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红娟;杨翠竹
目的:观察劳淋汤治疗女性糖尿病患者反复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碱化尿液,胰岛素常规调整血糖.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配合劳淋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疗程均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劳淋汤加减治疗女性糖尿病患者反复尿路感染有较好疗效.
作者:孙红;曹茂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减补阳还五汤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予以加减补阳还五汤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指标为术后第8天行DVUS检查,观察DVT的发生率;安全指标为血小板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DVT阳性3例(5/32,15.6%),对照组DVT阳性7例(7/32,21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血小板、凝血指标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加减补阳还五汤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低分子肝素钙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作者:康俊峰;张斌;陈健;刘晓峰;张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对健康的理解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等医疗外的因素越来越占据主要因素.本文从文化的价值观为核心,探讨将良好的疗养文化和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相结合,利用疗养院良好硬件和人力资源,建立起一套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疗养、健康教育、健康追踪、健康督导和导医陪诊等为一体的新型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使之成为一种由医疗向外发展延伸的有关健康的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吴剑锋;边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我院ICU2011-06~2013-06共收治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73例,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29例,年龄40~82岁.其中症状缓解59例,未缓解自动出院10例,死亡4例.经血气分析,均诊断为呼吸衰竭.2 护理2.1 严密观察病情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2)定时检查各种管道有无漏气及脱落、扭曲.确保吸氧、输液等管路的通畅.(3)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口唇及末梢颜色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根据缺氧程度调整氧浓度.(4)根据患者的自觉舒适度可选半卧位、坐位、平卧位.
作者:靳建玉;马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防患于未然.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钱淑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应用枸杞子治疗紫瘫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多类肾小球肾炎取得一定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研究.应用枸杞子治疗小儿肾炎和肾病与成人相比有一定的差别,本文对单用枸杞子治疗小儿肾炎及肾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分析,并探讨了用药的适应症及方法.
作者:穆永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娩时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确实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通常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分娩时的应激既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心理上的应激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恐惧.产妇的这种心理变化可以导致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等.助产人员应根据不同产妇不同的心理变化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增加产妇分娩的信心,使其顺利分娩.
作者:巩凌燕;潘金栋;刘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务工作者健康状况,增强医务人员健康保健意识,确保工作及生活质量,为健康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健康体检管理软件准确收集我院医务工作者体检资料,采用排序法进行分析,针对性地采用健康管理及行为干预.结果:303名体检者中,出现异常结果者264例,占87.1%.结论:亚健康状态及临界疾病状态比例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保健意识,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田月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 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T2DM微血管并发症患者、T2DM无并发症患者、正常对照者的空腹CRP水平.结果:T2DM微血管病变组、无并发症组的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为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CRP水平的监测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T2DM患者病情的变化.
作者: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人群的护理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收治5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细菌性痢疾预防是关键,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过程中可根据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我国,静脉给药是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法,也是抢救治疗病人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它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不但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还给病人添加了经济负担.诱发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现就导致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做以下探讨.
作者:罗淑英;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湖北省十堰市是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全面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各县市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为巩固防治成果,建立长效防治机制,2012年,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市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光慧;王容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可以直接和细菌、病毒发生作用,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所以臭氧已经应用于漂白饮用水,净化空气,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等方面.而臭氧应用于医学方面则始于二十一世纪,随着对臭氧作用机制的了解和应用价值的不断挖掘,臭氧在临床中应用于口腔疾病、椎间盘突出症、病毒性肝炎、妇科阴道炎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与其强氧化作用有关.虽然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但只要掌握好其原理及适应症应用于临床是完全有效、安全的.
作者: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因尿频、尿急1月于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儿无尿痛,无肉眼血尿,无腹痛、腹泻,无发热等症状,当地曾行尿常规检查,并口服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发育正常.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压痛及叩浊.睾丸及阴茎发育正常.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及右侧壁可见数个偏强实性团块,较大者约3cmX2cmX3cm,表面凹凸不平,内回声不均,基底较宽.移动体位,团块不动,CDFI:肿物基底部中央见动脉血流频谱.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无扩张.超声诊断:膀胱内占位性病变.
作者:刘浩;齐锦宏;李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亲情优质护理服务概念:所谓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即在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活动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其中心就是创新一种人性化理念,创建一个家居环境,奉献一片爱心.我院手术室将整体化、人性化服务融入手术护理全过程,即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几个方面对围术期病人进行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估高职护生的满意度,为改进护理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352名高职护生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满意度总分为(132.16±18.06)分,总体评价比较满意.结论:在高职护生护理教学中发挥教师知识丰富、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制度完善等优势,克服不利因素,才能营造护理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护生满意度.
作者:魏文君;谢和秀;滕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78例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阿奇霉素组36例和红霉素组42例,分别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进行抗肺炎支原体治疗.结果:阿奇霉素组在平均退热天数、咳嗽消失天数、胸片阴影完全吸收天数(平均治愈天数)均较红霉素组缩短,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红霉素,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讨.
作者:刘芳;王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人群逐渐增多,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能真正掌握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胰岛素,使得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些胰岛素治疗的常识.
作者:刘莉;赵锡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汤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住院部收治的86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和降糖药控制血糖,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彩霞;王雅卉;王金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62岁,节育器放置术30年,绝经10年,当地节育器取出失败,就诊于我院.当地彩超检查提示“宫内节育器(IUD)”.于我科门诊行阴道B超检查:宫内可见节育器强回声.遂于门诊行无菌操作下节育器取出术.手术过程:常规消毒会阴、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探宫腔7cm,以取环钩钩取失败,取环钳亦未能取出,且进入宫腔无金属质感,结束手术.予患者行腹部X光片检查,盆腔偏左侧可见圆形节育器影像,不除外节育器异位可能.
作者:陈秀英;张士表;刘海燕;刘成丽;陈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