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I术后出血并发症45例处理及临床分析

王瑾

关键词:PCI, 术后出血并发症, 处理,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PCI患者中出现的45例出血并发症的患者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选择45例无出血并发症的病例资料为对照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较高、体重较重以及基础血肌酐水平升高时患者在接受PCI手术以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CI手术患者要在术前做好风险评估的工作,PC患者年龄和体重以及肾功能情况确定差异性的治疗方案,手术进行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出血并发症要及时发现并尽快采取止血措施.总之,术后护理是PCI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产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生活方式的影响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成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干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39张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了解紫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有关不合理处方的评判标准,对本社区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的门急诊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39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627张,占66 8%;不适宜处方284张,占30.2%;超常处方28张,占3.0%.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本社区处方质量有很大的改善,不合格处方率明显下降,但不合理处方依然存在,只有通过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定合理用药的质量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处方质量管理,持续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达到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张小林;应武;赵夏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是常见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由于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及时制止出血,补血,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祝卫东;魏晓芬;姚金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成药治疗老年中风病人压疮护理50例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老年中风病人压疮护理.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中风压疮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CPR、IL-12及压疮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PR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IL-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压疮治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中风患者的免疫机能,促进压疮愈合,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中成药对治疗老年中风病人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莉;黄啸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直接相关.结论:针对引起发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和原因分析

    探讨预防和避免急诊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确保急诊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急诊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急诊室护理的工作常规.急诊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紧急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急诊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国书帅;封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整理我院门诊1年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各种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是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应用的品种常见的是格列齐特缓释片(41.3%)、阿卡波糖片(35%)、二甲双胍片(30%);所有患者中单一降糖药应用的占56.2%,二联应用降糖药的占34.4%,其中常见的是磺酰脲类联合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联合双胍类.结论:综合药效、依从性及价格等原因,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有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符合降糖药物用药原则,为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张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起农村初中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目的:分析某初中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以便更好地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调查,认定该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的爆发流行,通过实施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与依从性研究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与依从性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13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基本资料和治疗情况为依据对其药物依从性进行综合调查.结果:文化程度对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无显著性影响,年龄、性别对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服药年限对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服药次数及种类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年龄、性别、服药次数及种类是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唐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对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经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达到哮喘症状缓解、临床控制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静脉应用甲强龙120mg、40mg均为每8h注射1次,平均治疗3~5d,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EF、FVC、FEV1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剂量甲强龙治疗组重症哮喘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具有起效迅速、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耿志浩;李永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常见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2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82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2例,局部感染5例,导管堵塞8例,导管断裂3例.导管脱出2例.结论: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护理要点、观察并发症及时处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是治疗顺利进行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消毒方法在医学实验室消毒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类微生物实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各实验室内的消毒效果却并不令人十分满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消毒方法的安全无害、效果可靠、经济无污染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近年来不同消毒方法在医学实验室的消毒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柳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8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停用有致肝损害的药物,对照组给予还原性谷光甘肽、水飞蓟素等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1例,达到显效的平均时间分别是21天,达到有效治疗平均时间是10天.总的有效率97.50%,对照组38例;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达到显效的平均时间29天,达到有效的平均时间15天,总的有效率84.12%.结论:常规保肝药物加熊去氧胆酸(治疗组)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各项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起效明显快于对照组,尤其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更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

    作者:陶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苯溴马隆片引起的多形性红斑1例

    1 病例患者,男58岁,因全身皮疹伴发热10小时,于2013年6月20日来本院就诊.患者于3日前足跟疼痛,咨询当地诊所医生判断为痛风所致,自行口服苯溴马隆片50mgtid.晚饭时饮42°白酒2两,次日患者出现发热,咽喉部疼痛,视物不清、在当地诊所静脉注射头孢咪唑2.0g及口服维生素C 200mg,当晚出现双下肢散在红斑,次日清晨扩散至面部全身.病变部位瘙痒、灼热、并伴面部和躯干水肿、眼睑水肿.患者既往史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 38.6℃,心率(HR)96次/min,呼吸? 21次/min,血压(BP) 150/80mmHg.神清目明,精神欠佳,巩膜无黄染,全身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躯干部见散大、不等形态各异的对称性红斑,红斑为鲜红色,接近的红斑相互重叠,皮肤表面可见散在性水疱疹,但表面未见溃烂和明显脱屑,无脓性分泌物,面部水肿,口腔黏膜及口唇表面糜烂,表面有少许分泌物、膜状物及皲裂出血,双眼睑水肿明显、颜面部潮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 12.38×109/L,血小板计数(PLT)71×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例(n%)86.9%尿酸160.1μmol/L,尿常规;蛋白质++血沉26mm/h,胸部X线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诊断为多形性红斑.给予5%葡萄糖500ml+氢化可的松500mg,ivgtt,bid抗炎0.9%氯化钠250ml+泮托拉唑60mg.ivgtt,qd保护胃黏膜;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ivgtt,qd抗感染,乳酸钙0.5mg口服预防骨质疏松;局部外用硼酸.

    作者:樊贺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3年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的构成及在不同时间、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莱州市腹泻患者标本,检测病原菌.结果:检测295份腹泻患者标本,检出病原菌90株,检出率为30.51%,病原谱包括沙门氏菌30株(30.33%)、副溶血性弧菌19株(21.11%)、铜绿假单胞菌12株(13.33%)、致泻大肠杆菌11株(12.22%)、河弧菌6株(6.67%)、气单胞菌5株(5.56%)、志贺氏菌4株(4.44%)、拟态弧菌、类志贺邻单胞、创伤弧菌各1株(1.11%),未检出霍乱弧菌和耶氏菌.不同人群中男性为31.71%(52/164),女性为29.01%(38/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5,P>0.05);年龄组31~40岁为44.86%(13/29),41~50岁为42.42%(14/33),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32,P<0.05)),10.8、9月检出率依次为50.00%(16/32)、39.39%(26/66)、35.85%(19/53),不同月份差异显著(x 2=18.39,P<0.05),结论: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但主要以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腹泻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应继续加强检测工作.

    作者:刘宗东;史玲杰;胡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麻醉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Ⅰ组、Ⅱ组与Ⅲ组,针对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Ⅰ组患者术中心率显著加快、MAP显著升高,Ⅱ组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术中术后心率、MAP显著低于Ⅰ组,Ⅲ组患者术中与手术结束时,心率较快,MAP较低.Ⅱ组与Ⅲ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输液量显著少于Ⅰ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术中采用硝普钠联合艾司洛尔的控制性降压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与血压,该种控制性降压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白雪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索未婚少女妊娠施行无痛人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用于未婚少女妊娠在施行无病人流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6~10周未婚少女6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程度、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比较,两组宫颈口扩张程度、手术时间、丙泊酚总量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丙泊酚用于未婚少女妊娠在施行无痛人流镇痛起效快、缩短了手术时间、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维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泪道阻塞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后的疗效随访

    目的:观察泪道不同部位阻塞用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后的复发率.方法:随访本院眼科诊治的泪道阻塞96例(131眼),所有患者行泪道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术后半年随访泪道阻塞复发率.结果:泪道冲洗不通共60眼,占患眼数45.8%;阻塞部位复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下泪小点,泪总管,下泪小管,鼻泪管.结论:泪道激光+硅胶义管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复发率相对较高.

    作者:张扬;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分类与治疗作用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的慢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易并发大出血或者恶变.随着医学的进步,自从在人胃粘膜中能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及病因有了更新的认识,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有很大进步,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预后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5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58例闭合性肾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患者中出现血尿者218例(84.5%).行超声检查者258例、CT者233例、IVP检查71例,其中确诊病例数分别为254例(98.4%)、233例(100%)、53例(74.6%).保守治疗者179例(69.4%);手术治疗者78例(30.2%),其中保肾者69例(88.5%).本组病例治愈254例(98.4%),死亡4例(1.6%).结论:闭合性肾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检查、超声、CT及IVP.尿液检查和超声检查快速无损伤,CT检查准确率高,依据损伤程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关键.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