖套在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术后的设计及应用

    对12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用医用护暖套,严密观察伤口和末梢循环情况,结果表明使用了护暖套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起到了保暖作用,又利于护理人员及时观察伤口情况,使患者术后伤口出血、血肿及末梢循环障碍等情况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创伤.

    作者:陈莉;吴文君;周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中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74例患者经舒适护理后,生理保持舒适状态,不良情绪得到纠正,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护理前对比,生理及心理具有明显改善,护理满意率为98.6%.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祝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犬伤多人事件调查处置分析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都易感.该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是高发区之一[1].狂犬病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它也是近几年来法定传染病死亡率之首,是可防不可治的传染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犬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犬类伤人事件不断增多,一犬伤多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发生了5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共致伤42,现将5起事件调查处置分析如下:

    作者:付乾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77例,给予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83例,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于治疗使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和用总神经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检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达到好转及有效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物价格相对较高,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议其使用.

    作者:潘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的手术处理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事.近年来,随着晚婚、高龄孕妇增多及国产医学发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肌瘤机械压迫及宫腔畸形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作者:薛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做好门诊分诊工作体会

    门诊分诊,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和窗口单位,其服务质量如何,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给患者以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在医院,患者首先接触到的是门诊分诊护士,他们的言谈举止、人格素质会给患者留下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影响患者就诊时的情绪、心态.因此,研讨门诊导诊趋势于人文动态发展思路,有着实际的临床工作意义.

    作者:刘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七氟烷在小儿CT检查镇静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单纯七氟烷吸入与10%水合氯醛灌肠在门诊CT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年龄在3天-3岁之间的患儿60例,并随机分为单纯七氟烷吸入组(Q组)和水合氯醛灌肠组(L组),每组30例.患儿检查期间采用密歇根大学镇静评分法判断镇静深度,监测并记录患儿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分别记录患儿诱导前(T1)、诱导后(T2)、苏醒时(T3)时的镇静评分以及诱导时间(t1)、检查时间(t2)和苏醒时间(t3).结果:(1)七氟烷吸入组诱导时间为55.5±10.8秒,水合氯醛灌肠组诱导时间为20 7±6.9分钟.(2)七氟烷吸入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水合氯醛灌肠组(p<0 05).(3)七氟烷吸入组全部完成检查,水合氯醛灌肠组有7例患儿因体动而无法完成检查.(4)两组患儿血压心率在麻醉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p>0 05).结论:两种方法在合适镇静深度下都可以安全的用于小儿门诊CT检查,水合氯醛镇静失败发生率较高,七氟烷诱导和苏醒都较为迅速.

    作者:黄小梅;范从海;文成;张奉超;单成静;李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响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功能的相关因素,为延长内瘘寿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情况.结果: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率为30.95%,女性、高龄、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高于其他组别,而头静脉直径大于2.5mm、桡动脉直径大于2mm、规律的锻炼、绳梯穿刺法、内瘘使用寿命短、较低的血红蛋白组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发生率低(p<0.05).功能不良发生于透析期间非手术再速率高于透析间期.结论:女性、高龄、糖尿病是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高危因素,而术前充分评估血管条件、恰当的功能锻炼、正确的穿刺和压迫方式、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大可能避免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生,及时的处理能减少内瘘功能不良的再手术.

    作者:邓剑波;沈莉;史菀萍;吴桂明;张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做好慢病管理提高慢病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慢病己成为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问题,慢病及其并发症也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病死率、致残率很高,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的同时使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能及时筛查出慢病患者并进行规范管理指导,将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展.

    作者:伊新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患儿162例,在抗病毒、降颅压、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A组:大剂量冲击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d,连用3天,依病情变化逐渐减量;B组:小剂量组:甲基强的松龙2 mg/kg.d,连用3天,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细菌感染例数,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住院天数、合并细菌感染例数高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比较未见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可能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延长住院天数.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