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胚胎小鼠组织的特异性转基因技术

关键词:胚胎, 鼠组织, 特异性
摘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肾上腺转移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B型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临床后确诊的肾上腺转移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并与CT、MRI、DSA、ECG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对肾上腺转移癌敏感性强、准确性高.结论超声对准确诊断肾上腺转移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黄李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研究50位AML病人及16位正常人骨髓细胞及血浆VEGF的表达.结果部分正常人和大多数AML病人的骨髓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均表达VEGF.AML病人骨髓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82%)明显高于正常人(30.76%)及骨髓移植后的AML病人(41.76%).难治型和非难治型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AML骨髓移植后病人(P<0.01).除正常人与骨髓移植后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另与其他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难治型和非难治型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分泌的VEGF分别比正常人高11.0和7.3倍,且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在AML病人中存在异常表达,在AM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AML病人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徐丹;孟凡义;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和敏感细胞系COC1为实验对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COC1/DDP细胞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米非司酮对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1.25 μmol/L的米非司酮能够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使Bcl-2的阳性率从(23.80±0.44)%下降至(19.40±0.69)%(P=0.000),Bax从(12.75±0.25)%上升至(25.60±0.88)%(P=0.000),其逆转作用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米非司酮逆转卵巢癌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可能与下调Bc1-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率有关.

    作者:秦棠妮;王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长跑训练致股骨干疲劳性骨折8例报告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或行军骨折,多为隐性骨裂,常见于新兵基础训练的初期阶段(2~7周),以下肢长管状骨和跖骨多见,发生率高达20%~30%[1].我院自1995年1月以来,收治8例非暴力因素所致的股骨干疲劳性骨折患者,均为5km长跑训练中致伤的新兵.作者对其致伤过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齐秋长;朱立新;张春民;贺文;杨俊;王立君;朱道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胚胎小鼠组织的特异性转基因技术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TNP-470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研究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NP-470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NP-470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相关蛋白CDK4、CyclinD1和p27表达的影响.结果 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约为23.3μg/L.TNP-470处理组细胞S期比率[(15.43±5.16)%]和G2/M期比率[(9.49±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2.29±6.80)%、(16.51±8.61)%,P<0.05,P<0.05];而G0/G1期则相反,G0/G1期比率[(75.14±6.62)%]显著高于对照组[(60.38±7.23)%,P<0.001];处理组PI(23.76±7.92)明显小于对照组(39.62±7.23,P<0.001).TNP-470处理组CyclinDl蛋白(27.93±4.22)和CDK4蛋白(51.80±6.65)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82.13±3.28、59.65±7.34,P<0.05、P<0.05);但p27蛋白(51.27±3.75)表达较对照组(39.62±7.23)显著增多(P<0.001).结论 TNP-470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与TNP-470影响VSMCs中CyclinDl、CDK4和p27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应方;黄宗海;聂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综合治疗(附52例报告)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2000年6月~2001年6月间52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治疗并总结分析.结果52例中治愈27例,占51.9%;好转21例,占40.4%;无效4例,占7.7%.结论根据Nickel治疗原则,临床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周大庆;文海涛;谭万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铁过载和肝脏疾病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几乎所有人体细胞正常生长所必需.铁缺乏的危害已被人们所共知,但机体内铁过多与某些疾病的关系,以往人们对之却知之较少.本文就机体内铁过剩和常见肝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黄聪武;白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染色体的衰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端粒缩短在鼻咽癌发病作用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端粒缩短在鼻咽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outhern杂交测定了42例鼻咽癌组织及对照组中的平均端粒长度(Mean telomere lengths,MTL).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MTL为(4.5±2.3)kb,明显比癌旁组织(14.6±2.8)kb和慢性鼻咽炎组(15.8±3.1)kb缩短.结论端粒长度改变与包括鼻咽癌在内的人体恶性肿瘤的发病可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文忠;肖健云;郭梦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大鼠动物模型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动物模型,以利于IUGR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结扎孕龄为17d的SD大鼠子宫动静脉.结果结扎组SD大鼠体质量为(3.32±0.54)g和胎盘质量为(0.38±0.05)g,对照组SD大鼠体质量为(4.55±0.76)g和胎盘质量为(0.44±0.11)g,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组IUGR发病率(33.33%)较对照组(1.14%)明显增高(P<0.005);实验组胎鼠死亡率(4.94%)与对照组(3.4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侧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可建立良好的IUGR动物模型.

    作者:潘石蕾;余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68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作者:靳安民;张辉;刘成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 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每组SOD、MDA的含量在伤后14h内呈正相趋势;(2)高温高湿组中MDA含量开始升高和其峰值的时间点提前,分别为3 h和6h,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OD的含量则相反;(3)热习服组SOD含量较高温高湿组升高;(4)三组14h后SOD、18 h后MDA含量无差异.结论高温高湿火器伤可使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热习服则明显减低这种作用.

    作者:张旭辉;裴国献;魏宽海;周祥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对蒙古沙土鼠胃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长期感染蒙古沙土鼠腺胃模型基础上,探讨H.pytori感染诱致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pylori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灌喂蒙古沙土鼠,建立H.pylori长期感染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致胃上皮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了H.pytori长期感染蒙古沙土鼠腺胃模型,其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显示,H.pylori感染可致正常胃粘膜发生慢性胃炎→胃萎缩→胃上皮肠化生→胃上皮异型增生的发展过程.H.pylori感染能引起胃窦上皮细胞增殖增加(P<0.05),随着H.pylori感染时间的延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mRNA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mRNA的阳性信号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 H.pylori定植致胃窦上皮细胞增殖的异常,对正常胃窦粘膜向不典型增生进展的过程起重要作用;EGF及EGFR在mRNA水平的异常表达可能是H.pylori定植致胃窦上皮细胞增殖异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姚永莉;徐波;宋于刚;张万岱;张亚历;张振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支气管和肺组织损伤的CT与X线胸片比较:3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在支气管肺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37例胸部外伤患者支气管和肺组织损伤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轻度肺组织损伤9例,5例x线胸片漏诊;中度15例,x线胸片显示病变较CT显示的范围小,程度轻;重度13例,4例X线胸片漏诊.支气管损伤3例,X线胸片均不能显示,常规CT扫描显示不肯定.结论胸部创伤的急诊检查,不能满足于X线胸片的粗略显示,还应该重视CT检查.

    作者:商雪林;张玉忠;张雪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手托法预防剖宫产儿早期胃食管返流误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托法在预防剖宫产儿早期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导致剖宫产儿胃食管返流误吸的主要原因,根据溺水救治原理,对496例择期剖宫产儿采取促使胃食管、气管内容物排空的手托法.结果所有处理后的新生儿无GER-A发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表明手托法能够有效地促使胃食管及气管中的内容物排出,有效地防止GER-A的发生,同时能够随时进行Apgar评分,安全易行.

    作者:郭会平;李晖;郭靖;李彦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群体反应性抗体技术及HLA配型在1700例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HLA配型技术对肾移植近远期的效果.方法对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运用PRA检测、HLA组织配型,要求HLA抗原3~6个位点相合,PRA阳性(20%以上)给予3~5次血浆置换,共1 700例作为第一组,未采用PRA、HLA组织配型的423例患者为第二组.观察两组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变化,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HLA-A、B、DR位点对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第一组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用量减至5~7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2~16d,平均5 d,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52例(14.8%),1年人/肾存活率高达98.6%/96.7%,3年人/肾存活率93.1%/87.3%,5年人/肾存活率88.1%/83.6%.第二组肾移植术后CsA用量8~12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4~30d,平均13 d,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2.1%),急性排斥反应198例(46.8%),1年人/肾存活率86.7%/76.3%,3年人/肾存活率72.5%/67.9%,5年人/肾存活率69.5%/59.3%.结论PRA阴性加良好的HLA配型可杜绝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

    作者:于立新;姚冰;叶桂荣;杜传福;邓文锋;徐健;马俊杰;付绍杰;萧露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新抗癌疫苗靶基因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基因测序“鸟枪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抗体工程研究领域,但在几个主要环节中(如构建、筛选及表达)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所遇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作者:侯云霞;董文其;王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