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海燕;宋斌斌

关键词:玻片, 离心沉淀法,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诊断, 感染性脑膜炎, 脑膜脑炎, 鉴别诊断价值, 检查方法, 感染性中毒性脑病, 离心沉淀仪, 预后评价, 应用价值, 脑膜癌病, 明确诊断, 临床, 检查结果, 寄生虫性, 非感染性, 病情监测
摘要: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我院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并对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脑膜癌病、肿瘤性和出血性等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脑膜脑炎和脑病等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炎、脑炎和脑膜-脑炎等疾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潜血两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RBC)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对4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立即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66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24例.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的有12例,镜检无红细胞的有198例.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作者:李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浅谈超声医学在胎儿发育异常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超声对胎儿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分娩的72例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2例产后畸形胎儿当中,产前得到诊断的共计有58例,另外还有14例漏诊,达到了83%的畸形检出率.胎儿畸形被超声诊断出来的共计有14例属于两种以上复合畸形.结论:对胎儿发育异常进行检查的首选方法就是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瑞碧;陈琦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方法: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危及孕妇生命,严重影响胎儿生长,甚至导致早产死胎.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发生的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治疗与护理,早诊断,早治疗,提前做好护理预案,并严格实施将孕妇与胎儿的保护性治疗和护理做到好.结果:4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患者3例治愈或好转,1例转院,3名新生儿存活,1例胎儿引产后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尽早治疗,同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预案及实施,能大程度的保护好孕妇及胎儿.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理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护理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融洽了护患,医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陈碧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相关问题探讨(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30例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缓慢起病者居多(60 0%),气胸症状及体征多不典型;以开放性(或称交通性,50.0%)、闭合性(或称单纯性,36 6%)为多见,同时双侧气胸发生率高(20 0%),并发皮下气肿(33.3%)、纵隔气肿(26 2%)、呼吸性酸中毒(30 0%);确诊28例,误诊2例(误诊率6 6%);治愈26例,死亡4例(死亡率13.3%).结论:尘肺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肺功能多较差,对积极的剖胸或胸腔镜手术耐受性差;误诊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弘;张建立;胡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卡通平台在医院的应用和体会

    本文介绍了我院一卡通系统平台的建设情况,项目内容是包含了停车场、门禁、考勤、消费、电梯、巡更、通道管理的智能一卡通管理控制.这个系统涉及到职工生活工作的多个方面,良好的使用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技术,一卡通技术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沈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2013年度19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外在因素引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19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1例ADR中大于60岁老年患者81例(占42.4%);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有171例(占89.5%);涉及用药品种以抗菌药物多,有64例(占33.5%);其次是中药制剂,有56例(占29.3%).累及气管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常见有62例(占32.5%);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加强对患者用药过程的观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坚持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的原则,降低ADR的发生.

    作者:杨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消毒监测检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之探讨

    卫生细菌检验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的不确定问题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科学发展和检验技术进步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检验数据质量高低需要得到规范、评价和承认[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在《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以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3-2009》附录A标准中都有描述;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真实准确地反映所检样品中细菌污染的状况,在检测操作的每一过程都是关键的一环.本研究拟结合工作实践,对这三个标准中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浅见,以供商榷.

    作者:张梅;程小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活事件因素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重要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因素对2型糖尿病防治的影响.方法:对16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随访研究分析.结果:受生活事件影响66.7%的患者血糖值较事件发生前明显增高.结论: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治疗药物不变的情况下,生活事件的安然发生合使病情加剧,使患者自身的血糖水平显著增高.

    作者:郭英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调查

    目的:了解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现状,提高职业防护水平.方法:2009年对我市口腔科医务人员87人,参考WHO提供的调查表设计的问卷和访谈形3%行了调查结果:医生、护士、技工等医务人员在常规操作中戴手套、口罩、帽子、穿防护衣、戴防护镜的人数普遍偏低,达到Ⅰ级防护的医务人员34人,占总数的39%:Ⅱ级防护的医务人员21人,占总数的24%;Ⅲ级肪护的医务人员32人占总数的36.8%;结论:我市口腔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淡薄,需进一步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严红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3年精河县妇幼卫生年报分析报告

    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精河县妇幼保健院积极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贯彻实施“一法两纲”,依托国家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充分保障妇幼保健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各项服务指标逐年向好,现对2013年精河县妇幼保健服务主要指标简要分析.

    作者:韩红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心疾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48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 AST)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分肝硬化、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4组,各选取120例,测定AST和m-AST值与正常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各观察组的AST和m-AST的测定值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肝脏、心脏疾病测定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有助于对肝细胞和心肌细胞破坏的评估,又可作为肝脏、心脏等器官疾病预后计价的重要指标.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喜炎平注射液的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是从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总内酯结晶.近年来临床应用和报道较多,广泛用于各种系统疾病的治疗.现概述如下.1 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总内酯.其主要作用有:①抗病毒作用: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等有灭活作用.②抗细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③提高免疫能力作用: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加细胞免疫力.④保肝利胆作用:可使分泌胆汁恢复正常,从而抗胆汁淤积,提高细胞活力.⑤抑制炎症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症渗出物.

    作者:李保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预防接种的漏种调查及干预措施

    为了提高儿童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在学校建立一个预防传染病的免屏障,减少学校相应传染病的发生,防止出现暴发疫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维持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我们对社区6所学校新入学的每位儿童进行了现行扩大家免疫规划所有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现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所有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含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A群、A+C群)、甲肝疫苗.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AION的患者54例6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查视力、眼底、视野及视盘OCT.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例30只眼.治疗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行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2mg,治疗时间4周.随访观察3个月.期间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各项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力、视野、视盘各方面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两组间的效果.结果:治疗组视力提高者26只眼(86.67%),对照组视力提高者19只眼(6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5).视野检查显示治疗组dB值提高者26只眼(86.67%),对照组dB 值提高者18只眼(6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8,P>0.05).OCT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24只眼(80%);对照组有效14只眼(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可促进患者视功能的恢复,减少视野损害,减轻水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杜敏;邵玲;闫淑;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纳米流动树脂联合氢氧化钙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纳米流动树脂联合氢氧化钙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磨牙髓室底穿孔患牙78例,随机分成2组,做严密的根管治疗,之后分别用纳米流动树脂联合氢氧化钙、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修补髓室底,2组均定期复查.观察临床效果及X线片结果.结果:2年后复查,两组在治疗磨牙髓室底穿有效率分别为82.05%和87.18%,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 755).实验组内以及对照组内穿孔直径<2mm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穿孔直径≥2mm时的有效率(P值分别为0.012,0.047).同时医源性穿孔的疗效明显优于龋源性穿孔(P=0.026).结论:应用纳米流动树脂联合氢氧化钙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两种修复材料经济、操作方便,利于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巍;张书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秋冬季婴儿腹泻常见的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作者:孟春丽;张志萍;褚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治疗效果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全面整体护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再发率为2.5%,对照组为10.0%,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整体护理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与压抑的症状,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率,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通乳络方治疗缺乳气血亏虚型150例临床观察

    胃的:观察通乳络方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5例,用通乳络方治疗;对照组75例,用生乳汁糖浆治疗.蛄果:治疗组总有效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蛄论:通乳络方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胜春;赵学刚;祝佩芹;于伟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48例临床分析

    2001年4月-2011年11月我科共诊治小儿房室传导阻滞(AVB) 48例,现对其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Ⅰ度AVB 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6个月-14岁.原发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17例,急性感染12例,(肺炎5例、肠炎4例、菌痢3例),肾病宗合征1例,风湿热2例.7例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血钾2.10-3.4mmoL/L).Ⅱ度AVB 5例,男2例,女3例,年龄3-11岁,其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低血钾(血钾1.76mmoL/L)1例,听诊均有心音低钝,EKG表现为Ⅱ度Ⅰ型AVB 3例,Ⅰ度AVB 2例,低血钾者均有相应心电图.Ⅲ度AVB 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12岁,其中先心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3例,中毒性心肌炎2例,临床表现为眩晕、乏力、气短,均曾发生阿一斯综合征,听诊表现为心率慢、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作者:韩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