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减压

高艳华

关键词:胃肠减压, 护理技术操作, 外科,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各种类型, 手术后, 肠梗阻, 食管
摘要:胃肠减压是外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及食管、胃、肠等手术后.现将我们在从事外科护理工作期间,对胃肠减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螺钉内固定与双极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螺钉内固定与双极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4例年龄超过65岁的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进行比较,其中56例行内固定,98例行股骨头置换,随访周期少12个月.分别分析一年死亡率、二次手术例数以及第3和第12个月患者疼痛、满意率等评估.结果 与骨折螺钉内固定术相比,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将给患者带来较低的再手术率、更少的疼痛感觉、更好的手术满意度、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死亡率没有差别.结论老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应行股骨头置换治疗.

    作者:袁先发;龚保军;风晓翔;窦强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某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共500例,其中发生颅内感染75例,收集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为年龄、开放性伤口、术前GCS指数、手术时间、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多次手术、其中脑脊液漏、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内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众多,与患者伤情直接相关,伤口开放者并发几率相对较高,而脑脊液漏、年龄是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起到减少暴露操作、降低手术时间的作用,能有效抑制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评价乳癌手术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乳癌手术患者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和追加胺酮组(KK组).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要求镇痛的次数和拔管后12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VAS评分则有统计学差异,KK组明显低于K组及C组,C组患者要求镇痛明显早于K组,三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对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肌腱离断伤早期处理(附十二例报告)

    肌、跟腱离断伤在四肢外伤中较为多见,在基层由于受一定条件限制,不能较正规系统的治疗,致使部分肌、跟腱离断伤愈合后,也影响指、趾或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严重者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笔者曾处理过数例肌、跟腱离断伤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基层同道共探讨.

    作者:吴新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研究,了解病人的期望与感受,从而更有效的改进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10个临床科室首次住院一周以内的患者随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共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主动参与意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业务水平等方面.结论: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医院服务体系.

    作者:张娟;姜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之后,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占住院人数的33.6%.其中男女比例为3∶2,患者患病高峰期为22-39岁.在患病原因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占首位,占58.18%.受伤的类型包括:上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等.结论:男性青壮年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其中交通事故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作者:任涛涛;周淑君;李爱群;王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1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合并多囊肝,术前经影像学及家系调查确诊.11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置管.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天.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11例患者尿毒症症状均有改善,平均生存时间为31.6月.1例因腹膜炎拔管重置,1例于透析14个月后转为血液透析治疗,1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患者安全有效,ADPKD患者也可以选择腹膜透析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张英建;张瑞新;熊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化止血饮对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生化止血饮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负压吸宫组、单纯药物流产组、益母草组、生化止血饮组,得到的新鲜蜕膜组织后,通过免疫组化对各组蜕膜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面积.结果:生化止血饮组能显著降低PR的阳性表达,与单纯药流组、负压吸宫组及益母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生化止血饮组的细胞凋亡面积显著增加,与单纯药流纽和单纯药流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止血饮能增加蜕膜细胞凋亡面积,促进药物流产蜕膜细胞凋亡,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

    作者:郝松莉;马红丽;于燕;王秀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A199及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CA125、CA153、CA199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卵巢癌早期(Ⅰ和Ⅱ期)的患者6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CA125、CA153、CA199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CEA水平,同时设健康对照组70例.比较分析CA125、CA153、CA199及CE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各指标的差异.结果: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7.56%)高于单个指标检测.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2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CA125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99对黏液性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浆液性腺癌的检出率,CA153、CEA在两者中的检出率差别不大.结论:CA125、CA199是卵巢癌早期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但对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卵巢癌,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其检出率.

    作者:曾赛田;郭亮;刘世凯;高洁凡;张亮;高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价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入我院就诊的1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止咳糖浆.两组患儿其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药相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经X2检验P0 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均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姑丽尼沙·巴拉提;古丽齐曼·艾尔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并对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脑膜癌病、肿瘤性和出血性等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脑膜脑炎和脑病等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等疾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燕;宋斌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总结与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30例感染控制,加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和有效的护理患者充分药物止血的方法.结果:30病人住院时间是15~28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7天,治愈率100%.结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改善生活质量的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商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胸片的血液动力学鉴别诊断分析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是肺动脉段突出中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多普勒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突显其重要作用,但若能准确认识异常影像,运用血液动力学推理分析,X线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来源于某院一例拟诊为“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的病例,进行血液动力学-影像鉴别诊断推理分析如下,以资借鉴.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200例具有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此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服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鼻炎康片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优于一般的治疗鼻炎的方法,具有治疗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如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得到更好的妊高症治疗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硫酸镁治疗妊高症,观察组取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7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可有效提高妊高症治疗有效率.

    作者:赵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面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15例基本治愈,5例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11例基本治愈,6例完全缓解,总有效率为75.86%,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明显,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全面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秦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疗效观察

    上皮性卵巢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多数对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敏感,但约50%的完全缓解病例会出现肿瘤复发,预后差,现对我院2008-2012年以来用异环磷酰胺联合依托泊苷治疗的36例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析,以探讨其疗效.

    作者:曾赛田;郭亮;刘世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0年医院财务情况分析

    2010年在医院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彻底转变医疗作风,秉承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财务收支情况分析1.1 收入情况分析1.1.1 2010年科室收入增长超过30%的科室说明:一是科室细化.口腔颌面外科从口腔科中独立出来,收入分别增加88.71%和68.70%.这些科室积极开展新项目,多层次全方位扩展了医疗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洪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与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参与式”教学,又称“合作式”教学或“协助式”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有效的方式达到学习、培养为目的.本文阐述外科护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参与式教学及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是哪些.

    作者:刘丹阳;张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致管腔狭窄程度的64排CT的研究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检查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致管腔狭窄程度上的应用效果.方法:63例患者均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CTA检查显示局部管腔狭窄程度(53.1±12.8),大于CAG检查的(22.4±17.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诊断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敏感度为80.9%、特异度为41.2%、阳性预测值为36.5%、阴性预测值为91.4%、准确性为50.6%.结论:CT血管点像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诊断钙化斑块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以作为大众筛查冠心病的手段.

    作者:王永存;马献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