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

赵东红;周玥;王运良;王芹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血小板,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
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GMP-140)在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变化。方法测定50例(其中30例急性期患者,20例恢复期患者)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GMP-140的含量,并分别与26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GMP-140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含量处于较高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的微小标记染色体

    目的确定特纳氏综合征(Turner's syndrom)患者微小标记染色体(Small marker chromosome,smr)的来源。方法用X和Y染色体着丝粒特异的DNA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3例核型为45, X/46, X+smr的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的smr。结果 2例患者smr染色体来源于Y染色体,1例来源于X染色体。结论FISH技术可快速准确鉴别微小标记染色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宋兰林;刘晓力;全松;钟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9年我院采用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化疗、同位素治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的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结果随访3~72个月,所有病人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明显下降,尿路梗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痛缓解;15例病人于术后6~18个月出现复发,经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积极的综合治疗能缓解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O-cGMP通路对下丘脑钙激活钾通道的调控研究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SD乳鼠下丘脑神经元钙激活钾(KCa)通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内面向外式及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比较浴槽液中加入100 μmol/L硝普钠( SNP)前后动物下丘及神经元KCa通道动力学的改变。结果细胞贴附式时浴槽液中加入100 μmol/L SNP,通道开放概率由(7.3±1.5)%升高至(40.2±6.5)%,开放时间由(7.12±1.41) ms增大至(15.34±3.45) ms,开放频率由(11.3±3.5) Hz升高为(26.6±4.2) Hz (n=10, P<0.05)。结论 NO-cGMP通路可显著提高通道的开放概率,这种增强作用是通过延长通道开放时间及增加开放频率实现的,它的病理或生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帅;邹飞;郭洪波;蔡春青;罗炳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诊治

    目的探讨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8~1998年收治的15例髓脂脑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为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瘤体增大或其内部有出血时可产生症状,多为腰部或上腹部胀痛感;CT示肾上腺区近水样、脂肪密度或低密度实性肿瘤,B超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或低回声肿块;病理示瘤组织由脂肪和骨髓组织构成,骨髓组织为多少不等的原始或不同成熟程度的髓细胞和各种血细胞。12例行11肋间切口,3例行12肋缘上切口手术治疗。结论 CT和B超检查可为髓脂脑瘤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手术治疗是佳治疗方法,常用11肋间切口,而以肋缘上切口为好。

    作者:蒋立城;郑少斌;陶冶;王体柱;谭万龙;左翼;马乃绪;王洪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灰质异位症6例报告

    脑灰质异位(Heterotopic gray matter, HGM)是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一种。本文报告我院1990~2000年经MRI确诊的6例HGM。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女各3例,年龄18~30岁。门诊2例,住院4例,其中手术1例。6例均有难控制癫痫,发病年龄14~28岁。癫痫发作类型包括强直-阵挛发作4例、失神发作1例、单纯部分(情感)性发作1例。2例智能发育迟滞、3例智能发育正常、1例无记载。2例有局灶运动功能损害、3例正常、1例无记载。3例EEG异常、1例正常、2例无资料。1.2 MRI检查 本组MRI显示异位板型2例、结节型加板型2例、结节型加带型1例、带型1例。T1和T2呈现稍长信号,与脑皮质类似。向脑室内生长者,呈现类似脑回的起伏,脑室变形。无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伴发胼胝体发育不良2例、脑裂畸形2例、巨脑回畸形1例。

    作者:徐忠平;谢惠芳;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物止痛原理

    研究人员发现,非类固醇消炎药不仅对疼痛部位产生作用,而且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在疼痛感的产生中及在身体对炎症和疼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非类固醇药物通过阻止两种分别称为Cox-1和Cox-2的酶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目的。Cox-1存在于胃部和血液中,Cox-2存在于皮肤与关节中,并且在伤口或疼痛部位也可以产生。Cox-2还协同产生一种称为前列腺E2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研究人员发现,Cox-2也存在于脑部附近和脊椎细胞中,它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出前列腺E2化学物质。目前,非类固醇类药物被设计用来对炎症局部发生作用,而不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Cox-2发生作用。研究人员希望对现有的非类固醇药物进行改造,使它可以有效地抑制Cox-2。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源性大肠癌自然致敏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的构建与筛选

    目的构建大肠癌病人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初步筛选相关抗大肠癌抗体。方法取大肠癌病人转移淋巴结,提取淋巴结总RNA,逆转录PCR扩增重链Fd和κ轻链cDNA。依次将PCR产物插入载体pComb3的相应部位,构建人源性大肠癌噬菌体Fab基因库,并应用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对该抗体库进行淘选及鉴定。结果所选2种Ig亚类的重链Fd片段、2种κ轻链cDNA得到扩增。Fd片段和κ轻链均插入pComb3的重组率为40%,Fab噬菌体表达库容达1.48×106。经3轮淘选,抗体库得到约120倍的富集。3轮抗体库的点印记免疫染色均显示有Fa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其与大肠癌抗原有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肠癌病人自然致敏淋巴结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可筛选相关抗大肠癌抗体。

    作者:吴保平;张亚历;肖冰;张振书;赖卓胜;王亚东;高春芳;周殿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计划妊娠妇女检测优生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优生五项指标在计划妊娠妇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 085例计划妊娠妇女和孕妇的优生五项指标。结果 1 085例血清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I型和II型病毒的IgM阳性率分别为0.385%、0.679%、0.768%、1.060%、2.790%;其中88例血清To单项的IgG阳性率为21.59%。结论计划妊娠妇女先行优生五项指标的检查,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泓;武大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BV 基因T1862突变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HBV T1862变异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HBV前C/C基因EB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诱导前C/C基因T1862变异,经PCR-RFLP初筛并经测序终鉴定出阳性克隆后,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将突变前后的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 以ELISA 检测HBeAg的表达量。结果未突变的重组质粒可稳定表达HBeAg,突变后的重组质粒未能检测到HBeAg表达。结论 HBV前C/C基因1862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体外研究该点突变引起HBV的一系列生物学改变奠定基础。

    作者:林裕龙;侯金林;王战会;阎丽;周福元;骆抗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坏死性淋巴结炎8例报告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以淋巴结组织形态学改变为诊断依据的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因其病因不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对8例经组织切片确诊为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崔丽娟;李娟;吕瑞和;林乐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安定导致小鼠大脑的线粒体氧应激损伤

    目的探讨安定对大脑神经元产生毒副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10 mg/kg·b.W安定给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连续3 d后,取相同质量的大脑进行线粒体蛋白的分离,进行有关MnSOD和细胞色素氧化酶IV活性以及线粒体DNA断裂程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 (1)安定导致小鼠大脑的线粒体蛋白含量降低,线粒体蛋白含量从(3.307±0.240) mg/ml 下降到(2.746±0.451) mg/ml (t=2.690,0.01

    作者:邱小忠;陈瑗;周玫;张稳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科学家发现,体育运动员用于增强肌肉抵抗力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将这种药物注入老鼠体内,可到达大脑并保护神经细胞,使这些细胞在脑外伤或局部缺血时不会死亡。这表明这种可以增加红血球使人适应高山等缺氧环境的药物也可以保护神经元,使之在缺氧时不会死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内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体内这种物质的数量增加,同时红细胞增加,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但脑局部缺血的发生往往很突然,机体还来不及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时,脑细胞已受损。在老鼠试验中取得的成果使人们提出这样一种设想:在脑局部缺血时可从体外提供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脑缺血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这有可能成为医治这些疾病的新途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食管内翻剥脱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在治疗下咽、颈段食管及贲门癌中的应用。方法 18例中逆行食管内翻剥脱10例,顺行食管内翻剥脱8例;胃代食管15例,结肠代食管3例;咽、喉切除,气管永久性造瘘2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15例,生存率1年以上者占77%,3年以上者占44%,5年以上者占22%。结论该方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使高龄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食管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下咽、颈段食管癌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胸段食管癌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方法。

    作者:蔡开灿;王武军;王文林;陈钢;蔡瑞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烟碱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培养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αvβ3整合素的增强作用

    目的观察烟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cerebr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BCMEC)表达αvβ3整合素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新生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计数仪测定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对αvβ3整合素的表达量。结果高浓度烟碱(10-5mol/L)单独作用于BCMEC 2 h 后,使BCMEC对MN的粘附率从(12.9+0.4)% 增至(15.7+0.6)%, 且BCMEC也可表达少量的αvβ3整合素; 而当烟碱与BCMEC作用2 h后,再经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诱导4 h,烟碱可浓度依赖性(10-7~10-5 mol/L)地增强IL-1β的诱导作用,增加BCMEC对MN的粘附率以及E-选择素的表达量; 抗αvβ3整合素抗体(αβAIAb)能显著阻断IL-1β诱导BCMEC后对MN的粘附率。结论烟碱具有增强IL-1β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αvβ3整合素的作用。

    作者:徐江平;杨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酷似胰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外伤受压后3月扪及上腹部包块入院。既往无任何不适,体检:一般情况好,腹平软,左中上腹可触及一质地中等、表面尚光滑的包块,活动度不大。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胆红素及血淀粉酶正常。CT诊断:胰尾部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多考虑囊腺癌。

    作者:蒋慧蓉;崔忠林;杨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种简便又经济的肝脏贮脂细胞分离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而经济的大鼠肝脏贮脂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采用链霉蛋白酶和Ⅳ型胶原酶循环灌注大鼠肝脏后,以11% 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脏贮脂细胞。结果细胞得率为2×107~3×107个 / 只,活力在95%以上,纯度超过90%。结论本法简化了肝脏贮脂细胞的分离过程,使之既简便又经济,且细胞得率也较高。

    作者:张艺军;杨希山;吴平生;刘树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mRNA差异显示法筛选大肠癌相关基因

    目的分离并克隆大肠癌相关基因。方法分别提取大肠癌与正常大肠粘膜的组织总RNA,用mRNA差异显示法(Differential displa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筛选大肠癌特异性表达产物的cDNA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序列分析以及斑点杂交初步鉴定。结果获得了2个在大肠癌高表达而在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低表达的新基因片段。结论这2条差异显示新基因片段很可能是与大肠癌相关的致癌基因。

    作者:南清振;高蕾;杨希山;肖冰;周京旭;张亚历;施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ALCL)是近年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少见淋巴瘤,常易与何杰金氏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混淆。复习文献,对其细胞起源、免疫表型、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诊断要点作简要综述。

    作者:陈琪;丁彦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氢过氧化物和NO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体内人血清脂氢过氧化物 (LOOH) 和NO含量变化。方法分别应用FOX法和硝酸还原酶一步法测定了33名正常人和33名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OOH和NO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OOH含量为 (7.64±3.26) 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8±3.21) μmol/L(P<0.05); 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42.5±18.9)μmol/L和(51.4±17.8)μmol/L,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与LOOH含量增加和NO减少有关。

    作者:黄敏珍;周玫;陈瑗;张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宫颈感染细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盆腔细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特征及腹腔镜下特点。方法随机选择盆腔细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不孕症各50例,进行临床观察和腹腔镜检查。结果盆腔细菌感染组中有宫腔操作史、急性盆腔炎史、下腹痛史依次为24.4%、43.3%、78.6%,盆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中则分别为6.2%、8.9%和37.5%(P<0.05)。腹腔镜检中,盆腔细菌感染组中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肿胀或积水、输卵管不全堵塞分别为35.7%、14.4%、17.4%,盆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发生盆腔粘连14.2%、输卵管肿胀或积水27.9%、输卵管不全堵塞39.6%(P<0.05)。盆腔细菌感染组中原发性不孕为30.3%、继发性不孕为69.7% (P<0.05),盆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中分别为52.7%和47.3%。结论盆腔细菌感染临床表现较为典型,常有宫腔操作史、急性盆腔炎史、明显下腹痛,腹腔镜下主要表现为盆腔粘连、输卵管损伤;盆腔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腹腔镜下主要表现为输卵管损伤,不易早期诊治,并均可导致不孕。

    作者:全松;杨晓燕;徐静萍;张军;田京梅;余艳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