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的护理体会

谈开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症状, 柯萨奇病毒, 医院就诊, 低热, 低龄儿童, 婴幼儿, 潜伏期, 感染率, 传染病, 临床, 腹痛, 发病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柯萨奇病毒,另一类就是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EV71型病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发病前的症状与感昌相似,容易被忽视,其潜伏期一般为3-5天,常伴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躯症状,患几因哭闹、拒食、低热等症状而来医院就诊,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手足口病从每年的四五月份开始,七八月份高发.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艺术初探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过程,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讲课是教师基本、重要的教学手段,讲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是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以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教学艺术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张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我院自2010年-2013年门诊及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糖皮质激素、止痛剂、阿昔洛韦及神经营养剂等药物,治疗组在运用上述药物基础上辨证论治予火针、中药汤剂、及自制外用药物(云南白药、阿昔洛韦乳膏、地塞米松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混合)涂患处,同时采用中药熏蒸疗法,两组以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4例,有效率88.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优于单纯西医.

    作者:薛生辉;黄志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体会

    目的:总结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分析我院医学影像科对2012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478例夜间急诊危重患者行CT增强扫描的特点、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多数患者情绪不稳,常有焦虑和恐惧心理.要求CT室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具备熟练的抢救知识及心肺复苏经验,能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掌握相关的心理护理知识.结论:对夜间急诊危重患者CT检查时精湛的技术和心理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金娟;姜玲;张学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预防与探讨

    近年来,随着脑瘫患儿的逐年增多,综合康复治疗项目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康复,营养脑细胞药物静脉点滴,肌内注射,穴位皮下封闭注射,针灸治疗等己成为必不可少的康复项目.然而,在这大量的针刺操作过程中,由锐器损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大量研究证实,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锐器损伤后血源性感染传染病的危险远大于其他途径,而目前对于锐器损伤引起的这些疾病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一旦感染上疾病就意味着家庭、工作、生活的改变.因此,康复治疗人员应对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高度重视.

    作者:禹德辉;韦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实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86.67%(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贝复济外敷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溃疡愈合时间较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华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事件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组患者67例,健康对照组30例,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8例,稳定斑块组16例,不稳定斑块组43例,所有受试者测定RDW值.结果:①脑梗死组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RDW值分别为12.43±0.66、12.49±0.48、13.38±0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RDW值明显增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可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庞荣;李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在痛风康复中实施护理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心里护理护理,可以通过一些积极乐观事例特殊列举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护理方面,教育患者避免进食含嘌呤高的饮食,多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各类蔬菜等,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通过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结论:健康教育是不需要费用,经济,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在痛风疾病康复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LEEP、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LEEP、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80例,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资料、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愈率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受影响较少,适合在临床进行应用.

    作者:陈功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

    目的:制备氧氟沙星滴眼液.方法:对氧氟沙星滴眼液处方中的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进行选择.结果: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处方为:氧氟沙星3g,硼酸10g硼砂1 5g,氯化钠2g, 5%苯扎溴铵溶液2ml, 0.1mol/L盐酸适量,注射用水加至1000ml.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满足药典要求.

    作者:巴红娟;杨翠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程度.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化疗的全过程,可以减轻化疗反应的症状,降低患者不适程度.本文罗列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荣;程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耱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在治疗期间只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加强健康教育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各指标、健康知识知晓度均明显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对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度,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观察及体会

    目的: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如让患者多饮水、通风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比如给患者进行合理给氧和雾化吸入等.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时间以及胸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和成长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意义及举措

    护士的核心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是一种差异化发展的良性结果,良好的护士核心能力既有利于护士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业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护理技能视屏,实现国家的技能振兴战略.本文重点从护士核心能力概念着手,重新梳理并阐释了护士核心能力的内涵问题,通过对发展核心能力必要性的分析,本文后给出了提升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三点举措.

    作者:李静霞;郝冬梅;杨筑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子宫肌瘤手术的比较

    目的:用0 5%的等比重腰麻液与0.5%的重比重腰麻液在子宫肌瘤手术行子宫全切时麻醉的效果比较,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方法:选择80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ASA Ⅰ-Ⅱ级,一般情况良好,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气管炎等病史.随机分组A组(等比重组)腰麻用药:0 75%的布比卡因+生理盐水1ml混合后缓慢注入.B组(重比重组)腰麻用药:0 75%的布比卡因2m1+10%的葡萄糖1ml混合后缓慢注入.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及麻醉平面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和恶心呕吐的例数明显高于A组,及麻醉平面明显广于A组.结论:0 5%的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行子宫全切术时更平稳安全.

    作者:王树青;裴进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ICC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是经外周浅静脉,循着静脉的走向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技术.因为其操作时间短,操作简单,穿刺部位多,创伤小,痛苦少,不限制患儿肢体活动,同时不易造成外渗引起局部坏死,方便护理,保留时间长的优点已广泛应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因为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因为生理病理因素需要长期给予静脉用药及静脉营养支持,此法不但有效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作者:白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 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静脉溶栓(rtPA)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临床路径程序进行诊疗护理,对照组28例按常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开始溶栓时间,治疗前、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并发症例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溶栓开始时间实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以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而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实验组也少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实践中操作性强,效率高,使救治流程更为科学、实用,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

    作者:徐伟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成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危机的情况,心肺复苏也是临床上困难的问题之一,其效果直接决定着病人的生死存亡.现对心跳骤停32例进行分析,以找出复苏成败的原因,提示相应的抢救护理对策,提高复苏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一般情况:32例患者,男24例,女8例;年龄小6岁,大79岁;16岁以下4例,16~60岁20例,60岁以上8例.

    作者:李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9例

    目的:探讨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29例手指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沿手指近、中节背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行走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时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29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超;马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方法探析

    目的: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探讨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版)》规定的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流程,探索多种方法,对2013年登记在册的73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732名规范化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313人空腹血糖值<7.0mmol/L,稳定率为42.76%.结论:乡镇卫生院探索多种方法,加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患者病情稳定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并发症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罗保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医院供应室集中管理模式持续质量的应用

    目的:对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的改进,增进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方法:对供应室的质量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积极做好预防和改进工作.结果:在对供应室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供应室的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灭菌适量和发放质量的合格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不断提升质量,控制院内的感染,减少手术器械污染的扩散,使供应室的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将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作者:刘笑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