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

纪婷;王灵香

关键词:风险因素, 防范, 护理
摘要:一般情况下造成患者骨折的原因主要是车祸以及意外事故,这些原因使得患者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骨科的恢复效果比较缓慢,因此在对骨科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其护理风险因素也就会随之增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寻找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护理风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达到降低护理风险概率的目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管理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体温在34℃-36℃称为低体温.由于术前禁食、灌肠等肠道准备,术中麻醉药的作用,再加上体腔暴露、静脉快速输血输液、膀胱和腹腔灌洗等原因,约5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针对造成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邵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再选择72例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无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LDR、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血管紧张毒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组别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组、脑萎缩组及脑梗死组ACE 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导致老年人高血压、脑萎缩、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应该提起重视.

    作者:赵新惠;王慧;刘秀珍;庞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干预.方法: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副作用观察、休息、活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有效率100%.结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可以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裴园丽;马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因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我科自2003年开始经TUVP术,效果较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魏晓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临床调查及其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观察区域麻醉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本院1002例实行区域麻醉病例,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蛄果:在1002例观察者中,有40例发生了不同症状的并发症,区域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3.99%.结论:本次调查采用了较为科学严密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设计,其结果较能反映我国临床区域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现况.但是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特别是后果严重、致死致残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更为少见,因此需要大量的病例基数才能够更科学的反应临床现状.

    作者:徐韩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62例急诊科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饮浓茶、喝咖啡、喜食辣椒食品、过饱饮食、手术史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于西安一四一医院急诊科16岁以上有相关症状的就诊的262例患者,采用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进行GERD问卷调查,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262名患者纳入分析,结果:通过对262名GERD计数资料进行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过饱食、喜食辣椒食品、手术史为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过饱食是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华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三味清热颗粒中靛蓝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三味清热颗粒中靛蓝含量的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XDB-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m;柱温:室温;UVD检测器,检测波长:289nm.结果:靛蓝在0.4224-3.169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5.01%-99.00%乏间,平均回收率为97.59%(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味清颗粒中靛蓝的含量测定.

    作者:阮祥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在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摆生新;于光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2例临床分析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集周围神经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且无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致误诊.现将我院2003~2013年收治的14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京必舒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观察京必舒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71例,随机分为京必舒新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京必舒新治疗,对照组均为不规律口服降脂药,观察两组患者血脂变化、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京必舒新长期应用可明显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房颤再发率和缺血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延霞;陈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构建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及意义

    实验教学是局部解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功能开发,构建了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汪坤菊;陈敏;赵久荭;张显芳;林威威;邓王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利成功率的管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成立护理管理干预小组对小儿静脉穿刺技术进行专项管理,调查涉及小儿穿刺技术4个科室的穿刺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开展技术大练兵,实施人员培训与考核等.结果:干预后,4个科室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水平.

    作者:范共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9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46例则给予单纯氨茶碱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73.9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治疗后呼气流速增加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总有效率,增加呼气流速,效果显著.

    作者:张至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化县2008-2010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

    目的: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2008-2010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病措施.方法:收集2008-2010学年监测点的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资料,分别对学生的视力、沙眼、龋齿、贫血、超重、肥胖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县中小学生近视率、沙眼率分别在54.57%和0.12%左右;龋齿率、贫血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1.29%、8.70%下降到2010学年的19 9%、7 25%;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56%、1.17%上升到2010学年的2.97%、1.21%.结论:大化县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升,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覃春娟;谭翠云;唐运年;韦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目的:评价乳癌手术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乳癌手术患者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和追加胺酮组(KK组).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要求镇痛的次数和拔管后12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VAS评分则有统计学差异,KK组明显低于K组及C组,C组患者要求镇痛明显早于K组,三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癌手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对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手术的术后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临床带教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学中的关键,而教学质量对即将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员影响甚大,是将理论知识运用与实践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措施.

    作者:李慧智;薛清杰;尹宝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就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8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蒙脱石散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孔婷;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费森CRRT机器临床运用中常见报警及警告的处理

    血液净化作为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ICU医师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由于费森CRRT机器的复杂性及治疗操作界面全英文提示,在县级医院日常工作中、对CRRT机器的常见报警及警告不知如何处理,很容易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或引发医患纠纷,现将临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报警及警告如何处理作一总结①,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郭全;戢运云;任冬云;张炫化;况娟;吕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日常工作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微生物检验新型技术发展也很快,细菌检验过程历时较长,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放要经历几天时间,常不能及时满足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需要,如果能将细菌培养情况及时分级的报告给临床,使临床医生及时掌握培养动态,这将对病人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既不会产生无感染的过度治疗,更会大大降低因为感染时间过长治疗不及时死亡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持续改进检验工作的质量,保证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文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半固体培养基中致病菌分离鉴定分析

    目的:了解本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按国标GB/T4789-2003、GB/T4789-2008、GB4789-2010、GB4789-2012和本次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作业指导书对混合有不同菌种的半固体培养基中的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本次实验室的鉴定结果与已知菌进行比较,均为符合.结论:通过这次比对试验,了解了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了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丁咏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