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分类与治疗作用

钟敏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治疗药物, 分类, 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 慢性疾病, 临床价值, 及时治疗, 复发率, 治愈率, 胃粘膜, 多发病, 大出血, 常见病, 医学, 病因, 病人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易复发的慢性疾病,不及时治疗易并发大出血或者恶变.随着医学的进步,自从在人胃粘膜中能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后,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及病因有了更新的认识,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有很大进步,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预后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机撤离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患者脱机的护理策略.方法:纳入ICU需要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0例,采用过渡撤机方法,并指导患者行呼吸肌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结果:35例患者在3天内成功撤机,15例在4天内成功撤机,其余10例患者撤机时间超过7天.所有60例患者中56例好转出院,其余4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熟练应用呼吸机,做好患者心理准备,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营养支持是保证患者顺利脱机的关键.

    作者:李茹;刘萌;刘慧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新进展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属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1].NoV是美国学者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技术首先在发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暴发腹泻疫情患者粪便中发现的病毒颗粒[2].No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由于目前不能进行细胞培养和没有动物模型不能进行中和试验,NoV目前无法进行经典的血清分型[3-5].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由于NoV遗传的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NoV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6].大多数感染者在1~3天后好转,但小孩、老人和低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导致严重脱水[7].

    作者:雷务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中医在国内的普及度以及信任度问卷调查报告

    报告主题词:非中医专业信任了解报告摘要: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得出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医药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将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所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现阶段公众对于中医的看法.第一章 目的中医,是我国古代人民几千年以来同疾病作斗争而得出的丰富雄厚的只是理论体系和经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应该珍惜的宝贵的财富.中医药大学生,我们需要为中医的未来发展做考虑.

    作者:张武庄;肖雨;李晓威;范天乐;徐前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露醇输注速度对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输注速度输入20%甘露醇,患者头痛程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方法:将100例使用20%甘露醇进行治疗的脑部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5ml/min),实验组采用先慢后快方法(先按10 ml/min的速度输注5-10分钟,再按15 ml/min)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患者主诉头痛症状.判断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快速输注时患者有头痛加重,颅内压一过性升高的变化;而先慢后快输注时无此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甘露醇时有一过性升高颅内压现象,可引起患者头痛加重,先慢后快输注可避免其一过性升颅压作用,因此甘露醇输注速度不能常规快速输注.

    作者:吉穆斯高娃;孙国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恢复期病人不能安心住院的原因及心理分析

    许多精神病人在病重时因缺乏自知力,极少考虑到今后的问题,能够安心住院治疗,但当疾病处于恢复阶段时,面临的实际问题从四周袭来,使病人终感到疾病对生活的威胁.因而,很多恢复期病人不能安心继续住院治疗,尤以一些初发病人更加突出.笔者通过临床护理观察,认为恢复期病人之所以不能安心继续住院治疗是因为社会、家庭、经济及医源性等多方面原因所致,这些原因严重影响了病人治疗的连续性,使疾病复发率有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不可忽视对恢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从社会、家庭、医院等多方面去研究对策,这样才能使病人真正能安心住院治疗,巩固临床或远期疗效,保障精神病人应有的社会地位,从而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作者:程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患,对两组病患均需要对其进行止咳、抗病毒.吸氧、平衡电解质、平喘、镇静等方面的治疗.除此之外,对于实验组来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其注射博利康尼以及布地奈德溶液.结果:在治愈率方面,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病患的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长和平均住院的时长方面,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花费的时间较少,治愈率较高,安全可行,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高青松;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期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的撤机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长期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撤机后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本院长期使呼吸机的15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呼吸监督、呼吸肌锻炼与营养支持等护理,并利用间断撤机方法进行护理,选择佳的撤机时间.结果:这15例老年患者中有13例患者成功撤机.结论:护理人员娴熟掌握呼吸机的具体应用,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以此保证老年患者能够顺利撤机.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26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性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 05);实验组患者的性心理、性欲、性唤起等方面的性功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提高患者的性功能,以减轻患者痛苦.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毛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管理在飞行人员疗养中应用模式探讨

    健康管理应用于飞行人员疗养模式主要有:标准模式和飞行人员自我管理模式.标准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制定干预措施、建立数据库,出院后跟踪服务.飞行人员自我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体检后按医嘱坚持治疗、出院后与健康管理者保持联系.

    作者:李惠荣;王开辉;王晓旭;孙李永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研究

    目的:ICU患者出现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导致肛周皮肤损伤后,分别采用涂抹护臀霜以及地榆油对患者实施护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从而对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方法: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涂抹护臀霜实施护理,B组涂抹地榆油实施护理.对两个组在肛周皮肤出现损伤的比例、皮肤损伤出现的时间以及皮肤损伤的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皮肤出现损伤的比例,A组为37.5%,B组为17.5%,B组出现损伤的比例低于A组(P<0.05).肛周皮肤出现损伤的时间,A组为2.47±1.96d,B组为2.14±1.22d,两组对比后,没有统计学差异.皮肤损伤程度的评价,A组为3.30±4.51分,B组为1.38±316分,B组损伤程度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患者由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导致肛周皮肤发生损伤涂抹地榆油实施护理,能够使患者皮肤损伤的程度减轻,使肛周皮肤得到更好的护理.

    作者:杨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的食疗效果跟踪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疗干预,并跟踪观察降糖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食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降糖效果与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无差异,经治疗后实验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6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食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雒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导管溶栓治疗脑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优质护理措施,分析其影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均行导管溶栓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临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生活质量较好.结论:导管溶栓治疗有一定的危险因素,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术中严格配合,术后耐心指导等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可以为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供基础但有力的保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欣;张金秀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防控及临床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防控及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C0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予以西医常规对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汤(主要药物:,全瓜蒌、葶苈子、紫苑、款冬花、地龙1、僵蚕等).两组同时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及防治其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过早期防控,明显少发病率,通过临床干预,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提高.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护士心理压力的来源并找到应对措施,减轻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方法:应用“紧张程度测试法”[3]对我院20名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工作压力的原因,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干预前急诊护士紧张程度得分较高,经过干预后再次评估则紧张程度基本恢复正常,护士也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结论:对急诊护士的压力原因进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的提高其工作效率.

    作者:郑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研究思路与方法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优势,总结些许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治疗方案,即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即4个星期的治疗.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显效者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仅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采用中医治疗方案,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甲状腺手术引起并发症主要有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颈动脉窦反射;颈丛阻滞的并发症主要有局麻药毒性反应、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脊麻、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Homer综合征、椎动脉刺伤后引起出血血肿形成[1].现将近5年来本院甲状腺手术麻醉中出现并发症处理的一些体会和教训,总结治疗体会如下.

    作者:吴聚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研究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当患者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时,临床上多采用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来进行透析.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其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临床上普遍采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以防止血栓形成,但目前对肝素封管的浓度尚未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素封管液的适宜浓度及封管的护理方法,我院血透室通过对89例患者随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敏;冉玉力;吴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04-2012年怒江州结核病流行分析

    目的:了解怒江州2004-2012年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流行病调查方法.掌握该地区碘盐监测现状,发现问题,及吋采取干予措施.结果:2000年有省级协助在六库城区开展结核病特定人群调查,结果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480/10万,涂阳患病率为518/10万.结论:从全州结核病发病率来看,发病率从2004年逐步上升,到2008-2009年达到高峰,2010--2011年有逐步下降的趋势,2012年结核病发病率有所反弹.

    作者:程继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A等超声心动图指标并监测BNP,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为60.9%,有效率为30.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则分别为45.6%、19.6%、65.2%.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BNP、LVEF、E/A明显改善,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左西孟旦用于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疗效较好,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明显,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海蓉;李治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心腔多发占位儿童白塞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1 前言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一种以广泛血管炎为基本病理特征、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皮肤病变和眼病为主要特征,并可累及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肺等各器官系统.白塞病心脏受累少见,但病变累及心脏者多预后不良[1].尤其是合并心脏血栓的白塞病患者,多伴有发热,就诊时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提示为占位,易误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心脏肿瘤,如不及时诊疗,病死率高.白塞病的多发年龄为20~40岁,男性多见.儿童白塞病大多有家族史[2].大约7~46%的白塞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受累[3],主要表现为瓣膜病变、心内膜纤维化、心包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腔内血栓形成以及心脏传导系统受累等.白塞病冠脉受累包括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假性动脉瘤形成伴或不伴心肌梗死,可发生于年轻患者,预后极差[4].

    作者:吴怡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