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臭氧应用于医学的研究与进展

钟华

关键词:臭氧, 医学, 研究与进展
摘要: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可以直接和细菌、病毒发生作用,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所以臭氧已经应用于漂白饮用水,净化空气,杀菌,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等方面.而臭氧应用于医学方面则始于二十一世纪,随着对臭氧作用机制的了解和应用价值的不断挖掘,臭氧在临床中应用于口腔疾病、椎间盘突出症、病毒性肝炎、妇科阴道炎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与其强氧化作用有关.虽然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但只要掌握好其原理及适应症应用于临床是完全有效、安全的.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情志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论:通过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出血、感染、疼痛等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郭燕;陈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

    一般情况下造成患者骨折的原因主要是车祸以及意外事故,这些原因使得患者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骨科的恢复效果比较缓慢,因此在对骨科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其护理风险因素也就会随之增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寻找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达到降低护理风险概率的目标.

    作者:纪婷;王灵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惠州市2千名铅作业工人的血铅与ZPP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2013年铅电池厂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采集惠州市4家中型蓄电池厂2013年2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和2012年3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锌原卟啉仪测定ZPP.结果:2千名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水平为0.31-9.1umol/L,超标者210人,超标率为10.5%;ZPP水平为0.61-11.6umol/L,超标者190人,超标率9.5%,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该市进行铅污染企业治理后,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水平明显下降,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十分重要.

    作者:周小敏;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EH早期仅表现为头晕、头痛,然而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产生严重的、致残的、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美国由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已占全美国末期肾病的26%,我国由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异位妊娠即孕卵在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和发育,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妊娠一旦破裂是产科党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如不能及时就诊和抢救处理,可致失血性休克,而危急生命.我科2010年1月~6月,共收治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86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者6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出血性脑梗塞CT与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64例临床诊为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总结HI的发病几率,发病机制和病理,探讨HI的MRI诊断和CT诊断的检查结果.结果:CT表现为扇行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清晰;MRI检测大片脑梗塞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常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灶,边缘模糊不清.结论:CT和MRI检查能够比较及时发现HI,并能够明确出血的部位和范围,给临床提供早期诊断.CT扫描所见的出血病灶在MRI上均可显示,且MRI可明确显示亚急性期因CT值减低出现的出血灶,说明MRI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疾病比CT更敏感、更为优越.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清蛋白质粉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乳清蛋白质粉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3334、1667、834 mg/kg BW三个剂量组的乳清蛋白质粉对小鼠连续灌胃30天,进行抗体生成细胞、碳廓清、NK细胞活性等7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样品对小鼠的体重增长、脏体重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样品能促进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迟发型变态反应和抗体生成细胞增殖,提高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乳清蛋白质粉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作者:李彬;覃光球;张洁宏;何励;黄潇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在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摆生新;于光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研究主要针对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住院AMI患者,临床研究中分别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研究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后对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率,对照组为81.82%(27/33例),研究组96.97%(32/33).研究组血管复通(72.73%)、心血管事件(6.06%)及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39.39%,24.24%).两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采取联合用药治疗AMI,能够显著提升了患者心血管的再通率,降低了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庆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普外科中,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治疗方法及其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腹部开放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确定性急症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中,53例成功治愈,1例患者因大严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治愈率88.3%.6例患者术后切口受到感染,2例患者术后腹腔受到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3.2%.6例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均良好治愈,无一例患者术后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切口感染治愈率为100%.结论:对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患者腹部脏器的损伤情况,对于患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腹腔镜在腹部开放性手术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对腹部开放性外伤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佟强;张维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到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的60例儿童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给予综合保健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护理后的效果,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健护理后发育情况较对照组要好,并且观察组儿童出现营养性疾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儿童例数,观察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明显,更加有效促进儿童的发育并且安全性更高,家长对其满意度也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毒后均给予系统的护理,就所有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5例中毒患者均于抢救1小时内达到阿托品化,并发症监护发生1例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2例休克,1例中间综合征,经过对症治疗病症消失,另有2例重度中毒患者抢救后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其他4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系统的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蔡金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毁式注射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效果.方法:该设备包括针头、针管、活塞和针芯,其特征是在针管上设有针管槽,针管槽上设有拉环,结合临床按随机原则分为使用普通注射器和自毁式注射器各200例,在针刺伤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采用百分比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结果:该自毁式注射器的设计,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通过在我院200例护理人员的临床应用,与使用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比较,针刺伤人员发生率降低了10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自毁式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护理人员在给病人注射后器械销毁的问题,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的健康.

    作者:张薇;张淑臻;昝芳芳;陈亚伟;张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心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一旦罹患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则会加重原发病的进展,导致死亡率升高,同时也会增加治疗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正确的护理操作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罹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国际国内的报道及研究进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护理操作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作者:吴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保存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保存现状.方法:选取门诊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150例,应用自行设计胰岛素认知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较缺乏、保存行为不理想.结论:应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保存知识的健康宣教,以规范其胰岛素保存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载均衡技术应用于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负载均衡技术在保障HIS系统安全的应用价值,研发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对HIS系统进行安全保护,与传统模式比较,探究其防护机制和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于传统防护模式,使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护HIS系统安全,解除单一服务限制,可以多台机器同时运行,并可自动排除故障.结论:医院HIS系统安全对医院各项工作运行至关重要,应用负载均衡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这一点,能够使得网络顺畅,自动排爱出故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潘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

    目的:总结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11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及基础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 vs.72.7%,P>0.01);全部患者住院治疗6~13d后病情稳定,均脱机出院,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喘息、咳嗽、哮鸣音)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优质、全方位、多样化的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艳;陈珂;李妍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福尔可定糖浆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评价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入我院就诊的1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止咳糖浆.两组患儿其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药相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经X2检验P0 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福尔可定糖浆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均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姑丽尼沙·巴拉提;古丽齐曼·艾尔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方法: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副作用观察、休息、活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率100%.结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裴园丽;马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钴胺合用中药内外兼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自拟中药内服,外用中药泡洗双足,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足部震动感觉阈值测定较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6%,2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叶文静;张新志;邓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