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玲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症状,尤其以下肢静脉多见,是外科术后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初期症状轻微,临床上常易被忽视、漏诊或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作者:胡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时软化宫颈的效果.方法: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阴道口放置米索前列醇.结果: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治疗组的妊娠率为70.0%,对照组妊娠率为30.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下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能有效软化宫颈,从而改善预后,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消除寂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减少因心理因素造成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平和心态,配合治疗.方法:正确分析判断不同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创造良好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有效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结果:满足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心情舒畅保证安全、有效进行治疗.结论:社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引导病人稳定心态,创建和谐的就医氛围,提高遵医行为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佳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红;张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观察组给予医学营养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营养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在保障母耍安全,降低妊娠期母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改善或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0月5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5个月的病历,应用GOS评分指标评判预后标准,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严格遵守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随访5个月,6例失访,随访的44例中,良好(5分)7例,轻残(4分)19例,重残(3分)9例,植物生存(2分)3例,死亡(1分)6例.结论: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选择手术时机,恰当的选择手术方式,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以及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杨文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到2013年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的60例儿童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给予综合保健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护理后的效果,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健护理后发育情况较对照组要好,并且观察组儿童出现营养性疾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儿童例数,观察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明显,更加有效促进儿童的发育并且安全性更高,家长对其满意度也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药学服务的概念和内容,然后分析了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措施,后提出了加强我国药学服务建设的建议.
作者: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2008-2010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病措施.方法:收集2008-2010学年监测点的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资料,分别对学生的视力、沙眼、龋齿、贫血、超重、肥胖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县中小学生近视率、沙眼率分别在54.57%和0.12%左右;龋齿率、贫血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1.29%、8.70%下降到2010学年的19 9%、7 25%;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从2008学年的2.56%、1.17%上升到2010学年的2.97%、1.21%.结论:大化县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在上升,学生常见病的防治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覃春娟;谭翠云;唐运年;韦宝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降温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20例患者行冰帽降温,对25例观察组患者行冰帽联合控温毯降温,对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体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1、3、5、7天体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行冰帽联合控温毯降温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降温效果,使患者预后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贾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及临床使用价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92名额叶癜痫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均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47.8%,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14例恶心、14例体重增加、2例脱发、1例腹泻;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恶心、14例体重增加、2例脱发、1例腹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结论: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指的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作者:曹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护理经验.方法:选择10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总结患者入院及出院的护理方法,并随访2年.结果:102例患者住院天数从常规的15天缩短至10天,均康复出院,出院时平均体重增加1kg,无1例发生褥疮.随访2年,平均年住院频率减少2~3次.结论:全程规范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晓芳;齐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术后早期患者记忆功能障碍①的发生情况,为手术患者实施早期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12年1月-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普通外科择期手术50例,观察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中青年患者早期术后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麻醉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就越大;术中出血量越少、手术时间越短、术后恢复时间越长对记忆功能的影响就越小.结论:本次的研究对于临床麻醉中起指导意义,为手术患者实施早期的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避免SAH复发及再出血,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在本科住院的64例患者,针对SAH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SAH的治愈率明显提高,64例患者,其中治愈50例,占78.12%,再出血9例,占14.06%,死亡5例,占7.81%,患者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SAH的重要保证.
作者:余一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无脑血管病变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归纳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合并症、性别比等方面的临床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体质指数较大,合并高血压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女性别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肥胖、多合并高血压等临床特点,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朝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2013年铅电池厂工人血铅和血锌原卟啉(ZPP)水平.方法:采集惠州市4家中型蓄电池厂2013年2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和2012年3000名铅作业工人静脉血,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用ZPP-3800锌原卟啉仪测定ZPP.结果:2千名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水平为0.31-9.1umol/L,超标者210人,超标率为10.5%;ZPP水平为0.61-11.6umol/L,超标者190人,超标率9.5%,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含量有相关性.结论:该市进行铅污染企业治理后,铅作业工人血铅和ZPP水平明显下降,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十分重要.
作者:周小敏;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晨,能通过血液检查对新生儿的所患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缺陷性痰病进行广泛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因重要脏嚣不可逆性的损害所致的死亡或生长及智力发育的障碍,以提高人口素质.新生儿两病筛查主要查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而此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采血工作.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类克在输注的调速过程中有很严格的要求,探讨新的类克输注程序.方法:应用微量泵在输注的第一个小时进行滴速调节.结果:微量泵参与类克输注过程,简化了程序,方便快捷,剂量准确,速度清晰.结论:我科采用的类克输注程序,操作流程规范、严谨,执行简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莉;王钰;栾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文章通过分析2010-2012年我院参加的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评价结果,在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检测体系确保输血安全,提出几点建议.方法:根据卫生部临床检验的相关要求,统一发放室间质量比标准品,对对样本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本次结果评价分析,我院检测结果与标准结果趋于一致,检测方法更加规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避免了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本次参加的室间质评表明我院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准确性,我院在此基础上建立规范科学的检测体系,为我院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
作者:史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方法:56例AMI患者入院后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并对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AMI患者在开通冠状动脉的同时,积极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宫颈感染主要是宫颈受到细菌、病毒、白色念珠菌、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其中属于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包括淋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以及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等.由于急性宫颈感染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病原体长期存在于局部,刺激组织形成慢性炎症.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国内文献报道我国妇女的发病率25%~60%,而生育年龄妇女的发病率为50%左右,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健康,甚至有的会诱发宫颈癌,据报道有宫颈糜烂的患者比无宫颈糜烂的患者患宫颈癌的危险高5-10倍.因此了解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与宫颈感染的关系,对于治疗宫颈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万绪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