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娟;姜玲;张学忠
目的:探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锁式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对照组采用传统使用牙垫加胶布固定法,观察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气管插管移位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移位率.
作者:晏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住院高尿酸血症伴高血脂患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自2012年1-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高尿酸者100例分两组做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36-68岁,并以尿酸、血脂正常的人群100例为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2-65岁.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中的TG(甘油三脂)、TC(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的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并且是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曹学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信息化系统在产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开发了产科护士培训系统,该系统结合产科护士专业的特点,从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等对护士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结论:产科护士培训系统有助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使产科护理培训更加科学化、统一化、系统化.
作者:徐友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妇女临床症状的影响,帮助更年期妇女度过更年期这个“不平凡”的时期.方法:设立专科门诊及加大更年期知识的宣传及护理干预.结果:50例更年经期妇女接受护理干预后都能正视更年期的反应,根据不同症状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付礼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医学临床中,经常需要对血液进行生化检验的标本分析.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多种,直接或间接影响病症的诊断.因此,准确分析血液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了移动护理工作站当前的实施情况,指出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旨在提高医院在这方面的应用水平,起到借鉴与引导作用.
作者:陈梁华;朱伯平;李翊泉;陈智;刘宇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10年在医院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彻底转变医疗作风,秉承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财务收支情况分析1.1 收入情况分析1.1.1 2010年科室收入增长超过30%的科室说明:一是科室细化.口腔颌面外科从口腔科中独立出来,收入分别增加88.71%和68.70%.这些科室积极开展新项目,多层次全方位扩展了医疗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王洪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的助产及产房护理方法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对早产儿如何助产的方法以及产前产后的护理方法我们分成2个实验组,一组为40位早产儿,一个组别采用对早产儿如何助产的方法以及产前产后的优质护理方法,我们称之为治疗组;另一个组别采用常规助产及产前产后护理方法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早产儿的存活率为77.5%,对照组早产儿的存活率为65.0%;治疗组早产儿及产妇的生病概率为75.1%,对照组早产儿及产妇生病概率为86.9%.结论:在当下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普遍低下的状况下,早产儿助产的方法以及产前产后的优质护理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这种方法应得到普及和应用.
作者:袁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从以前的70%下降至目前的10%以下,较前明显下降.现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情况阐述如下.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1.1胃肠疾病.1.2胆道系统疾病.1.3全身性疾病.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2.1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判断 (1)出血部位:确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如内镜呈阴性结果,又无呕血症状,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性大,需进一步作其他项目检查.(2)出血量的估计:①一般估计.②根据症状估计.③根据脉搏估计.④根据血压估计.⑤从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⑥其他判断指标:(1)血象,(2)尿素氮,(3)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作者: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贯彻优质外科护理服务理念,开展优质外科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深刘理解优质外科护理服务的内涵,依据详细的外科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转变观念和行为,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结果:通过开展优质外科护理服务,加快了患者恢复速度,提高了患者时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外科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明确了优质外科护理服务的内涵.
作者:范惠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强力控释续骨贴促进踝关节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1年2月,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80例,同时外敷控释贴.疗效评价根据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在术后3,6,9个月时对患踝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在6个月以后高于对照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控释贴能有效促进踝关节骨折的愈合.
作者:余堃;李玉奎;孙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46例则给予单纯氨茶碱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增加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总有效率,增加呼气流速,效果显著.
作者:张至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四物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9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莘尚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原发性阑尾肿瘤在外科临床中属少见病,由于缺乏临床特异性状态.体征等.临床表现与急.慢性阑尾炎及其相似,并且常合并为阑尾炎,因此及易混淆被误诊.阑尾肿瘤主要分为类癌.腺癌和囊性肿瘤三种.并且大部分阑尾肿瘤都可行阑尾切除术后治愈.本人近30年来手术治疗22例阑尾肿瘤患者.并对这22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邱明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肥胖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血压肥胖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均给予饮食、心理理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38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血压稳定、体重明显减轻,身体状况良好.结论:通过联合应用饮食控制、药物、心理教育、运动疗法等方法对控制肥胖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失语患者循证护理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康复组的患者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实施系统性的循证护理康复方案,整个治疗期为28天.患者入院及患者治疗结束后,痉挛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日常语言表达评价使用Barthel指数评价.结果:经过28天治疗,康复组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经过治疗和循证护理康复后,在运动功能、日常语言交流、偏瘫肢体痉挛评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康复对脑卒中失语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功能预后.
作者:朱侠;任晓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检索CNKI和PUBMED,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作用、降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病毒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作用、抗细菌作用六个方面阐述马齿苋的药用价值.
作者:陈春丽;崔道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肩痛是中风患者早期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病因和病理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效果也不甚理想.近年来,肩痛的康复随着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中风后肩痛常发生在卒中后2~3个月,早在发病后2周[1],多发生在BrunnstromⅡ~Ⅲ期[2].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对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极为不利,使患者产生情绪和心理障碍[3-5].中风后肩痛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别,据国外报道为16%~72%,国内报道则为5%~84%[6].
作者:姜欣;潘冠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对自身胞内受损伤的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等进行吞噬降解的异化过程.在衰老的细胞中自噬活性下降,提示自噬在调节衰老及衰老相关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衰老衰老作为广泛涉及每一个器官和组织的慢性改变,是一个复杂和渐进的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衰老的普遍性、内因性、、进行性及有害性作为衰老的标准已被普遍接受.现有研究认为,衰老是DNA退化、饮食精神因素、干细胞衰退、衰老基因活跃等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但仍未形成统一的衰老理论.
作者:刘秀娟;陈香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人们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职业病对于健康危害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因此控制各种职业病的发生,保护人类健康非常关键.职业病通常是指自身职业存在危害因素引起的各种特定的疾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有毒物质、粉尘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有职业病的患者,通常会存在多种心理障碍,从而对治疗与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针对性的做好职业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本文主要从职业病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以及职业病的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帮助患者建立起利于康复与质量的佳心理状态.
作者:杨桂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