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动物模型,以利于IUGR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结扎孕龄为17d的SD大鼠子宫动静脉.结果结扎组SD大鼠体质量为(3.32±0.54)g和胎盘质量为(0.38±0.05)g,对照组SD大鼠体质量为(4.55±0.76)g和胎盘质量为(0.44±0.11)g,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组IUGR发病率(33.33%)较对照组(1.14%)明显增高(P<0.005);实验组胎鼠死亡率(4.94%)与对照组(3.4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侧子宫动静脉中段部分结扎法可建立良好的IUGR动物模型.
作者:潘石蕾;余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的增敏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卵巢癌耐药细胞系COC1/DDP和敏感细胞系COC1为实验对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COC1/DDP细胞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米非司酮对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1.25 μmol/L的米非司酮能够增强COC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并使Bcl-2的阳性率从(23.80±0.44)%下降至(19.40±0.69)%(P=0.000),Bax从(12.75±0.25)%上升至(25.60±0.88)%(P=0.000),其逆转作用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米非司酮逆转卵巢癌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可能与下调Bc1-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率有关.
作者:秦棠妮;王丽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长期感染蒙古沙土鼠腺胃模型基础上,探讨H.pytori感染诱致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H.pylori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灌喂蒙古沙土鼠,建立H.pylori长期感染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致胃上皮细胞增殖的改变.结果成功建立了H.pytori长期感染蒙古沙土鼠腺胃模型,其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显示,H.pylori感染可致正常胃粘膜发生慢性胃炎→胃萎缩→胃上皮肠化生→胃上皮异型增生的发展过程.H.pylori感染能引起胃窦上皮细胞增殖增加(P<0.05),随着H.pylori感染时间的延长,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mRNA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mRNA的阳性信号表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结论 H.pylori定植致胃窦上皮细胞增殖的异常,对正常胃窦粘膜向不典型增生进展的过程起重要作用;EGF及EGFR在mRNA水平的异常表达可能是H.pylori定植致胃窦上皮细胞增殖异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姚永莉;徐波;宋于刚;张万岱;张亚历;张振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联合选择性增殖腺病毒溶肿瘤细胞和小鼠白细胞介素12(mouse intedeukin-12,mIL12)免疫治疗的作用,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用携带mIL12的选择性增殖腺病毒CNHK200-mIL12转染鼻咽癌细胞株CNE3和915,测定其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增殖能力和m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 CNHK200-mIL12转染鼻咽癌细胞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大部分细胞腺病毒六联体蛋白(hexon)阳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24h后CNE3和915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比0 h增高39%和4%,转染72 h后,病毒增殖超过1 000倍,增殖能力同m1520相似,并能高水平表达mIL12,在1×104个CNE3和915细胞中分别达到(84.5±4.6)和(75.6±3.4)ng/105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 PFU).结论携带mIL12的CNHK200在P53缺陷的鼻咽癌细胞中增殖,并且高效表达mIL12,为进一步研究体内外对肿瘤杀伤作用奠定基础.
作者:聂飚;钱其军;车小燕;薛惠斌;岑信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抗体工程研究领域,但在几个主要环节中(如构建、筛选及表达)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所遇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作者:侯云霞;董文其;王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方法探讨直肠癌安全远侧切缘的合适长度.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68例直肠癌远侧肠壁中癌细胞的浸润规律及p53的表达范围.结果 52.9%(36/68)直肠癌远侧肠壁存在癌细胞浸润,其中88.9%(32/36)的患者浸润距离≤2 cm,均未超出3 cm,并与原发癌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相关;23.5%(16/68)直肠癌远侧癌旁组织存在p53的表达,其中813(13/16例)的患者p53的表达范围≤2 cm,均未超出3 cm,并与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不相关.结论 3cm可作为直肠癌的安全远侧切缘.
作者:邓海军;李国新;卿三华;黄祥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屈曲位经椎板间隙侧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术、双开窗扩大减压治疗中央宽基底型椎间盘突出钙化、小切口开窗潜行减压髓核摘除术等三种方法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 815例.结果6 815例患者中5 324例经过半年至14年(平均6.3年)随访,优4 260例(80.02%)、良855例(16.06%)、进步209例(3.92%),优良率达96.08%.随访中X线检查显示手术后相应椎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未见腰椎失稳和腰椎滑脱.结论采用的三种方法与传统术式比较创伤小,可大限度地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且手术时间短、康复快.
作者:靳安民;张辉;刘成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NP-470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NP-470对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相关蛋白CDK4、CyclinD1和p27表达的影响.结果 TNP-47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IC50约为23.3μg/L.TNP-470处理组细胞S期比率[(15.43±5.16)%]和G2/M期比率[(9.49±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2.29±6.80)%、(16.51±8.61)%,P<0.05,P<0.05];而G0/G1期则相反,G0/G1期比率[(75.14±6.62)%]显著高于对照组[(60.38±7.23)%,P<0.001];处理组PI(23.76±7.92)明显小于对照组(39.62±7.23,P<0.001).TNP-470处理组CyclinDl蛋白(27.93±4.22)和CDK4蛋白(51.80±6.65)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82.13±3.28、59.65±7.34,P<0.05、P<0.05);但p27蛋白(51.27±3.75)表达较对照组(39.62±7.23)显著增多(P<0.001).结论 TNP-470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与TNP-470影响VSMCs中CyclinDl、CDK4和p27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应方;黄宗海;聂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2000年麻醉性镇痛药全年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药物利用指数(drug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断指标.结果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共6种,主要用于肾(胆)绞痛、癌痛、镇咳,DUI显示无明显滥用现象.结论本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基本合理.
作者:郑萍;胡敏燕;张庆;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组织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酶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 h检测外周血和伤道骨骼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每组SOD、MDA的含量在伤后14h内呈正相趋势;(2)高温高湿组中MDA含量开始升高和其峰值的时间点提前,分别为3 h和6h,峰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SOD的含量则相反;(3)热习服组SOD含量较高温高湿组升高;(4)三组14h后SOD、18 h后MDA含量无差异.结论高温高湿火器伤可使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热习服则明显减低这种作用.
作者:张旭辉;裴国献;魏宽海;周祥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应用限制性显示PCR(restriction display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D-PCR)技术分离克隆SH-SY5Y细胞的基因片段.方法从SH-SY5Y细胞中分离提纯mRNA,然后以Oligo(dT18)为锚定引物反转录生成单链cDNA,再以此为模板合成DNA的第二条链;将双链DNA经Sau3A Ⅰ酶切之后,接上接头,经通用引物和选择性引物扩增后,与载体pMD18相连,克隆、测序.结果分离出一段cDNA,经Blast分析,发现与基因组17号染色体的一段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运用GenScan分析这段DNA序列,提示这段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tag,EST)可能是一个未知基因的一部分.结论 RD-PCR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克隆基因片段的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对EST的染色体定位以及下一步的实验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宝;马文丽;刘莉扬;宋艳斌;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战场伤员搜寻、急救的远程无线生理监护、定位系统--单兵状态监视器系统.方法从心电信号中提取心率,用温度晶体测量体温,采用个人状态监视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确定单兵的位置,以扩频通讯芯片组实现生命信息和位置信息的无线扩频传送.结果扩频通讯数据传输可达1000 m明视距离;GPS定位误差小于100m,心率监测在30~250beats/min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1 beat,体温监测在25~45℃范围内误差不超过0.1℃.结论实现了1 000 m距离内生命、位置信息融合后的无线扩频传送.
作者:郭劲松;邓亲恺;龚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或行军骨折,多为隐性骨裂,常见于新兵基础训练的初期阶段(2~7周),以下肢长管状骨和跖骨多见,发生率高达20%~30%[1].我院自1995年1月以来,收治8例非暴力因素所致的股骨干疲劳性骨折患者,均为5km长跑训练中致伤的新兵.作者对其致伤过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齐秋长;朱立新;张春民;贺文;杨俊;王立君;朱道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列举了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常见类型,并对目前国内中文医学期刊中英文摘要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王征爱;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阐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速度(portal blood velocity,PBFVe)、门脉血流量(portal blood flow,PBFVo)和血清学纤维化指标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1)PBFVe与肝纤维化分期关系密切,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呈负相关,且肝纤维化程度严重者PBFVo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程度轻者,当肝纤维化分期为S4时S1期减慢了29.82%(P<0.01);(2)而PBFVo与肝纤维化分期无关,受肝内炎症活动的影响,与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PBFVe与HA、Ⅳ-C相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BFV0与血清PCⅢ相结合对判定肝内炎症活动度有意义.
作者:杨永平;张世兰;李亚洁;张伟;王成武;宋喜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医院常见病原菌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的耐药现状,为遏制细菌对其耐药性提供帮助.方法分析1997~2000年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3 800株病原菌对CIP药敏试验结果.结果4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几种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耐药率分别由1997年的50%、25.6%和40.3%上升到2000年的62.2%、53.4%和63.6%.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对CIP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其耐药率2000年分别达到31.1%和34.0%.2000年分离到的189株致医院感染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对CIP的耐药率均高达70%以上.结论常见病原菌对CIP的耐药率较高,且4年间有逐渐上升之势,要严格限制此药的不合理应用.
作者:张亚莉;耿穗娜;赖福才;汪能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托法在预防剖宫产儿早期胃食管返流误吸(GER-A)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导致剖宫产儿胃食管返流误吸的主要原因,根据溺水救治原理,对496例择期剖宫产儿采取促使胃食管、气管内容物排空的手托法.结果所有处理后的新生儿无GER-A发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表明手托法能够有效地促使胃食管及气管中的内容物排出,有效地防止GER-A的发生,同时能够随时进行Apgar评分,安全易行.
作者:郭会平;李晖;郭靖;李彦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新型高效长效的室内卫生害虫杀虫剂KR-100.方法科学配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物质、增效剂等,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序制备KR-100,测试其药效、毒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KR-100的成膜形态.结果杀虫剂KR-100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且药效稳定、持久,在电镜下显示为多孔样膜状结构.结论新型杀虫剂KR-100杀虫效果好,药效持久,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作者:支国舟;陈晓光;郑学礼;柴克生;陈金波;林立丰;蔡松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rhBMP7)基因转染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可行性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获取和培养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构建r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转染包装细胞PT67,经G418筛选后,制备含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液,病毒液感染骨骼肌卫星细胞,使用RT-PCR方法检测rhBMP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逆转录病毒介导rhBM7基因转染的骨骼肌卫星细胞能有效地表达外源性rhBMP7的mRNA.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可将rhBMP7转染至骨骼肌卫星细胞中,目的基因可在mRNA水平有效表达.
作者:魏宽海;金丹;裴国献;王珂;陈滨;马忠立;胡罢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