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医用防护口罩的定性适合性检验分析

墨玉星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医用防护口罩, 定性适合性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适合佩戴的防护口罩类型,以保障其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某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20名,并对两种不同型号的医用防护口罩实施适合性检验,比较两种口罩的适用性分析结果.结果:在对20人进行实验检测后,所有人在进行重复实验后均通过检测.结论:口罩使用者在使用口罩前期为保障身体健康,以防细菌感染,必须对其进行适合性检验.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29例

    目的:探讨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11年6月~2014年1月,收治29例手指末节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沿手指近、中节背侧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行走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修复缺损.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时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29例手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带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董超;马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术后痊愈8例,好转12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天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

    作者:李莺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5%氯化钠雾化吸入后留取痰标本的护理

    目的:总结28例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5%氯化钠雾化吸入后排痰留取标本的护理经验.方法:吸入前做好心理护理;用5%氯化钠雾化吸入;正确的扣背;规范的采集方法.结果:28例均排痰成功,24例肺部感染治愈,2例好转,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后,规范化的标本采集明显提高了痰标本的采集质量.

    作者:郭彩利;林欢;刘芳;孙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理论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护理管理者在充分了解护士工作艰辛的基础上,重视提高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的全面认识,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结果:护士工作主动性增强,科室有了较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护理差错事故、护理投诉、纠纷减少,融洽了护患,医患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结论:人性化管理是追求规范性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佳结合.

    作者:陈碧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我院门诊中药房调剂差错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防范,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对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差错主要包括处方初审差错、调剂差错、复核发药差错.结论:加强中药处方调剂管理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用药依丛性,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覃媛;姜珂;邱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200例具有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此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服用过敏性鼻炎口服液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鼻炎康片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优于一般的治疗鼻炎的方法,具有治疗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陈如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宫颈感染及诊疗进展

    宫颈感染主要是宫颈受到细菌、病毒、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其中属于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包括淋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由于急性宫颈感染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病原体长期存在于局部,刺激组织形成慢性炎症.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妇女的发病率25%~60%,而生育年龄妇女的发病率为50%左右,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甚至有的会诱发宫颈癌,据报道有宫颈糜烂的患者比无宫颈糜烂的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高5-10倍.因此了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宫颈感染的关系,对于治疗宫颈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对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儿童水痘患儿64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研究组患儿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对照组患儿则采用常规的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总结;进行严格无菌操作,三童七对由书本落实至临床实践,定期学习药理新知识,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制度;做好输液宣教告知,并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及血管选择,及时巡视.结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贯彻于整个输液过程中.安全管理是我们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也是主要的工作目标.因此,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仔细查对,认真对待.加强责任心,保持审慎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新药理知识和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减少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万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腹膜透析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间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1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合并多囊肝,术前经影像学及家系调查确诊.11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置管.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经过顺利,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天.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54个月,平均30个月.随访期间11例患者尿毒症症状均有改善,平均生存时间为31.6月.1例因腹膜炎拔管重置,1例于透析14个月后转为血液透析治疗,1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患者安全有效,ADPKD患者也可以选择腹膜透析作为初始的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张英建;张瑞新;熊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06例,分为疏血通组及对照组.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支2ml,含水蛭、地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00)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ml,含丹参、降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7937)16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疗程21d.治疗期间不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其他脑血管扩张剂.治疗前、治疗后2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78%: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 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80例患者(男56例,女24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80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通过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BDNF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DEACMP患64例,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为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后者又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 BDNF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较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BDNF可能参与了DEACMP患者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但并不能反映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武莉娜;许国栋;黄艳芬;冯素萍;杨纯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推广意义

    尿白蛋白的检测多为干化学试带法,传统的试带法中不含尿微量白蛋白,如果尿波中漏出的蛋白质以大量的低分子蛋白为主时,普通的试带法是很难检测得到的,所以建议临床推广使用带有尿微量白蛋白试带的干化学试条进行检测,以免漏诊,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作者:葛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的预防对策

    目的: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对坠床/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告知、高危标识、环境护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个性化干预措施等进行干预.结果:经过对老年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有效的降低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的预防措施可有效的减少其坠床及跌倒的发生.

    作者:周春霞;范晓燕;戴莉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体大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体大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活的60例进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改良毕Ⅰ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体大部,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术后胃管放置时间、吸引胃液量及并发症的比较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毕Ⅰ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溃疡等疾病,临床效果肯定,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康上进行应用.

    作者:陆云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产科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试,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为了母婴健康,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有新生物拓展.

    作者:陈丽;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慢性输入段梗阻为表现的残胃癌误诊胰腺炎1例报告

    临床资料:病人男性57岁,以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30年,上腹痛反复发作2月为主诉于2013-10-06入院.病人30年前因急性胃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2月来反复发作上腹疼痛,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无黑便,体重减15kg.入院后检查:尿淀粉酶1525.7U/L,血淀粉酶83.3U/L,脂肪酶1008U/L.上腹CT: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直径约1.2cm,胰腺未见异常,十二指肠积液扩张,胃空肠吻合处胃肠壁增厚建议进一步胃镜检查除外胃癌(图1-3).MRI:胆管、十二指肠扩张(图4)胃镜:残胃粘膜充血水肿,小弯侧可见一处溃疡性肿物,累及至吻合口,范围约1.5cm×1.5cm,底不平,覆白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取材3块,质脆易出血.

    作者:车彦鹏;王鑫;关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氨苄青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分析

    氨苄青霉素是、耐酸半合成青霉素对G+球菌作用不亚于青霉素,对肠球菌稍强.对G-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耐药[1].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呼吸道、肠道及胆道感染,脑膜炎等.由于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故广泛应用于临床,据笔者了解在目前应用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胡佩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冠心病患者围术期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确治为100例围术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麻醉,对照组50例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治疗组呼之睁眼时间、拔除喉罩时间、离开后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选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患者后期的身心健康恢复.

    作者:甘亚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