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妊娠妇女检测优生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张泓;武大林

关键词:计划妊娠, 五项指标, 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优生五项指标在计划妊娠妇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 085例计划妊娠妇女和孕妇的优生五项指标。结果 1 085例血清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I型和II型病毒的IgM阳性率分别为0.385%、0.679%、0.768%、1.060%、2.790%;其中88例血清To单项的IgG阳性率为21.59%。结论计划妊娠妇女先行优生五项指标的检查,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鼠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真核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鼠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低相对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真核分泌表达载体。方法应用重组DNA技术,将人工合成的尿激酶原信号肽基因与鼠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基因连接,并保证在同一阅读框架,然后分别插入到pcDNA3和PMJK3两种真核表达载体中。结果构建成可以在真核细胞中分泌表达鼠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D1和pMJK3-D1。结论为建立稳定分泌表达鼠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低相对分子质量单链尿激酶融合蛋白的细胞工程株奠定了基础。

    作者:舒东;徐兵;俞炜源;罗深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处理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0例,其中伴不孕者52例。所有病例均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全部过程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其中52例合并不孕症患者随访,已妊娠者16例,妊娠率30.8%。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的疗效。

    作者:杨进;何援利;胡冬梅;温总莲;陈炜;彭冬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8例Rh Del型研究

    目的了解常规血清学试验为RhD阴性者中RhDel(D极弱型)的情况,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R-SSP技术,检测33例常规血清学试验为RhD阴性,18例为RhD阳性样本的D基因外显子。并对33例RhD阴性样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结果 33例RhD阴性样本D基因外显子有8例无缺失、5例部分缺失、20例完全缺失,其中8例无缺失样本可以吸收并放散出D抗体,为RhDel型。18例RhD阳性样本D基因无缺失。结论 RhDel型常规血清学试验易被误认为RhD阴性,其D抗原虽然表达极弱,但外显子无缺失。提示凡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为RhD阴性的供血者,必须进一步作吸收放散试验作Del排除,以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志梅;兰炯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物止痛原理

    研究人员发现,非类固醇消炎药不仅对疼痛部位产生作用,而且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在疼痛感的产生中及在身体对炎症和疼痛作出反应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非类固醇药物通过阻止两种分别称为Cox-1和Cox-2的酶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目的。Cox-1存在于胃部和血液中,Cox-2存在于皮肤与关节中,并且在伤口或疼痛部位也可以产生。Cox-2还协同产生一种称为前列腺E2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研究人员发现,Cox-2也存在于脑部附近和脊椎细胞中,它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出前列腺E2化学物质。目前,非类固醇类药物被设计用来对炎症局部发生作用,而不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Cox-2发生作用。研究人员希望对现有的非类固醇药物进行改造,使它可以有效地抑制Cox-2。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一种提高PCR产物亚克隆效率的方法

    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是常用的一种克隆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试剂盒中Taq DNA聚合酶在经过各种纯化方法(如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电泳和柱纯化)后,仍附着在扩增产物的5'端,有效地阻止随后的内切酶酶切过程,导致重组的失败。作者采用一种可以显著提高PCR产物克隆的效率的方法,即将10 μl蛋白酶K混合物[蛋白酶K混合物的配制:0.1 mol/LTris-HCl (pH8.0)、5%SDS,0.5 mg/ml蛋白酶K)加入100 μl PCR反应后的产物中,37 ℃水浴1 h后,68 ℃ 15 min以灭活蛋白酶K,用酚-氯仿、氯仿各抽提1次,无水乙醇沉淀,70%乙醇清洗后晾干,并用双蒸水溶解。采用这种方法得到了PCR产物与相应酶切载体连接,可以顺利得到大量的重组子,与常规方法比较大大地提高了克隆的效率。

    作者:彭志强;俞守义;贺竹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胰岛素混合液辅助治疗继发于天疱疮的大面积溃疡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反复全身泛发水疱、糜烂3年,双下肢大片溃疡3月,加重10 d,于2000年3月22日入我科。查体:体温 39.2 ℃,脉搏 110次 /min,呼吸频率 18次/min,血压因皮疹未测,强迫体位,营养不良。眼睑、鼻孔、口周水疱糜烂,头皮、四肢、躯干广泛水疱、大疱、大片糜烂,部分为脓疱,疱壁松驰,尼氏征阳性。双小腿有18处3 cm×3 cm~4 cm×25 cm深达皮下脂肪的溃疡,上附脓苔、坏死组织及药痂,触痛(+),伴奇臭味。白细胞1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87%, 血沉126 mm/h,C反应蛋白159.992 mg/L,总蛋白48 g/L,白蛋白17 g/L。皮损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继发性皮肤溃疡。后诊断:寻常型天疱疮,小腿继发性溃疡并感染。入院后全身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大量每日25 mg地塞米松)、抗生素、白蛋白等治疗;局部给予口腔、眼部护理,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全身后清除痂皮,糜烂面扑0.5%氯霉素粉。小腿处溃疡先用3%双氧水冲洗、无菌棉球擦干,再用无菌棉片填满创面滴加普通胰岛素混合液(按40 U/ml的普通胰岛素1 ml、500 ng/ml的维生素B125 ml、4 000U/ml的庆大霉素4 ml的比例配制>20 ml,以无混合液溢出为宜,以凡士林纱布1层、纱布4层包扎,每日1次。用药10 d时溃疡表面脓苔、坏死组织消失,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及少许黄白色分泌物;用药50 d后溃疡缩小至原来的4/5,于5月10日带泼尼松、胰岛素混合液及其它辅助用药出院。2月后双小腿仅留2 cm×3 cm与2 cm×20 cm溃疡2处,4月后溃疡缩小至1 cm×2 cm与2 cm×5 cm大,出院5个月后溃疡全部愈合,泼尼松减至每日30 mg,无新发水疱。出院后每月复查血、尿、便常规、血生化均正常。继续巩固治疗天疱疮。

    作者:周冼苡;曾抗;于娜沙;黄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 19例病人中,17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对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单纯应用颈动脉压迫法治疗。结果 19例中,10例治愈;4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应用颈动脉压迫法及微导管栓塞技术是治疗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铁林;段传志;韩志安;汪求精;赵刚;苏正;徐如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网络环境下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新变化

    探讨网络环境下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新变化,并指出网络信息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筛选与甄别、多种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和搜索引擎的选择及联合使用、印刷本检索工具、光盘检索和网络版检索工具的使用转换应当成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新内容。

    作者:夏旭;李健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病毒血症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普通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病毒血症出现情况。方法应用套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60例RV腹泻患儿外周血血浆和其中14例血清酶学异常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RV。结果 60例RV腹泻患儿中,共检出RV病毒血症阳性者4例(6.67%),其中血浆中检出1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检出3例,分属4个患儿。结论在普通RV腹泻患儿也存在RV病毒血症。

    作者:李宁;姚英民;温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计划妊娠妇女检测优生五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优生五项指标在计划妊娠妇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 085例计划妊娠妇女和孕妇的优生五项指标。结果 1 085例血清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I型和II型病毒的IgM阳性率分别为0.385%、0.679%、0.768%、1.060%、2.790%;其中88例血清To单项的IgG阳性率为21.59%。结论计划妊娠妇女先行优生五项指标的检查,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泓;武大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科学家发现,体育运动员用于增强肌肉抵抗力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将这种药物注入老鼠体内,可到达大脑并保护神经细胞,使这些细胞在脑外伤或局部缺血时不会死亡。这表明这种可以增加红血球使人适应高山等缺氧环境的药物也可以保护神经元,使之在缺氧时不会死亡。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内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体内这种物质的数量增加,同时红细胞增加,从而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但脑局部缺血的发生往往很突然,机体还来不及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时,脑细胞已受损。在老鼠试验中取得的成果使人们提出这样一种设想:在脑局部缺血时可从体外提供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脑缺血等许多神经系统疾病,这有可能成为医治这些疾病的新途径。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DNA芯片技术:新一代基因诊断技术

    介绍了 DNA芯片技术作为新一代基因诊断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凌;马文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的神经毒性作用

    目的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FK506(普乐可复)的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方法对71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FK506的血药浓度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71例患者中有11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其中3例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此3例中1例脑电图及脑CT出现轻度异常。多数患者症状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调低药物浓度后可在短期内渐缓解,但严重者需停药较长时间后才可好转。结论 FK506是一种高效抗排斥药物,多数患者用药后精神神经症状缓和,神经系统体检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改变或仅有轻微异常改变,但少数患者即使在治疗剂量下亦可产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作者:杜传福;于立新;姚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和非N-甲基-D-天门冬氨酸类受体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 NMDA)和非NMDA类受体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在新生SD大鼠离体延髓脑片上记录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在改良的Krebs液中加入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及相应的拮抗剂, 观察其RRDA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海人酸(Kainic acid, KA)后,可见呼吸周期及呼气时间有所延长, NMDA受体激动剂对呼吸活动则没有明显影响(P>0.1);相应的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恶啉土卫四(6,7-dinitroquinoxaline-2, 3-dione, DNQX)和2-氨基磷酸戊酸(D-2-amino-5- phosphonopentanoic, AP5)均可使放电频率和积分幅值明显降低吸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DNQX同时可致呼吸周期和呼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中,NMDA类受体主要对呼吸活动的强度产生调节作用;而非NMDA类受体不仅可以影响呼吸的强度,同时对呼吸的频率也发挥调节作用。

    作者:潘秉兴;吴中海;王宁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酷似胰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腹膜后神经鞘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外伤受压后3月扪及上腹部包块入院。既往无任何不适,体检:一般情况好,腹平软,左中上腹可触及一质地中等、表面尚光滑的包块,活动度不大。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胆红素及血淀粉酶正常。CT诊断:胰尾部囊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多考虑囊腺癌。

    作者:蒋慧蓉;崔忠林;杨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目的获得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编码区基因。方法采用RT-巢式PCR技术从人胎肝组织总RNA扩增目的cDNA片段,克隆入pGEM-T载体,酶切图谱分析和测序鉴定。结果获得了编码含信号顺序的MASP-2肽链全长cDNA,将其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G1,建立了MASP-2的重组克隆。酶切图谱与微机分析结果无异;序列分析表明,与报道的人MASP-2 cDNA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人MASP-2基因,为深入研究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机制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政良;张丽芸;卢晓;乔贵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诊治

    目的探讨肾上腺骨髓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8~1998年收治的15例髓脂脑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上腺骨髓脂肪瘤为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瘤体增大或其内部有出血时可产生症状,多为腰部或上腹部胀痛感;CT示肾上腺区近水样、脂肪密度或低密度实性肿瘤,B超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或低回声肿块;病理示瘤组织由脂肪和骨髓组织构成,骨髓组织为多少不等的原始或不同成熟程度的髓细胞和各种血细胞。12例行11肋间切口,3例行12肋缘上切口手术治疗。结论 CT和B超检查可为髓脂脑瘤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手术治疗是佳治疗方法,常用11肋间切口,而以肋缘上切口为好。

    作者:蒋立城;郑少斌;陶冶;王体柱;谭万龙;左翼;马乃绪;王洪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9年我院采用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化疗、同位素治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的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结果随访3~72个月,所有病人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明显下降,尿路梗阻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骨痛缓解;15例病人于术后6~18个月出现复发,经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积极的综合治疗能缓解中晚期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咀嚼压力增强对大鼠牙槽骨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大鼠牙槽骨成骨细胞中IL-1β在正常及增强咀嚼压力状态下的动态表达,探讨IL-1β在牙槽骨改建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牙周形态变化以及牙槽骨成骨细胞中IL-1β蛋白表达。结果生理限度内咀嚼压力增强时,形态学显示大鼠牙周膜增宽、牙槽骨新骨形成;免疫组化观察到成骨细胞中IL-1β表达较正常咀嚼压力时明显增强。结论咀嚼压力增强促使牙周组织产生IL-1β明显增多,诱发了破骨功能,同时,还激活了成骨功能。提示IL-1β在咀嚼压力影响牙槽骨改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袁林;周伟东;赵云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酵母中心体复制的调控

    我们都知道两个中心体对于有丝分裂中形成双极纺锤体是必需的,如果中心体过多则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所以中心体在每个细胞周期中,只被复制一次是很重要的。那么此过程是如何调节的呢? 一月份《Nature》杂志中,Steven Reed 和同事们提出了酵母中中心体的等价物SPB(spindle pole body)复制的模型,基于DNA复制与细胞周期进行相吻合的观点,认为cyclin/CDK可能也与SPB的复制激活及抑制其再复制有关。 研究者还发现,芽殖酵母中的3个G1 cyclin(clns1, 2, 3)与调控SPB的复制有关。在后来的成熟中,SPB复制前,由两个S期B类cyclin clb5,clb6和一个有丝分裂期B类cyclin调控,后由4个有丝分裂B类cyclin阻止SPB的复制。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