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旺军;罗荣城;康世均;吴湖炳;王传斌;罗宇玲;张鸣江
目的探讨手托法在预防剖宫产儿早期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导致剖宫产儿胃食管返流误吸的主要原因,根据溺水救治原理,对496例择期剖宫产儿采取促使胃食管、气管内容物排空的手托法.结果所有处理后的新生儿无GER-A发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表明手托法能够有效地促使胃食管及气管中的内容物排出,有效地防止GER-A的发生,同时能够随时进行Apgar评分,安全易行.
作者:郭会平;李晖;郭靖;李彦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2000年麻醉性镇痛药全年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断指标.结果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共6种,主要用于肾(胆)绞痛、癌痛、镇咳,DUI显示无明显滥用现象.结论本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基本合理.
作者:郑萍;胡敏燕;张庆;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研究50位AML病人及16位正常人骨髓细胞及血浆VEGF的表达.结果部分正常人和大多数AML病人的骨髓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系均表达VEGF.AML病人骨髓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82%)明显高于正常人(30.76%)及骨髓移植后的AML病人(41.76%).难治型和非难治型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和AML骨髓移植后病人(P<0.01).除正常人与骨髓移植后AML病人血浆中VEGF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另与其他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难治型和非难治型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分泌的VEGF分别比正常人高11.0和7.3倍,且两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在AML病人中存在异常表达,在AM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AML病人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徐丹;孟凡义;张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战场伤员搜寻、急救的远程无线生理监护、定位系统--单兵状态监视器系统.方法从心电信号中提取心率,用温度晶体测量体温,采用个人状态监视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确定单兵的位置,以扩频通讯芯片组实现生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无线扩频传送.结果扩频通讯数据传输可达1000 m明视距离;GPS定位误差小于100m,心率监测在30~250beats/min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1 beat,体温监测在25~45℃范围内误差不超过0.1℃.结论实现了1 000 m距离内生命、位置信息融合后的无线扩频传送.
作者:郭劲松;邓亲恺;龚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分型在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特点.方法对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35例HBsAg孕产妇及其139例新生儿外周血及部分婴儿随访标本,巢式PCR扩增HBV S区基因部分片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比较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确定HBv基因型.直接测序并与Genebank相应序列比较.结果7例新生儿发生HBV的宫内传播,阳性率为7/139(5.0%),PCR-RFLP方法检测到B、C型各3/7例,D基因型1/7例.宫内传播过程中母婴HBV的基因型保持一致.S基因直接分型与上述结果一致.该7组母婴均无乙肝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广州地区母婴宫内传播HBV以C、B基因型为主,宫内传播过程中及免疫压力下HBV-DNA发生碱基突变,但未发生在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尚不能由HBv基因分型对HBv感染儿的预后进行推测.
作者:郭培奋;钟梅;侯金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医院常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的耐药现状,为遏制细菌对其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997~2000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3 800株病原菌对CIP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几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分别由1997年的50%、25.6%和40.3%上升到2000年的62.2%、53.4%和63.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对CIP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2000年分别达到31.1%和34.0%.2000年分离到的189株致医院感染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对CIP的耐药率均高达70%以上.结论常见病原菌对CIP的耐药率较高,且4年间有逐渐上升之势,要严格限制此药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张亚莉;耿穗娜;赖福才;汪能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HLA配型技术对肾移植近远期的效果.方法对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运用PRA检测、HLA组织配型,要求HLA抗原3~6个位点相合,PRA阳性(20%以上)给予3~5次血浆置换,共1 700例作为第一组,未采用PRA、HLA组织配型的423例患者为第二组.观察两组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变化,近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HLA-A、B、DR位点对长期存活的影响.结果第一组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用量减至5~7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2~16d,平均5 d,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52例(14.8%),1年人/肾存活率高达98.6%/96.7%,3年人/肾存活率93.1%/87.3%,5年人/肾存活率88.1%/83.6%.第二组肾移植术后CsA用量8~12mg@kg-1@d-1,移植肾功能恢复时间4~30d,平均13 d,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2.1%),急性排斥反应198例(46.8%),1年人/肾存活率86.7%/76.3%,3年人/肾存活率72.5%/67.9%,5年人/肾存活率69.5%/59.3%.结论PRA阴性加良好的HLA配型可杜绝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降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
作者:于立新;姚冰;叶桂荣;杜传福;邓文锋;徐健;马俊杰;付绍杰;萧露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动物模型,以利于IUGR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结扎孕龄为17d的SD大鼠子宫动静脉.结果结扎组SD大鼠体质量为(3.32±0.54)g和胎盘质量为(0.38±0.05)g,对照组SD大鼠体质量为(4.55±0.76)g和胎盘质量为(0.44±0.11)g,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组IUGR发病率(33.33%)较对照组(1.14%)明显增高(P<0.005);实验组胎鼠死亡率(4.94%)与对照组(3.4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侧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可建立良好的IUGR动物模型.
作者:潘石蕾;余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estriction display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D-PCR)技术分离克隆SH-SY5Y细胞的基因片段.方法从SH-SY5Y细胞中分离提纯mRNA,然后以Oligo(dT18)为锚定引物反转录生成单链cDNA,再以此为模板合成DNA的第二条链;将双链DNA经Sau3A Ⅰ酶切之后,接上接头,经通用引物和选择性引物扩增后,与载体pMD18相连,克隆、测序.结果分离出一段cDNA,经Blast分析,发现与基因组17号染色体的一段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运用GenScan分析这段DNA序列,提示这段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tag,EST)可能是一个未知基因的一部分.结论 RD-PCR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克隆基因片段的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对EST的染色体定位以及下一步的实验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宝;马文丽;刘莉扬;宋艳斌;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型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临床后确诊的肾上腺转移癌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并与CT、MRI、DSA、ECG进行对照.结果超声对肾上腺转移癌敏感性强、准确性高.结论超声对准确诊断肾上腺转移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黄李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NP-470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NP-470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相关蛋白CDK4、CyclinD1和p27表达的影响.结果 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约为23.3μg/L.TNP-470处理组细胞S期比率[(15.43±5.16)%]和G2/M期比率[(9.49±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2.29±6.80)%、(16.51±8.61)%,P<0.05,P<0.05];而G0/G1期则相反,G0/G1期比率[(75.14±6.62)%]显著高于对照组[(60.38±7.23)%,P<0.001];处理组PI(23.76±7.92)明显小于对照组(39.62±7.23,P<0.001).TNP-470处理组CyclinDl蛋白(27.93±4.22)和CDK4蛋白(51.80±6.65)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82.13±3.28、59.65±7.34,P<0.05、P<0.05);但p27蛋白(51.27±3.75)表达较对照组(39.62±7.23)显著增多(P<0.001).结论 TNP-470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与TNP-470影响VSMCs中CyclinDl、CDK4和p27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应方;黄宗海;聂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5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分析,探讨其诊断和治疗的规则.方法15例中行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4例.结果11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73%.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是成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关键,对延误诊断的病例,仍应适当放宽手术适应证.
作者:蔡开灿;王文林;杨锡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于1987年在纹状体内发现一个新区,根据其部位命名为边缘区.十余年来我们对边缘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边缘区的结构跟纹状体其余部位不同,功能主要与学习记忆有关.边缘区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确认.对边缘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对提高人们的智力、防治老年性痴呆症等智力障碍性疾病等方面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包新民;舒斯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抗HPV16E6核酶对宫颈癌CaSKi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法将抗HPVl6E6-Ribozyme、空载体质粒分别导入CaSKi细胞,命名为CaSKi-R、CaSKi-P细胞.点杂交检测核酶在细胞中的表达,Northern杂交检测三种细胞中E6基因的表达.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3种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Annexine/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点杂交证实核酶能在CaSKi-R细胞中稳定表达,Northern杂交证实CaSKi-R中表达E6较CaSKi-P、CaSKi明显降低.CaSKi-R细胞的生长速率较CaSKi-P、CaSKi明显减慢,泰素作用后相对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在3种细胞间亦无差异(P>0.05);顺铂作用后CaSKi-R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较CaSKi-P、CaSKi明显下降(P<0.01),而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转染抗HPVl6E6-ribozyme的CaSKi-R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且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而对泰素的敏感性没有发生改变.
作者:饶智国;张积仁;郑燕芳;周惠;屈良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rhBMP7)基因转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可行性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获取和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构建r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转染包装细胞PT67,经G418筛选后,制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病毒液感染骨骼肌卫星细胞,使用RT-PCR方法检测rhBMP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逆转录病毒介导rhBM7基因转染的骨骼肌卫星细胞能有效地表达外源性rhBMP7的mRNA.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可将rhBMP7转染至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目的基因可在mRNA水平有效表达.
作者:魏宽海;金丹;裴国献;王珂;陈滨;马忠立;胡罢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列举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常见类型,并对目前国内中文医学期刊中英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征爱;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在支气管肺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37例胸部外伤患者支气管和肺组织损伤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轻度肺组织损伤9例,5例x线胸片漏诊;中度15例,x线胸片显示病变较CT显示的范围小,程度轻;重度13例,4例X线胸片漏诊.支气管损伤3例,X线胸片均不能显示,常规CT扫描显示不肯定.结论胸部创伤的急诊检查,不能满足于X线胸片的粗略显示,还应该重视CT检查.
作者:商雪林;张玉忠;张雪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