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做好基层卫生检验工作的几点体会

刘文台;吴蓓;胡芸;陈环

关键词:基层卫生, 医院检验科, 急诊检验, 门诊患者, 门急诊, 检验室, 检验工作, 医疗保障体系, 现报告如下, 三大常规, 临床诊疗, 建设目标, 检验项目, 急诊患者, 工作压力, 标本采集, 视程度, 枢纽, 匹配, 检查
摘要:基层医院检验科是临床诊疗的重要窗口,是对临床各类患者进行首次检查分流的重要枢纽,其检验项目相对较少,主要承担患者的标本采集,三大常规及部分急诊项目的检验工作.近年来,随着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检验科对门急诊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门急诊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形成了“大检验科本部,小门急诊检验”的现象,同时也成为患者顺畅就诊的瓶颈之一[1].几年来,我院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基层检验工作的路子,现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光疗对新生儿血清钙的影响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血清钙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资料,按胎龄分为足月儿及早产儿两组,足月儿60例,早产儿40例,根据两组患儿光疗前后测定的血清钙水平,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足月儿和早产儿经过蓝光治疗后血清总钙和游离钙均下降(P<0 01),早产儿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30 0%,足月儿为1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新生儿接受光疗时易发生低钙血症,其中早产儿比足月儿发生率更高,光疗时应监测血钙浓度,必要时补钙.

    作者:李艳辉;牛春艳;马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2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方法:运用小针刀对12例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争6~16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一次性治愈例,占91.7%.好转1例,占8 3%,经再次松解后治愈.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特点是:不需全麻、安全、创伤小、疗效好,门诊即可治疗,术后恢复快,且不易复发,花费较少.

    作者:罗吉祥;王远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精神病人实施健康宣教的探讨

    探讨对老年精神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邵焕庆;陈胜如;曲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影和危害顽固性高血压相关因素的临床探讨

    在现代抗高血压药物合理治疗下,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有效控制在目标水平以下.HOT研究证实,[1]经过平均3 8年的降压治疗,92%患者的舒张压降到90mmHg以下.然而,在小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仍然难以获得控制.所谓顽固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就是指尽管使用了三种以上合适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其中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水平,或者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未降到目标水平.顽固性高血压的真正患病率难以确定,文献报道其在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比例3%-29%,一般估计约占整个高血压人群的5%-10%,在专科就诊的患者中可能高达25%-30%.[2]

    作者:廖俊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的手术处理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事.近年来,随着晚婚、高龄孕妇增多及国产医学发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处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时肌瘤机械压迫及宫腔畸形有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作者:薛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运用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运用超声诊断的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对比胆囊内结石的数量与大小,并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与四周声像.结果:36例胆囊结石中,大部分为多发结石30例,占83.33%;单发结石仅6例,占16.67%.其中,有21例属于多发小结石,直径不超过0.6cm,占70% (21/30).结论:对于多发性且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出现急性胰腺炎的几率明显上升.利用超声诊断胆源性胰腺炎有不少优点,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之一.同时,为选择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诊断资料.

    作者:赵树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47位闵行区CDC“爱心小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来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VCT来询者心理状况,并初步探讨对“艾滋病恐惧症”[1]人群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07年01~12月来闵行区CDC“爱心小屋”进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来询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调查347位来询者F2强迫观念和行为(27.4%)、F4抑郁(27.7%)以及F5焦虑(30.3%)三个因子的阳性比例较高.将本次来询者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了F3人际关系敏感、F6敌对以及F8偏执观点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总分、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焦虑自评表(SAS)标准分评定焦虑等级,347位来询者中,有轻度~量度焦虑的来询者接近40%.结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的来询者确实存在高于普通人群的强迫、焦虑等异常情绪表现.

    作者:王君燕;杨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传统蒙医沙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传统蒙医沙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传统蒙医沙治疗,用药2各疗程中结合患者病症给予蒙药文冠木-9味汤、乌兰-13味汤、阿嘎日三十五味散、清血八味散、那如三味丸粒、驴血二十五味丸、嘎日迪十五味丸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过传统蒙医沙治疗后治愈50例(83 3%),显效10例(16.7%),无效0例(0.0%),总有效率为100.0%;60例患者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不适感.结论:采用传统蒙医沙治疗风温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安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碳酸氢钠、654-2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654-2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急诊科就诊的眩晕患者88例分为两种: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5%碳酸氢钠注射液60ml加如654-2 10mg静脉滴注;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200ml,分别在治疗15天后疗效评定及总疗效评定,观察眩晕治疗情况及起效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15天后总疗效及起效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碳酸氢钠、654-2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急诊眩晕,能迅速缓解症状,疗效明显.

    作者:陈志军;强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急救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是21世纪主要的人类杀手之一,所以高血压作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对高血压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作了综述.

    作者:石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出血性脑梗塞CT与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塞CT和MRI诊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对64例临床诊为出血性脑梗塞的患者,进行CT和MRI诊断,总结HI的发病几率,发病机制和病理,探讨HI的MRI诊断和CT诊断的检查结果.结果:CT表现为扇行或不规则形大片低密度灶,边缘清晰;MRI检测大片脑梗塞内散在斑片状混杂信号,T1WI常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灶,边缘模糊不清.结论:CT和MRI检查能够比较及时发现HI,并能够明确出血的部位和范围,给临床提供早期诊断.CT扫描所见的出血病灶在MRI上均可显示,且MRI可明确显示亚急性期因CT值减低出现的出血灶,说明MRI诊断出血性脑梗塞疾病比CT更敏感、更为优越.

    作者: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院定期添加“亨氏营养包”微量营养素对婴幼儿血常规的影响.方法:添加前后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在营养素添加前后,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存在差异(P<0.05),余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家庭强化”的方式补充微量营养素是改善我国福利机构婴幼儿营养水平的良好措施.

    作者:刘华;刘政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自毁式注射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自毁式注射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效果.方法:该设备包括针头、针管、活塞和针芯,其特征是在针管上设有针管槽,针管槽上设有拉环,结合临床按随机原则分为使用普通注射器和自毁式注射器各200例,在针刺伤发生例数和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采用百分比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结果:该自毁式注射器的设计,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通过在我院200例护理人员的临床应用,与使用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比较,针刺伤人员发生率降低了10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自毁式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护理人员在给病人注射后器械销毁的问题,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的健康.

    作者:张薇;张淑臻;昝芳芳;陈亚伟;张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有献血者缺乏血液生理知识;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环境原因等因素.分析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从而提高应对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使献血者尽快恢复正常从而保障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旭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庭过期药品处理现状研究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家庭药品的贮备数量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由此而造成的家庭不合理用药现象比例不断增高.过期药品在家庭中大量存放或随意丢弃不仅带来了较大的浪费和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对环境保护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严重性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及当今社会的大问题.笔者对此走访了河南省南阳市某小区进行了调查问卷,现调查如下.

    作者:张晓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目的:了解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为肿瘤登记报告及防治工作提供基线信息.方法:对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信息收集、整理,根据ICD-10进行编码分类、利用SPSS、Excel软件,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及标化率.结果:2012年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3.4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0.73/10万,世标发病率为129.83/10万,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依次是肺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食管癌,占全部肿瘤发病的66.00%;死亡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结缔组织、皮下组织和其他软组织,占全部肿瘤死亡的69.86%.结论:西山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形势同全国一样严峻,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居民生活习惯差别,应该以肺癌、肝癌、乳腺癌、儿童白血病、结缔组织等恶性肿瘤为防治重点.

    作者:夏学经;俞俊亚;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新制剂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体,广泛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藜芦等植物中,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范围广泛.但由于Res水溶性差,血药浓度不稳定,影响其终疗效及易引起诸多毒副作用,因此关于Res新剂型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白藜芦醇的新制剂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作者:王爱华;刘向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信息化系统在产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化系统在产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开发了产科护士培训系统,该系统结合产科护士专业的特点,从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等对护士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结论:产科护士培训系统有助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使产科护理培训更加科学化、统一化、系统化.

    作者:徐友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产科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试,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为了母婴健康,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有新生物拓展.

    作者:陈丽;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表现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50岁以上人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表现变化.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年龄分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3组.结果:颈动脉狭窄543例,占18.1%(单侧253例,双侧290例).颈动脉斑块1933例,单发899例,占55.05%;多发734例,占44.95%.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增高,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超声表现变化可提示提前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筛查颈部动脉超声以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对降低和延缓相关疾病发生意义重大,应在基层医疗机构广泛推广.

    作者:侯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