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红英

关键词:脑出血,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体会.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其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Barthel指数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61%,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老年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因此给我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存在很多的不良反应.本文简要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了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蔡耿;宋强;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然分娩的孕妇孕晚期心理准备的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自然分娩恐惧感,并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8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44例仅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下降(P<0.01),总产程时间缩短(P<0.01),产后出血量减少(P<0.01),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1).结论:关注孕晚期孕妇的心理护理,澄清其对自然分娩的各种误解,给予持续的专业护理,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认真做好产妇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稳定产妇的情绪,充分发挥产妇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春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将健康管理概念融入疗养文化的探索研究

    随着对健康的理解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医疗外的因素越来越占据主要因素.本文从文化的价值观为核心,探讨将良好的疗养文化和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相结合,利用疗养院良好硬件和人力资源,建立起一套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疗养、健康教育、健康追踪、健康督导和导医陪诊等为一体的新型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一种由医疗向外发展延伸的有关健康的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吴剑锋;边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如何当好一名病区的护士长

    护士长是医院的基层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和实践者,是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要与患者、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后勤部门打交道,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其自身素质高低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因此,只有处理好与患者、医生、护士、护技、后勤 、副护士长等的关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才能当好一名病区的护士长.

    作者:韦升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3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分析原因,并总结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营养性低钠血症患者5~7天后血钠恢复正常,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7~10天血钠恢复正常,DI(尿崩症)患者3~5天后血钠回复正常,CSWS(脑盐低耗综合征)患者5~8天后血钠升至正常.结论:严密监测电解质及病情变化、正确补钠补液是纠正低钠血症的关键.

    作者:周云;闫晓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9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惠儿和同期就诊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外周血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对比两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蛄果:观察组MP-IgM阳性率5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两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联,对于喘息性支气管炎应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以便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支原体感染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宋兵;孙宏伟;朱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职眼视光技术教育教学的思索

    中职眼视光专业教学是培养眼视光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突出市场岗位需求,对接验配工作实际是其基本要求亦是难点所在.实践证明,建立高质量眼视光教学模式,实施校企联合,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对中职眼视光专业的教学大有裨益.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患儿59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果糖二磷酸钠(FDP)对照组,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果糖二磷酸钠100 ~ 250mg/(kg·d)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给予磷酸肌酸钠0.5g/次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7% (X2 =3.082,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循环改善、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恢复、心肌酶谱恢复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高晓旭;郝健;李春平;黄淑芹;张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究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

    目的: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所收集的59例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治疗方法,使用普通的药物治疗,进行常规化验检验,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催醒、营养神经和防止并发症等药物,同时使用心电监测、颅内压监测或者是头颅CT等化验检查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现,在观察组的29例患者当中,有20例是治疗结果良好的,中残的有4例,重残有3例,死亡2例,恢复良好率达到82.8%,死亡率为6.9%.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当中,良好的有15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66.7%,死亡率为20%.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该做好急诊处理,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环节;其次,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要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艾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严格按照卫生部“两规一标”,建筑布局合理,工作流程科学,岗位职责健全,操作规范.结果:保证无菌物品的优质供应,防止了因灭菌不合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结论: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化,确保了无菌物品的终末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凌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占住院人数的33.6%.其中男女比例为3∶2,患者患病高峰期为22-39岁.在患病原因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占首位,占58.18%.受伤的类型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等.结论:男性青壮年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作者:任涛涛;周淑君;李爱群;王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消毒监测检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之探讨

    卫生细菌检验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的不确定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科学发展和检验技术进步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检验数据质量高低需要得到规范、评价和承认[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在《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以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3-2009》附录A标准中都有描述;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检样品中细菌污染的状况,在检测操作的每一过程都是关键的一环.本研究拟结合工作实践,对这三个标准中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浅见,以供商榷.

    作者:张梅;程小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8月收治的2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CR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西妥昔单抗与奥沙利铂/5-FU/FA化疗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毒性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西妥昔单抗连续6周用药,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7例,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达到55%;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性反应为3到4度的痤疮样皮疹、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虚弱,2到3度白细胞下降,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中可提高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切耐受性较好,毒性反应少.

    作者:李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促使病人增进和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救的相关健康知识.方法:对15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效果.结果:病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能力明显提高,自我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确实能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优化护士的整体形象.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一芬太尼PCEA在可行走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可行走无痛分娩中PCEA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采用0 2%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药液PCEA,与正常平产对照组比较.观察产程(T1、T2)、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满意人数、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能明显缩短产程(T1、T2),满意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pgar评分、产妇转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一芬太尼合用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母体和新生儿影响小.

    作者:李瑞娥;喻新;胡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匹多莫德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153例报告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以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3例,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一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85.6%.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可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BDNF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DEACMP患64例,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后者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 BDNF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较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BDNF可能参与了DEACMP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并不能反映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武莉娜;许国栋;黄艳芬;冯素萍;杨纯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患者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在围术期采取的相关护理.方法:全部患者均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配合采取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全部患者的NIHSS评分均出现下降,患者经过随访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患者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在围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炎琥宁和病毒唑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比较

    目的:比较炎琥宁和病毒唑在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儿资料,均予以抗感染、补液、止咳化痰等治疗基础上,根据静脉使用炎琥宁或病毒唑的不同将上述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经过5-7天治疗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三类;将痊愈、有效的患者均视为治疗有效,通过治疗有效率比较炎琥宁和病毒唑辅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同时通过用药不良事件的记录评价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2%,p值小于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炎琥宁及病毒唑均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儿童社区性肺炎症状,但炎琥宁在疗效方面更优于病毒唑.

    作者:朱纯贵;朱红;夏明毅;蒋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种保健食品胶囊增强免疫力功能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保健食品胶囊对小鼠的增强免疫力作用.方法:胶囊内容物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按0.2ml/10g.BW灌胃30天.结果:迟发型变态反应中,中、高剂量组小鼠攻击前后足趾厚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中,低、高剂量组小鼠半数溶血值(HC50)高于对照组;NK细胞活性测定中,中、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该保健食品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作者:凌芳;李鸿彬;白晓丽;李长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