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术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对照研究

朱勇;梁炳生

关键词:月骨无菌性坏死, 肌腱团, 桡骨瓣
摘要:目的:对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进行对照研究,为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提供临床经验与体会.方法:对20例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其中10例采用月骨摘除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为Ⅰ组,10例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为Ⅱ组,比较手术操作难度,术后临床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结论:肌腱团填塞术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术后对腕部功能、临床症状改善均有一定效果,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月骨摘除肌腱团填塞手术简单易于操作,术后患腕症状与功能改善与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带血管蒂桡骨瓣转移法仍需多方面研究证实其是否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乡地区4-6个月婴儿贫血与辅食添加情况的分析

    目的:研究新乡地区4-6个月婴儿辅食添加情况对贫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孕妇儿童体检中心的门诊病例和问卷调查收集基础材料632例,统计分析4-6个月婴儿辅食添加对其贫血情况的影响.结果:新乡地区婴儿贫血比例相对文献报道的其他地区稍低,为16%;通过对婴儿照看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添加不同的辅食对4-6个月婴儿贫血情况有密切影响.结论:针对4-6个月的婴儿贫血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辅食添加方案能有效改善贫血状况,从而改善由于贫血造成的婴儿智能发育落后和行为的异常变化.

    作者:姬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中西结合在治疗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临床治疗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单纯中医治疗)、西医组(西医治疗)与中西结合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蛄果:中西结合组治疗总显效率为96.7%,明显高于中医组的73.3%和西医组的6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妇产科术后低热症治疗综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左秀荣;刘太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对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免疫检验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5月曾在我院曾接收的预产期产妇120例,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产妇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产妇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免疫检验,观察两组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中均出现高危妊娠,但观察组中产妇通过免疫检验,对其进行适当控制,使高危妊娠发病率降低,而对照组中产妇未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高危妊娠发生率较高,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产前检查中对产妇进行免疫检验,能够发现高危妊娠的潜在危险因素,从而进行及时控制,使产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降低,提高分娩质量以及安全性.

    作者:田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癌相关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解决癌症患者外科手术后的腹泻问题.方法:对2011年7月~ 2013年7月71例癌相关腹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与2009年6月~2011年6月45例癌相关腹泻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使患者腹泻治愈率达到74.74%,缓解率为25.26%.对照组治愈率为55.56%,缓解率为44.44%.通过X2检验,P>0.05,两组间存在差异.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癌相关腹泻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尉建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MPV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7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PLT、PC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MPV、PDW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变化,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赵海燕;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灵芝孢子提取物对慢性肾脏病Ⅲ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灵芝孢子胶囊对慢性肾脏病(C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CKD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子ACEI、ARB、开同联合灵芝孢子胶囊治疗.对照组予ACEI、ARB和开同治疗,疗程12周.观察GFR、Scr、BUN、CysC、β2-MG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GFR、CysC、β2-MG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灵芝孢子胶囊对CKDⅢ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肾功能,延缓CKD的发展.

    作者:李锐;李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措施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我院选择产科门诊筛查出的HBV携带者孕产妇165例,对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实施孕妇和新生儿免疫阻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结果:HBV携带者孕妇分娩的165例新生儿,半年后随访165例,仅3例阳性.结论:加强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围产期免疫阻断和护理干预,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作者:刘朝桂;李金凤;贾存丽;王萍萍;刘丽华;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说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治疗13例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其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并重视的的膀胱注射液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果:13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处理光滑,无严重不良反应,护理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本组患者的护理,所以我们对此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尿潴留后,可以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中国药典》2010版中甘油(供注射用)杂质检查方法的商榷

    甘油在医学方面常用于制取各种制剂、溶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二甘油和乙二醇均为低毒物质,禁止用于化妆品,药品,食品,避免与皮肤长期接触,故甘油的杂质检查主要针对二甘油和乙二醇限度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采用GC法测定甘油的杂质检查.笔者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发现,按标准检测,各个待测定峰均未检出,故笔者对方法加以适当改进(以下简称方法Ⅱ),结果色谱峰均正常出现,且系统适应性均符合要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琰;郑州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事件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组患者67例,健康对照组30例,按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8例,稳定斑块组16例,不稳定斑块组43例,所有受试者测定RDW值.结果:①脑梗死组RD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RDW值分别为12.43±0.66、12.49±0.48、13.38±0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RDW值明显增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可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作者:庞荣;李东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应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预防或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172例儿童DST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婴幼儿DST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引起儿童智力低下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DST测验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采用x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Q测试结果与父母文化程度有关,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DQ异常儿童比例逐渐降低.DST测试异常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和窒息等.结论:加强孕产妇管理,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智力发育可疑儿童,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智能行为问题的发生.

    作者:洪霞;王涛;王春丽;钟小瑜;夏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临床疗效观察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少见的严重类型,多因寻常型银屑病进展期使用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而药物减量或停药方法不当所致[1];红皮病型银屑病往往病情严重,临床治疗十分棘手[2].近年来我科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1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罗春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疗效观察

    目的:对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2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洛伐他汀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四物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9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莘尚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五种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在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人数多,占总中毒人数的42.8%,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是引起人体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全球性疾病的常见病原菌,在我国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国际上分类主要包括五类,即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肠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和粘附性肠埃希氏菌(EAEC),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这五种病原菌对预防和控制由其引起食物中毒事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宏;王艳;王永革;李玉;王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截石位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的合理安置方法.方法:通过妇科腔镜手术截石位的摆放,总结术中正确体位的安置方法与护理体会.结果:改良截石位的接放不会因体位不当、护理失误而引起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安置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与体位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殷旭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护士处理HIS医院信息系统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在我们医院使用了2年多,在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2年中,虽然医护人员操作基本正规化,但护士在查对医嘱中仍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查找原因,采取对策,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程文燕;李铁花;周芳菱;李丽红;唐晴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预防

    在我国,静脉给药是临床普遍的治疗方法,也是抢救治疗病人中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其它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不但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还给病人添加了经济负担.诱发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现就导致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其预防做以下探讨.

    作者:罗淑英;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究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

    目的: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发病原理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所收集的59例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的急性重症颅脑创伤的治疗方法,使用普通的药物治疗,进行常规化验检验,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催醒、营养神经和防止并发症等药物,同时使用心电监测、颅内压监测或者是头颅CT等化验检查方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现,在观察组的29例患者当中,有20例是治疗结果良好的,中残的有4例,重残有3例,死亡2例,恢复良好率达到82.8%,死亡率为6.9%.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当中,良好的有15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66.7%,死亡率为20%.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重症颅脑创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该做好急诊处理,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环节;其次,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要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阿力木江艾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评价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4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时间方面干预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曹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