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冲
目的:探讨冠脉腔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因怀疑冠心病而行CAG检查示正常的受试者或CAG示冠脉狭窄<50%者30例,行CAG检查,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冠脉腔内心电图各波段的图形特点描述及数值分析.结论:冠脉腔内心电图与相应冠状动脉存在关联性,可反映当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血流阻断血管的对应病变,以给ACS治疗干预和进一步CAG提供依据.
作者:刘洋;刘同库;丁福祥;于兆祥;顾明;徐丽华;孙凤;许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中风在我国中老年人中是众所周知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逐年上升,同时脑中风后抑郁症的患者也随之增高,脑中风后随着患者肢体活动受限,心理负担过重,担心自己不易恢复正常肢体功能,加之恢复期过长,容易罹患抑郁症;脑中风后情志改变是脑中风后的一个重要的非器质性并发症,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后精神障碍,其表现为病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空虚、厌烦、淡漠、厌世、焦虑、烦躁,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及神经康复和治疗.因此,对脑中风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1].我们通过对脑中风后实施综合护理,旨在研究早起综合护理干预在脑中风后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评价,现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邱少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降糖甲颗粒(治疗组)和缬沙坦(对照组)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微量尿蛋白的变化指标.结果: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总有效率91%.结论:中药降糖甲颗粒可减少尿蛋白,稳定血糖,糖尿病肾病症状调节效果好.
作者:高文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并行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80%,其中81例清除>90%,占91.0%.术后ADL分级,Ⅰ级8例(100%),Ⅱ级23例(28.75%),Ⅲ级26例(32.50%),Ⅳ级19例(23 75%),V级4例(5.0%).结论:侧裂入路利用自然间隙,结合显微镜的良好照明及放大作用,可以很好的保护脑组织,减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波;李德辉;陈浩雷;徐天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舒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鼻内镜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三组.在手术结束前20分钟,患者随机静脉注入地佐辛0.1mg/kg(A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B组),C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术中连续监测ECG、SBP、DBP、MAP和SPO2.观察并记录术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min (T2)、5min(T3)和10min(T4)的SBP、DBP、HR变化.同时记录三组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结果:A组和B组的SBP、DBP、HR变化明显低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C组(P>0.05),而A组和C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都能够很好的减少鼻内镜手术术后拔管躁动的反应,而地佐辛对于术后呼吸恢复没有明显影响,能够更好的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拔管躁动的预防.
作者:赵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育龄群众使用避孕药具失败情况和造成失败的原因,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升药具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广大用药群众的身心健康.方法:调查的对象为2011年至2013年阿拉山口使用药具失败的114名育龄妇女,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实地走访育龄妇女.结果:生育旺盛期措施失败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使用避孕套失败的人数多.结论:深入开展避孕药具管理及宣传工作,全面提升育龄群众避孕节育水平,更好地满足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需求.
作者:敖平;于光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孕妇心理状态及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衡阳市某医院妊娠晚期孕妇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对象入院即刻和行护理干预至分娩后一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选择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选择自然分娩率(86 27%)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6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对晚期孕妇进行合适的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产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明显提高其自然分娩倾向,保证产妇身心健康,在临床应用中优秀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大部切除后兔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初步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O)组、肝大部切除(PH)组和Ost不同剂量组(5和10 mg.kg-1).分别于麻醉后即刻(T0)、术后6 h和24h(T1~T2)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与T0时比较,PH和Ost组T1时刻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升高,ISI下降(P<0.05);与SO组比较,T1时pH组和Ost组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升高,ISI下降(P<0.05);与PH组比较,T1~T2时Ost各组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降低,ISI升高(P <0.05或0.01).结论:肝大部切除后炎性因子增加,产生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蛇床子素对其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李旭兰;周军;陈烨;石恒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 2013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4例,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虑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对提高孕妇产前保健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68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26例)和对照组(142例),其中研究组高危孕妇(67例)、非高危孕妇(59例),对照组高危孕妇(74例)、非高危孕妇(68例).研究组(126例)采用常规胎动计数和远程心率监护网络进行无反应试验(NST)监测,对照组(142例)进行常规胎儿监护(胎动计数和定期到医院进行NST监测),分析两组胎儿心率监测结果和围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NST异常检出率(41.2%),较对照组(29.2%)明显增高(P<0.05),NST异常图形基线变异减弱及消失和变异减速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4%,11.9%,低于对照组4.9%,23.2%,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53.2%,47.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远程胎儿监护网络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发生率,可减轻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压力,是围生期孕妇家庭自我监护的新选择.
作者:王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优化措施,减少溶血样本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收集的52份样本进行分析,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份.观察组接标准操作规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做好一系列预防工作,对照组只采用一般采血方法.对两组样本进行溶血前和溶血后ALT、AST、TBIL、TP、ALB、CKMB、HBDH7项生化项目的检验.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溶血后样本ALT、AST、TBIL、TP、CKMB、HBDH检验结果与溶血前有显著差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ALB影响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样本对于ALT、AST、TBIL、TP、CKMB、HBDH影响较大,从而影响临床医生对患儿的正确诊治.因此,在新生儿采血的过程中要注意规范操作,降低溶血发生率.
作者:卫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重度胸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的护理经验,提高重症胸外伤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胸部重度创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均行气管切开后呼吸机辅助呼吸.通过对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呼吸道管理、病情观察、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呼吸监测,评估疗效.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撤机、拔管,血气分析较前明显改善.结论:重度胸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机械通气,做好呼吸道管理,加强气道湿化,协助排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有效通气,是提高治愈率的有力保证.
作者:孙艳平;田丽华;张秋伶;龚玉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体会急性胰腺炎的内科诊断、治疗方法与经验.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后者给予综合针对性治疗护理,统计对比治疗结局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内科治疗痊愈率、转手术率分别为97.96%、2.04%优于对照组87.76%、12.24%;发热持续时间、呕吐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0±1.15)d、(3.58±1.55)d、(16.87±4.65)d优于对照组(2.19±1.37)d、(4.17±1.65)d、(18.17±3.38)d,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发热持续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胰腺炎行常规护理治疗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采用综合针对性内科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转归,减少手术治疗的几率,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但应把握手术指征,及时中转手术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芙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探讨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临床回报的输血不良反应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3010例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07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2%,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其中过敏反应79人次,占73.8%,以输注血小板引起为主;发热反应27人次,占25.2%,以输注红细胞引起为主;循环超负荷1人次,占1.0%.结论: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技术,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林湘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丙泊酚(2,6-二异丙基苯酚,PF)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在体内的快速起效和快速消除[1],丙泊酚在体内能够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95%)从而发挥麻醉效用,起效后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葡萄糖醛酸化后失去活性,但近年来除麻醉作用以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的作用.1 抗炎作用: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其中中性粒细胞在人体抗菌防御性反应中担任重要作用,并且是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药物包括静脉麻醉剂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调,这些麻醉剂不仅可能导致围手术期的免疫抑制,而且可能会对需要镇静镇痛的危重病人造成致命打击,所以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药物对于通过损伤自体组织机制介导的器官功能障碍可能是有帮助的.有研究表明丙泊酚现已证明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氧化作用,吞噬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来实现的[2],因为中性粒细胞是防御病菌侵入的重要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组成部分,抑制这些功能的同时也会减弱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来说,所以这是丙泊酚的不利功能.丙泊酚在内毒素血症的动物模型中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其降低了血浆中TNF-α、IL-6、IL-10水平及减少了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3],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中丙泊酚的早期治疗能够减少TNF-α的水平减弱细胞炎性反应,大幅度降低死亡率[4].丙泊酚治疗能减轻内毒索引起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亚硝酸盐和TNF-α的水平,并且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5].在健康个体中促炎/抗炎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可能被手术、创伤、感染、围手术期的给药等扰乱.TNF-α,IL-1 β和IFN-Y,在调节效应细胞和其他细胞因子级联启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其无所不在的配体可以产生各种影响,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诱发或者抑制大量基因的表达,它们是炎症和脓毒症发生的重要介质.研究发现甚至在低浓度下,丙泊酚依然可以增加TNF-α基因表达和脂多糖刺激的TNF-α反应,这提示丙泊酚参与了炎性免疫反应.丙泊酚可以增强经LPS刺激的全血中TNF-α和IL-1 β的水平同时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的百分比降低同时T淋巴细胞中CD4+亚群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6].有研究证明在健康志愿者中丙泊酚同时降低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7],但是具体的抑制机理还不清楚,如果能够维持麻醉状态下丙泊酚抑制IL-6的产生超过IL-10的产生,则丙泊酚可能成为临床上减轻SIRS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一贺;杨红明;胡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开窗复位植骨在跟骨塌陷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跟骨外侧壁开窗复位后,取自体髂骨移植,跟骨异形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跟骨塌陷骨折.结果:通过6~18个月,平均11个月的随访,15例全部骨折愈合,采用Kerr百分评分法,优良率达83.69%,疗效满意.结论:采用在跟骨外侧壁开窗复位,能有效恢复跟骨距下关节面的完整性,重建跟骨的力学结构,提高手术的解剖复位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惠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严重的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发生的严重影响肝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其尤为重要.乳果糖和门冬氨酸鸟氨酸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两者联用起到协同作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则为临床上较早用于肝性脑病的药物,我们将其作为对照,对肝性脑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安晓丽;王红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给氧、引流、叩击与雾化吸入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变化.结果:实验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4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雾化吸入、给氧、引流及叩击等护理干预能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温水燥土达木法”系吴氏医学精髓.吴氏医学注重扶阳固本,对“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肝与脾肾的生理、病理阐述精辟,“温水燥土达木法”广泛应用于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泌尿、生殖等证属水寒土湿木郁的多系统疾病.笔者师从吴荣祖主任多年,临床运用温水燥土达木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
作者:肖方旗;张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分析总结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门诊及病房急诊手术处置指端损伤62例共86指患者的愈后,49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我院指端损伤急诊手术处置中的有益经验,以提高手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共86指.男43例,女19例.年龄1.5岁-67岁.15例拇指,39例食指,21例中指,6例环指,5例小指.右手48例,左手38例.1.2 致伤原因挤压伤37例,切割伤23例,绞扎伤10例,爆炸伤8例,撕脱伤8例.2 治疗方法2.1 早期指端损伤的正确处理2.1.1 无创操作及无菌清创术 细致的无创操作和高质量的清创术是处理手外伤的基础.操作即要清创彻底,又要尽可能的保护血管神经以及皮肤和骨质.本组发生术后感染2例,主要因清创不彻底造成,其次与缝合张力过大,引流不畅有关.
作者:刘汉雄;王文华;张磊;徐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