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旭;郝健;李春平;黄淑芹;张可
目的:通过对产后出血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35667例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出血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2011年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产妇为对照组,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2011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2%,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50%,2012年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2011年(x2=22.45,P=0.000),产后出血常见原因为宫缩乏力66.3%,其次是胎盘因素20.49,产道损伤3.3%,凝血功能障碍1.1%.结论:加强对早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识别及早期预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孕产妇保健非常有重要.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近年来国产期保健的开展.发生临床胎位性难产的概率越来越低.但头位性难产比例却日渐增多,这对母婴安全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为了确保分娩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头位难产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微创外科手术又被称为“钥匙孔手术”.它是通过在病人身体上开几个小口,把监视镜头伸入,用特殊器械代替医生的手,然后再通过观看电视屏幕来完成的手术.微创外科手术治许多病症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所以,正确认识微创手术,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医疗价值
作者:赵宝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是社区56例高危孕妇管理以及结局.方法:抽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中心接受孕产妇管理的妊娠高危孕妇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孕妇诊断手册和社区管理患者记录手册.结果:高危孕妇中存在胎位不正的例数为25例,产前流血例数14例,缺铁贫血17例.结论: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则、缺乏营养、锻炼较少,从而引发在妊娠过程中孕妇羊水增多、早产、巨大儿等病症出现,因此要重视高危孕妇管理分析.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 AST)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分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4组,各选取120例,测定AST和m-AST值与正常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各观察组的AST和m-AST的测定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有助于对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破坏的评估,又可作为肝脏、心脏等器官疾病预后计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就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接受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差异显著(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差异显著(P<0.05).结论: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茹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如皋市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13年如皋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随机抽样178份食品样品和250份餐具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食品样品总合格率74.16%;高风险食品合格率为65.63%,合格率由低到高分别为:鲜榨果蔬汁、凉拌菜、熟肉制品、盒饭、非发酵豆制品.以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超标为主.餐饮具消毒合格率为76%.结论:高风险食品样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加大制裁力度,提高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确保广大消费者能吃上卫生合格的安全食品.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浅谈新形势下公共卫生领域预防医学方面人才的培养问题.
作者:姜宇;陈卫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出现.方法:在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11月接收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的6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38例,女患者为22例,年龄区间为55-86岁;高血压病史存在者有35例,动脉硬化存在者14例,两项合并存在者11例.通过对这些病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讨治疗现状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这60例患者进行护理和康复治疗,其中出现肩手综合征的有6例患者,出现4例患者缺乏自理能力,50例无任何并发症.结论:通过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来合理的分析其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甘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观察组予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d、奥氮平2.5~5 mg/d,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和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79.3%、对照组显效率为67 9%,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可以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单纯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徐涛;荀福广;张卫东;宋奕;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卡托普利为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卡托普利的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其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笔者对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贝力克孜·麦麦提;买尼沙木·亚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而制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滋补三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阿胶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程.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证的治疗.阿胶的现代研究较多,现就其化学成分研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侯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乳腔镜辅助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在乳腔镜下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术前做好护理及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术后认真回访.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护理及术后回访是乳腔镜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陈春燕;黄頔;毛丽娜;韦金翠;黄冬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寻找可以有效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归类分析与研究工作,并用x2检验对所获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的原因与环境、遗传以及孕妇自身的患病情况、生活习惯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结论:在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的过程中,产前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孕妇应该尽量对环境中存在的致畸因素进行避免,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愉悦的精神.
作者:曹澧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VEGF和PⅢNP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VEGF和PⅢN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心功能亚组间VEGF和PⅢNP水平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EGF和PⅢNP水平是反映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程度有价值的检测指标,VEGF和PⅢNP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韩立波;赵景军;汪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长效避孕工具,但可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嵌顿与异位,我站从2006年至2013年来经X线诊断或手术证实3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6例中有18例于哺乳期及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13例在县服务站放置,10例于放置后2个月至2年内妊娠.14例节育器异位于盆腔内,其中子宫直肠窝9例、膀胱子宫腹反折处2例、阔韧带内2例、与大网膜粘连1例.
作者:德吉旺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等对过敏性鼻炎进行概述,提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杨建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对卡介苗的储存,接种前、后各个环节的分析,提出如何加强疫苗储运管理,严格掌握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技术创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降低风险,提高接种工作的质量,真正做到安全接种.
作者:王维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药学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药学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是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本文综述了药学礼仪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其价值.
作者: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60例脑外伤癫痫患者的资料,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配合药物治疗,保证急救的有效性.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及病情观察,60例患者癫痫发作均得到很好的控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加强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外伤后癫痫发作.
作者:肖莹莹;孙海燕;张晓芹;邹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